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同文书史:从韩国汉文文献看近世中国
作者:
王鑫磊 著
定价:
32 元
页数:
289页
ISBN:
978-7-309-11189-7/K.521
字数:
240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5年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
      
       20世纪的中国学术因为有甲骨文字、秦汉简牍、敦煌遗书以及明清档案四大史料的发现而呈现出异彩,成为学界所津津乐道之大事。其实对东亚诸国汉文资料的发掘的重要性现在看来实在不亚于上述的四大发现,其中尤其是对朝鲜汉文资料的开发与利用,呈现出最突出的成果。先是对李朝朝鲜实录的利用,而后是对朝天录与燕行录的编辑出版,接着是对大量朝鲜文人文集的整理与编辑,以及对朝鲜赴日通信使的纪录的注意,累积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史料渊薮。自20世纪末以来,到21世纪,朝鲜、日本与中国都有许多学者利用相关的史料做出了重要的学术成果。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同文书史: 从韩国汉文文献看近世中国》就是这一系列成果的最新一种。
       本书作者王鑫磊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期间,原本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但是,自从加盟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以来,由于对葛兆光提出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方向产生浓厚兴趣,因而开始阅读韩国有关文献,并把他原来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知识与这些相关文献结合起来,开始进行“从韩国汉文文献看近世中国”的系列研究。在这几年里,他多次出访韩国,并且学习了韩语,还以较长时间赴韩国首尔大学收集资料。他原本拥有的近现代历史知识,给他进入“韩国汉文文献”这一新领域带来了“中国近现代史”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方向。
       近世东亚的历史,以及东亚诸国,由于以汉文写就的朝鲜文献、日本文献、越南文献以及琉球文献的大量存在,完全可以作深入和丰富的研究,特别是长期以来东亚诸国之间的互相接触与彼此观察,更是值得深入讨论的新领域。但是,中国学界在这方面算是起步不久,尽管这一类文献的重要性,八十年前已经有学者指出,但是至今依然不能说已经充分利用,特别是如朝鲜燕行文献之外的各种李朝朝鲜史书、官方文献、私人文集与笔记以及朝鲜通信使汉文文献、日本长崎的大量通商与交往档案,日本士人对明清的种种记录、各国文化人之间的笔谈、唱酬,甚至绘画等,还大有开发的空间,还需要广泛深入的使用。王鑫磊博士近几年来从头参与了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计划,对这方面文献有广泛接触,自然为此书之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书包括六个部分,在绪论之外有正文五章 ,涉及的时段从明代到清末,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了中韩儒学争论、日韩文化竞赛与认同、东亚海上交流、各国的近代转型等。其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第一章 有关明代后期中韩士人有关儒家思想的争论部分中,无论是许篈有关阳明学的言论,还是有关薛瑄从祀的看法,一方面既表明在中韩共同拥有的儒家知识领域,两国知识人已经存在分歧,但另一方面又不能皮相地认为个别的分歧就说明中韩儒学后来渐行渐远的分裂。因为即使在中国,在许篈访问的当时,虽然阳明学风头甚劲,但仍然有不少朱子学的拥趸者。而且阳明学逐渐传播到李朝朝鲜后,连许篈的弟弟许筠以及朝鲜国王也对阳明学取同情态度。因此王鑫磊以“儒学并非铁板一块”的说法来解释此时朱子学与阳明学消长情况,表现出一种审慎的学术风格。
       而本书的第四章 和第五章 ,则超越中朝双边的畛域,更透过日本与朝鲜的眼睛反观中国、或者通过一个在日本的朝鲜人的安南之行,来观察东亚的关系,这种“文化接触”或“第三只眼”的讨论相当重要。这是文化间接接触的典型事例,值得研究者予以重视。第六章 则是讨论面对西潮的朝鲜、日本和中国,王鑫磊通过《江华条约》与日本冲击下朝鲜的反应、朝鲜使团在日本的游历和观察,朝鲜使臣在中国天津的学习和交流,讨论了东亚近代转型过程中,朝鲜、日本与中国的种种反应,展开了多视角的历史场面,这是过去研究者较少留意的全景画。
       这部书借用了“书同文”一词改作书名,一方面固然是说,同样使用汉字书写,不仅使东亚诸国构成了一个文化区域,也使得这些汉文文献呈现了一个共同历史;但是,另一方面也是说,使用同一种“汉文”书写的历史下面,也有仅仅依赖文字无法弥合的文化差异,虽然汉文书写,呈现出一个历史,但是一个历史下面却有种种不同认识和解释。当然,东亚这种文化分裂的原因相当复杂,它并不开始于西潮冲击之后现代进程的差异,甚至开始于各国自我中心的自尊意识,这当中朝鲜与日本的情况还有些不同,日本因为从未成为中国的附属,从来就有相当程度的自尊意识。因此,通过这些汉文书写的历史资料,也许我们可以超越中国史的边界,在更大的范围内,重看这一“汉文”呈现的历史世界。
       当然,有史料并不等于有史实,如何从史料中还原出真正的史实来,并对历史的发展做出正确的解释,这是对每个从事历史研究的人的考验。至于史料只看到部分,就企图做出宏大的解释,或确立自己的理论,恐怕并不是可取的态度。王鑫磊此书正让我们看出他对历史研究的敬畏态度,对处理史料的审慎精神。此外,从占全书五分之一的绪论当中,我们又可以看到王鑫磊是如何在拥有与理解大量朝鲜汉文史料的知识基础上才写成这部书的。由于这篇比寻常著作偏长的绪论的存在,又使得这部书成为一部具有指南性质的著作。我向来不善于写序,承作者美意与葛兆光先生的推动,就将上述的话作为我的读后感吧。
      
       周振鹤

作者简介


       王鑫磊,男,1981年生,上海嘉定人。2008年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明清中韩关系史和东亚交流史。著有《人间鸿壑:中国社会代沟问题的历史考察》(2013年)、《一座世界名城的文明多元化——扬州瘦西湖景观历史演进的文化解读》(2013年)。代表论文有《帝国斜阳下的亲密接触:论朝鲜官员金允植的天津领选》、《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随槎录>的史料价值——兼谈朝鲜王朝的“小中华意识”》、《从16世纪末中、朝士人的阳明学辩论看东亚儒学交流——以许篈<朝天记>为中心》、《朝鲜王朝对明朝薛瑄从祀的反应》等。2009年承担教育部一般项目青年课题《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代沟问题研究——以五四知识分子群体为中心》(2013年结项)。2011年入选上海市教委“晨光学者”。2012年入选复旦大学“卓学计划”。
      

书摘


       目录
      
       绪论
       引言:“书同文”的东亚与“汉字文化圈”
       一同文书史:“书同文”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意义
       二异域之眼:周边国家汉文文献整理和研究现状
       三以邻为镜:朝鲜半岛汉文文献与中国历史研究
       四本书旨趣:东亚互动视野下的近世中国
       附 韩国文献资料数据库网站简介
       附表一 “古典翻译丛书数据库”所收书目一览
      
       第一章 儒学交涉:16世纪中后期朝鲜人眼中的中国学术
       引言
       第一节 许篈及其《朝天记》简介
       第二节 阳明异端:许篈与中国士人的学术论争
       第三节 足征难循:朝鲜王朝对明朝薛瑄从祀的反应
       小结
      
       第二章 中华名分:从卢以渐《随槎录》看朝鲜的小中华意识
       引言
       第一节 《热河日记》姊妹篇:卢以渐及其《随槎录》简介
       第二节 《随槎录》所见史料举要
       第三节 万里他国无事往还:“排清”士人卢以渐眼中的中国之行
       第四节 尊周思明、北学思想与小中华意识
       小结
      
       第三章 文化比赛:在朝鲜和日本之间寻找“中国”
       引言
       第一节 朝鲜时代赴日通信使概说、文献及问题
       第二节 通信使文献中有关中国材料举例
       第三节 个案研究一:申维瀚《海游录》浅探
       第四节 个案研究二:洪景海《随槎日录》浅探
       第五节 批评与回应:朝、日文化比赛的一个侧面
       小结
       附 朝鲜王朝遣使日本大事记
       附表一 朝鲜王朝时期赴日使行情况一览表
       附表二 通信使文献馆藏信息
       附表三 《海行总载》国译本收录文献目录
      
       第四章 远邻安南:17世纪滞日朝鲜人赵完璧的安南之行
       引言
       第一节 赵完璧事件的历史文献、流传背景及相关研究
       第二节 从日本到越南:赵完璧的安南渡航经历
       第三节 朝鲜的越南认知:赵完璧安南见闻的意义
       第四节 关于吕宋、琉球和日本的记载
       小结
       附一李睟光《赵完璧传》
       附二郑士信《赵完璧传》
       附三李埈《记赵完璧见闻》
       附四《昼永编》载济州岛民漂着安南事件
      
       第五章 现代转型:19世纪末朝鲜对中日两国的观察
       引言
       第一节 “绅士游览团”及“领选使”概说
       第二节 绅士游览团:朝鲜赴日使节 对日本现代化场景的观察
       第三节 帝国斜阳下的亲密接触:金允植天津领选研究
       小结
      
       余论 从东亚观察中国 由中国理解东亚
      
       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