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舆论生态与主流媒体建设——兼谈“走、转、改”
作者:
秦绍德 等 著
定价:
68 元
页数:
319页
ISBN:
978-7-309-15999-8/G.2321
字数:
312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在全面回顾总结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基础上,对国内当下的舆论环境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在实践和学理相结合的基础上,揭示了舆论生成、舆情频发的原因,指明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播形态格局是社会舆论的最大变量。
       本书对主流媒体在舆论场受到的挑战,包括主流性、权威性和可信度下降,议程设置权旁落,新闻解读不力,舆论监督失声等作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加快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加强供给侧发展、改进对媒体的管理、建立网络传播新秩序等切实主张。
      

作者简介


       秦绍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曾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社联主席、《解放日报》总编辑。研究领域为中国新闻史、报业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著作有《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宣传心理学》等。
      
       陈颂清,《解放日报》总编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高级编辑。先后在《浙江日报》、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解放日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曾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上海市市委宣传部秘书长。
      
       俞振伟,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硕士。曾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研究领域为新闻学、应用传播学。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论著、译著有《变革中的中国青浦农村家庭》《公共关系学》《广告文案写作》等。
      
       廖圣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播学博士。现任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澳门大学兼职教授。研究领域为传播理论、受众与传播效果、计算传播。著作有《20世纪90年代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传播与中国受众》等,发表论文《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社会接触和国家印象:以刻板印象为研究视角》等。
      
       杨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领域为舆论学、新媒体及青年文化。著作有《网络文化与青年》,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评论百余篇。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溯源
       第二节 开题分析
       第三节 核心概念
       第四节 对以往研究的回顾
      
       第二章 “走转改”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第一阶段:“走转改”取得初步成效(2011—2012年)
       第二节 第二阶段: 探索“走转改”的常态与长效(2013—2015年)
       第三节 第三阶段:“走转改”推动媒体转型发展(2016—2018年)
       第四节 第四阶段: 增强“四力”,深化“走转改”(2018年至今)
      
       第三章 “走转改”实践的收获与启示
       第一节 “走转改”继承了党报群众路线传统
       第二节 “走转改”是继承和创新的最佳结合点
       第三节 “走转改”树立了新闻工作者的基层意识
       第四节 “走转改”有利于基层新闻价值观的形成
       第五节 “走转改”促使新闻工作的“基层体”形成
       第六节 基层是培养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沃土
       第七节 “走转改”活动如何持之以恒
      
       第四章 当下社会舆论环境特征之一:舆情频发、复杂多样
       第一节 舆情多发、频发源于快速变化的社会
       第二节 社会矛盾主要类型与舆情“高发地带”
       第三节 重大国内外事件成为激发舆论的非常因素
       第四节 舆论的社会效应——舆论对社会矛盾的反作用
      
       第五章 当下舆论环境特征之二:社会人群分化与舆论主体的新变化
       第一节 我国社会人群的分化状况
       第二节 不同的利益诉求造成舆论的多样化
       第三节 价值观的多元促成舆论多元
       第四节 造成舆论多元的其他因素
       第五节 公民意识觉醒与提高网民的舆论素养
      
       第六章 当下舆论环境特征之三:互联网成为舆论传播的主要载体
       第一节 互联网成为舆论传播的主要载体
       第二节 网络传播特点决定舆论形成和扩散的特点
       第三节 网络传播模式决定网络舆论传播的格局
       第四节 网络媒体(平台)多样化带来的舆论格局变化
       第五节 网络表达形式的多样化改变了舆论的表达方式
       第六节 新技术的不断运用将进一步影响网络舆论
       第七节 跨境联网扩大了境外因素对国内舆论的影响
      
       第七章 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问题
       第一节 主流媒体的主流地位受到挑战
       第二节 权威性下降影响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
       第三节 主流媒体的可信度下降
      
       第八章 主流媒体对策之一:在议程设置上争取主动
       第一节 议程设置的概念
       第二节 议程设置主体发生变化
       第三节 主流媒体议程设置能力下降的原因
       第四节 主流媒体应努力提高议程设置能力
      
       第九章 主流媒体对策之二:提高新闻解读力
       第一节 新闻解读的社会需求迫切而广泛
       第二节 主流媒体新闻解读力的优势
       第三节 实行供给侧改革,提高新闻解读力
      
       第十章 主流媒体对策之三:积极参与舆论监督
       第一节 舆论监督的含义
       第二节 舆论监督主体从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
       第三节 新时代的舆论监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线上线下联动
       第四节 为民立言,依法监督
      
       第十一章 媒体融合:主流媒体争取舆论主导权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媒体融合:以传统媒体为主角的国家战略
       第二节 媒体融合的进程:三个阶段,三种层次
       第三节 媒体融合的路径:四个案例,四种模式
      
       第十二章 传统媒体融合的格局与趋势:大浪淘沙智者胜
       第一节 领跑、崛起、分化:媒体融合的三个梯队
       第二节 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及传统主流媒体遇到的困难
      
       第十三章 媒体融合的目标:深谋远虑,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对新型主流媒体的要求
       第二节 成为新型主流媒体的要点
       第三节 主流媒体应加快转型步伐
      
       第十四章 加强和改进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第一节 坚持党管媒体的根本原则
       第二节 优化网络舆论传播的环境和秩序
       第三节 改进对主流媒体新闻舆论工作的管理
      
       附录1 新闻从业人员的“走转改”活动及其认知评价
       附录2 全国新闻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附录3 “80后”新闻工作者状况调查
       附录4 “当前社会舆论的特点和媒体责任”高峰论坛会议记录摘要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