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中外广告史教程(第二版)
作者:
杨海军 等著
定价:
68 元
页数:
465页
ISBN:
978-7-309-16239-4/F.2916
字数:
471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以全新的视野审视中外广告发展历程,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广告演变的规律和特点。首先,从宏观角度描述了中外广告发展的经济环境、商业环境和广告环境等,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中外广告发展的基本脉络;其次,较为详尽地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丰富多彩的广告表现形态,以及不同广告表现形态之间的演进关系;最后,分析并探讨了中外广告发展的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和社会影响。
       本书提出广告产生于人类的生存与生产活动,又服务于人类的生存与生产活动的基本观点。认为广告发展经历了以生存、生产为目的的原始群体广告活动时期,以行商坐贾、推销商品为生活手段的个体广告活动时期,以广告市场多角关系的利益互动为制衡的广告行业活动时期和以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和谐统一为任务的广告产业运作时期。这几个时期的交替与发展是中外广告发展的内在要求的逻辑体现,反映出广告发展的基本规律。不同时期的广告活动均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和时代特色,不仅在横向上反映出不同时期广告发展的兴衰程度,也在纵向上具有很强的延续关系和文化传承关系。
       全书体系完整,案例新颖,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每一章均辅以具有创意的广告图片,可读性强,是广告、公关、营销专业学生的必备专业书。
      

作者简介


       杨海军,1964年生,上海广告研究院院长,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广告理论与广告史、品牌理论与文化产业、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等,担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广告与传媒发展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常委。近五年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上海近代百年广告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国当代广告舆论传播与话语变迁研究”、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研究”子课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集群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民国时期上海公益广告研究”等。出版著作和教材《广告舆论传播研究:基于广告传播及舆论导向的双重视角》《上海近代广告史研究》《中外广告史新编》《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世界商业广告史》《广告创意》《传媒经济学》《品牌案例教程》《新媒体广告教程》等16部。其中,《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中外广告通史》获上海市优秀教材奖。在《中国社会科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广告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近年来在广告舆论传播、公益广告与中华文化传播、新媒体传播与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广告战略与国家形象传播等研究领域多有建树。
      

书摘


       目录
      
       绪论 广告的历史演进与历史坐标
       上编 中国广告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广告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广告的起源
       第二节 中国古代广告的历史分期
       一、广告的萌芽时期
       二、 广告的初步发展传播时期
       三、 广告的发展和兴盛时期
       四、广告的成熟繁荣时期
       第三节 原始社会的广告活动
       一、肢体语言——广告信息传递的特殊符号
       二、借代物——广告信息传递的特定标记
       第四节 先秦时期的广告活动
       一、先秦时期的商业活动
       二、先秦时期的广告表现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中国古代广告的传播
       第一节 秦汉时期
       一、秦朝统一后的政治、经济改革
       二、秦朝商业广告的表现形式
       三、两汉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
       四、汉代社会广告的发展表现
       五、汉代的城市发展及商业广告表现形式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大分裂时期的政治、经济特征
       二、 社会广告的特征及表现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广告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隋唐时期
       一、隋唐时期大一统下的政治、经济特征
       二、隋唐时期的社会广告表现形式
       三、隋唐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广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第四节 宋元明清时期
       一、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广告表现
       二、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及广告表现的繁荣
       三、元代商业的发展及新的广告表现形式
       四、明代商业的特点及广告表现形式
       五、清代商业的繁荣及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全盛时期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中国古代广告的特点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中国古代广告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规律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清朝末年的中国近代广告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近代广告
       一、鸦片战争前后社会发展概况
       二、中国近代广告业的兴起
       第二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广告传播
       一、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背景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民族工商业
       三、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报刊广告
       四、月份牌广告的出现
       第三节 辛亥革命前后的广告传播
       一、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政治状况
       二、辛亥革命前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三、辛亥革命前后的报刊广告
       四、近代广告管理的出现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广告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广告传播
       一、民国初年的广告繁荣
       二、民国初年的广告管理
       三、民国初年的广告自律
       四、民国初年的广告研究和广告教育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广告
       一、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广告业
       二、抗战时期沦陷区的广告业
       三、抗战时期解放区的广告业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广告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广告业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广告管理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广告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广告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广告传播环境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广告业
       一、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
       二、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广告业的公私合营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广告表现形式
       第三节 “文革”时期的广告传播活动
       一、“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
       二、“文革”对商业广告的破坏
       三、“文革”时期政治广告的兴起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广告业的全面复兴
       第一节 广告业复兴期的时代背景
       一、真理标准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二、丁允朋为广告正名
       第二节 广告业复兴期的商业环境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商品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第三节 广告业复兴期的广告环境
       一、媒体广告业务的恢复
       二、广告公司广告业务的恢复
       三、复兴期的广告著述
       四、广告教育的初始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在探索现代广告运作模式中前进
       第一节 探索现代广告运作模式期的政治、经济环境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消费品市场的活跃
       第二节 探索现代广告运作模式期的广告环境
       一、对现代广告意识的认识
       二、广告代理制
       三、国外广告理论的引入与实践
       四、广告教育的蓬勃发展
       第三节 广告发展的过热与广告业的管理、自律
       一、广告市场的放开与广告业发展的过热
       二、广告管理与广告自律的逐步完善
       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 新形势下广告业的发展
       第一节 新形势下广告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政治、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入
       二、国民经济的高速、稳步发展
       第二节 新形势下广告业发展的广告环境
       一、传媒集团化
       二、广告业的开放与整合
       三、新的广告理论的引入与广告教育的新发展
       第三节 广告表现的新形式
       一、网络媒体的壮大与网络广告的兴起
       二、其他数字媒体广告
       三、户外广告的集中与整合
       四、计算广告的发展
       五、新形势下广告创意的发展趋势
       思考与练习
      
       第十章 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广告发展简史
       第一节 香港地区广告发展史
       一、香港地区的广告业概况
       二、香港地区的广告公司
       三、香港地区的广告媒介
       四、香港地区的广告管理
       五、香港地区广告的新形态
       第二节 澳门地区广告发展史
       一、澳门地区的广告业概况
       二、澳门地区的广告公司
       三、澳门地区的广告媒介
       四、澳门地区的广告管理
       五、澳门地区广告的新形态
       第三节 台湾地区广告发展史
       一、台湾地区的广告环境
       二、台湾地区的广告公司
       三、台湾地区的广告媒介
       四、台湾地区广告的新形态
       思考与练习
      
       下编 外国广告史
      
       第十一章 外国古代的早期广告
       第一节 世界不同文明地区早期的广告表现形态
       一、农业革命与古典文明的兴起
       二、美索不达米亚
       三、古埃及
       四、古希腊与古罗马
       五、腓尼基
       思考与练习
      
       第十二章 中世纪时期的广告
       第一节 中世纪时期的社会、经济特征
       一、中世纪的工业、贸易与行会
       二、中世纪城市的复兴与发展
       第二节 中世纪的广告表现形态
       一、叫喊人与叫卖
       二、招牌
       三、标记
       思考与练习
      
       第十三章 世界近代广告发展史
       第一节 西方近代的社会、经济变革
       一、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三、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第二节 西方近代的广告表现形式
       一、商业传单与小册子
       二、新闻书与广告
       三、广告中介机构
       四、报纸的产生与广告
       五、早期的广告评论
       第三节 近现代过渡期的广告发展史
       一、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二、近现代过渡期的广告环境
       思考与练习
      
       第十四章 世界现代广告发展史
       第一节 现代广告发展期的社会、经济背景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二、报业的垄断
       第二节 现代广告发展期的广告环境
       一、现代广告中心的确立
       二、品牌的初始——商标的广泛使用
       三、全面代理型广告公司的成立
       四、对于消费者的重视
       五、广告研究与广告理论
       第三节 现代广告时期的广告表现形式
       一、杂志广告
       二、广播广告
       三、电视广告
       四、户外广告
       思考与练习
      
       第十五章 世界当代广告发展史
       第一节 当代世界的社会、经济特征
       一、新科技革命与冷战的结束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第二节 当代广告业发展的广告环境
       一、传媒集团化与广告集团化
       二、广告理论与广告运作模式的新发展
       第三节 广告的表现形式
       一、网络广告
       二、传统媒体广告表现的新形式
       思考与练习
      
       第十六章 世界各国广告管理、教育与国际广告组织和奖项
       第一节 美国的广告管理和行业自律
       一、行政、法规管理
       二、行业自律
       第二节 英国的广告管理和行业自律
       一、行政、法规管理
       二、行业自律
       第三节 日本的广告管理和行业自律
       一、行政、法规管理
       二、行业自律
       第四节 世界各国的广告教育
       一、美国的广告教育
       二、日本的广告教育
       第五节 国际广告组织与世界广告奖项
       一、 国际广告组织
       二、世界广告奖项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