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近代中国的知识生产与文化政治——以教科书为中心
作者:
张仲民 章可 编
定价:
40 元
页数:
264页
ISBN:
978-7-309-11144-6/G.1439
字数:
252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总序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tudi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CSCC)成立于2012年3月。中心以复旦大学人文学科为平台,旨在依托本校深厚的人文学术资源,积极推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研究,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我们知道,自明末利玛窦(Matteo Ricci)来华以后,欧洲和北美,即所谓“西方”的学者对中华文明展开了持久而深入的研究,历来称为“汉学”(Sinology)。近年来,中国学者为了与清代“汉学”相区分,又称其为“海外汉学”。在欧美,学者为了区别传统的“Sinology”,又主张把现代研究称为“China Studies”(中国学)。ICSCC旨在促进中国学者与海外汉学家在中华文明研究领域内的国际交流,推动双方之间的对话与融通。
       历史上,欧美汉学家有自己的旨趣和领域,他们的方法和结论,常常别开生面,新论迭出。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以外的国际学者早已跨越障碍,深入到中国文化内部;中国大陆的新一代学者也已经接续百年传统,回到国际学术界,与海外同行们频繁交流。但即便如此,海外汉学家和中国本土学者在很多方面,诸如文献整理、田野调查、新领域开拓以及方法论、世界观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海外学者所长,即为本土学者之短,反之亦然。有一种观点认为,本民族的文化,很难为另一种文化内的学者所理解。甚或是说: 外国人必不能以正确的方式看待“他者”的文明。这种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在于用某种原教旨主义的方式堵塞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事实上,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现实中,人们都不只是生活在单一的文化中。东海西海,圆颅方趾,文化的特殊性是相对的,人性的共通性才是绝对的。为了达成对中华文明的正确理解,显然还需要中外学者坐下来,用对话、讨论的方式作沟通与融合。无论如何,海外汉学家早已成为与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华人学者同样重要的研究群体,他们对于中华文明也有着独到的理解。“海外汉学”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本土学者加以重视,全单照收和简单排斥都是要不得的极端态度。
       四百年前,明末“西学”翻译运动先驱徐光启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我们把明末的这句格言引申出来,作为中外学术交流中的“金科玉律”。中西方学者之间相互借鉴,即了解对方工作的真实意义和真正主张。立场不同,可阐发双方优长之学;视角各异,可兼收领域互补之效;观点针芒,实可在讨论之后达成更加充分的会通和融合。四百年来,明、清、民国的经学家、国学家,一直和欧美的传教士、外交官和“中国通”切磋学问,现代中国的儒学、佛学和道学,无一不是在与利玛窦、艾儒略、林乐知、李提摩太、李佳白、费正清、李约瑟等欧美学者的对话交流中,经过复杂的交互影响而形成的。离开了“西学”(Western Learning)和“汉学”(Sinology)的大背景,从徐光启、阮元的“新学”,到康有为、章太炎的“国学”,都不可理解。我们相信,学术领域此疆彼界的畛域之分,既不合理,也无可能。海外汉学(中国学)与中国本土学术并不冲突,所谓的主客之争,那种有你没我的势不两立,完全没有必要。
       有鉴于此,ICSCC设立专项资金,面向海外,每年邀请国外优秀中青年学者访问复旦大学,与本校、上海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同行学者们充分交流。通过学术报告、小型工作坊、论文集和学术专著的编译出版等,构建访问学者与国内学者的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体系,促进海外汉学家与中国本土学者之间的互动。中心邀请来访的海外学者与中国学者合作,将他们主持的工作坊论文,经过作者本人的修改、增订,或由编者整理、翻译,结集出版,即为“复旦中华文明研究专刊”系列。我们希望藉此工作,展现中外学者精诚合作的成果,以飨学界。
      
      

作者简介

书摘


       前言
      
       人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由于知识的存在,而得以超越单纯的感官体验。近代中国自“开眼看世界”后,西方新知大量涌入,深刻地改变了国人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对于当时习惯了传统“经、史、子、集”学问分类的中国读书人,面对按各门学科划分、蔚为体系的新知识,所要做的,绝不只是囫囵吞下、勉力消化,更需鼓起断臂切腕、从头来过的勇气。从本书的诸篇文章中,读者自可发现,这些新知识的出现,背后包含的是何等复杂而艰难的情势,而展现此中情势,正可谓是“知识生产”研究的初衷。
       在此,有必要对本书所说的“知识生产”(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做些说明。“知识生产”不是近期流行的所谓“知识经济”“知识产业”意义上的,也就是说,并不是在社会科学层面上研究知识如何成为“生产力”。本书主要讨论的是,近代以来,诸种知识如何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步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著作、教科书、学刊、图册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我们希望回到更为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讨论“知识如何被生产的”。
       “知识如何被生产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知识本身所内含的“真理性宣称”(truthclaim)的一种质疑和反思。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看,知识在社会传播的过程中,内含一种倾向,即自我宣称为“真理”,这使它以“真理”的面貌出现。而从历史学角度看,知识本身都是历史性的,其生成和传播,都须经历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基于各种“真理性宣称”,已被生产出来的知识不断地参与到新知识的生产过程中,从而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真理性宣称”当然是促成知识在社会中传播的关键因素,如果一种知识否定自身为“真”,则几无传播的可能与必要;同时,这种宣称也保证了在特定的论辩逻辑和社会环境下,某些知识脱颖而出,成为当时的“权威”,从而影响和掌控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然而,从另一面看,宣称为“真理”,可能会削弱对知识本身的反思。对大部分受众而言,知识本身的建构性和“暂时性”(temporality)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因此往往被忽视。当一个知识体系层累成型后,对其反思就变得愈发艰难。
       此类情况在本书研究的重要对象——教科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由于教科书这种载体的特殊功能、编写方式和读者对象,知识在其中以一种更具“权威性”的面目出现。如果我们从“知识∕权力”关系的角度去看,那么教科书编写中的诸多方面,都在实践一种权力的运作——对读者施加知识的“规训”。这其中既有较为明显的部分,比如价值观念、道德评判、文化认同,也包括相对隐性的,诸如知识的分科划界、次第排序、叙述模式等。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和青年读者而言,这种“规训”甚至可能成为伴随终生的精神留存。历史、地理、国文等教科书,往往能影响人一生看待世界的眼光,学人甚至到老时方能自觉于此,这在近代中国不乏其例。
       以上所说还只是基于知识内在特点的分析。当知识获得载体,进入社会领域流通,它与“权力”的关系就变得更加紧密。中国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和技术革新,出版事业蓬勃兴盛。尽管书籍是学问津梁,但印书贩书却是一桩“生意”,古今中外皆然。不过,进入20世纪,这桩生意的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情状之复杂,自不可与古时同日而语。各类经济、社会、文化资本参与其间,官与民、精英与大众的角力不断。知识生产的社会面向,本身即构成一门独特的“文化政治学”。
       所以,研究历史中的“知识生产”,正是希望把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某些知识的“绳结”打开,爬梳知识制造、流动、重组的线索,以抽丝剥茧之手法,揭示知识在特定文化和社会语境中成为“权威”的全过程。当然,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情境中,问题并不简单。大部分新知识的产生,不是来自传统知识的传承铺衍,而是或吸收西学或汲取“东学”的结果,其中经历了“西—中”或“西—东—中”的语境跨越。
       由此我们想到,在观念和知识研究领域,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一种“空间转向”(spatial turn)。这种“转向”起初由科学史家在科学知识生产的研究中提出,即在质疑知识本身天然内含“普世真理”的同时,更强调知识的“空间性”,或说“本土性生成”。像自然科学这般看似足够抽象和“普世”的知识,都不免被置于特殊空间内偶发性的天平上重新考量,其他知识自不待言。
       知识史的“空间转向”,与传统意义上的“西学东渐”研究,当然有呼应之处,但前者更能为后者打开新的视野,它要求研究者不把西学简单地看成“已知数”,不从“已知”的全能视角出发,对西学引介加以好与坏、深与浅、全面与片面之类的评判,而需要以尽可能微观的方式聚焦,对传播的各个环节加以同等的考量。西学的传播和新知识的出现,并不只是从文本到文本的纸面联系,而是知识在不同地域间“旅行”的结果。无论是知识本身,还是它的载体,都经历了生产、交易、消费的曲折过程;知识的运送者、贩卖者、消费者、附带品,都是这趟旅行中不容忽视的部分。
       本书所收的论文,大部分曾在2013年7月6日至7日提交于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的“近代中国的知识生产与文化政治——以教科书为中心”学术工作坊。此次工作坊为高哲一(Robert Culp)先生在中心访学期间,与张仲民共同发起。工作坊最初希望集中讨论“教科书”这一特别的知识生产形式,但后来发现,如果将关注范围扩大到近代知识史的更多方面,则能相互参见,深化对相关主题的认知。故此,本书按文章论题,大致分为“教科书研究”和“新知识的生产”上下两部分。
       现在看来,无论是工作坊期间热烈而富于启发性的讨论,还是结集过程中新作者的信任和加入,都体现出学者们对于“知识生产”这一课题的认同。这让我们感到,近代中国“知识生产”的研究,早已不再是那个紧闭双眼、蜷缩于学术子宫中的待产婴孩,而是在众人扶持之下茁壮成长的少年。尽管前路漫长,歧道丛生,但我们坚信,这项研究的不断深入,必能为将来重新清理19世纪以来的汉语学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书前言由章可撰写,徐佳贵、金菊园两位帮助校订了全部文稿。在此我们谨向所有帮助工作坊举办和论文集出版的同仁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编者
       2014年10月
      
       目录
      
       前言
      
       教科书研究
      
       韩子奇(Hon Tzeki) “开眼看世界”——论晚清地理教科书中的全球图像
      
       邹振环 晚清留日学生的英语教育与日本英语教科书在华之译刊
      
       皮国立 民国时期的中国医学史教科书与医史教育
      
       高哲一Robert Culp) 为普通的读者群体创造“知识世界”——商务印书馆与中国学术精英的合作
      
       陈建守 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翻译、书写及挪用
      
       韩承桦 从翻译到编写教科书——近代中国心理倾向社会学知识的引介与生产(1902—1935)
      
       黄东兰 自我想象中的他者——日本近代历史教科书的中国表述
      
       新知识的生产
      
       张仲民 晚清的广告理论发微
      
       章可 “古学复兴”的两面: 清末西史知识构成之一例
      
       徐佳贵 晚清士绅与清末地方兴学中的国家与社会——以浙江瑞安县公立中学堂存废之争为例的考察
      
       金菊园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文本变迁
      
       潘光哲 “深描细写”与关于近代中国的历史知识的生产——以《新史学》为中心的讨论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