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我这一辈子都在研究一颗“心”
——《拓医学路 逐中国梦——陈灏珠传》首发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4日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陈灏珠院士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第70个年头。11月13日,“拓医学路 逐中国梦——陈灏珠院士从医执教70年”暨《拓医学路 逐中国梦——陈灏珠传》首发活动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主办,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复旦大学出版社联合承办,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协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陈灏珠及其夫人韩慧华,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常务副主委陈芳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伟国、副院长汪志明,复旦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严峰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附属华山医院、附属儿科医院、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党政领导代表出席。活动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萍主持。陈灏珠院士指导的历届学生代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各附属医院师生代表、枫林街道代表等参加活动。
      

       作为中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陈灏珠院士在70年的工作生涯中始终不忘从医初心、牢记医者使命,为中国医学发展和患者的福祉奋斗不止。袁正宏书记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陈院士初心无悔、践行使命的一生:从第一个在国内提出“心肌梗死”医学名词,到完成国内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首例埋藏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再到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使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奎尼丁晕厥并取得成功,至今已经95岁高龄的陈灏珠院士前不久仍坚守在临床一线岗位上,坚持查房、教学、指导临床工作。袁正宏表示,在70年的从医执教生涯中,陈院士始终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秉持理想信念、保持崇高境界、坚守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为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医学接班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与爱戴。“陈院士在医学上不断攀登、不断追求,他的人生际遇、个人发展与祖国时代变迁相互交织,既代表了中国医学事业的探索、进步与成就,也折射出了中国改革发展的跌宕起伏。”他强调,希望每一位上医人都能从陈院士的感人事迹中有所感悟,既要勇做奋斗者,也要甘当奉献者,弘扬并继承陈院士高瞻远瞩、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舍身忘我、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陈灏珠、袁正宏、陈芳源、严峰共同为新书《拓医学路 逐中国梦——陈灏珠传》揭幕。

       严峰书记在致辞中分享了他多年前与陈灏珠院士见面的故事: 2002年和2003年,当时他在复旦大学党办工作,陪同彭裕文同志(时任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连续两年春年前去探望陈院士。彭书记介绍说陈院士看心脏病病人,只需要拿起听筒一听,就知道是什么问题,他瞬间就对陈院士充满敬意。陈院士温文尔雅的气质、平易随和的作风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如今看了新版传记后,更为院士的人生传奇和人格魅力、及其为国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所折服。出版社得以有机缘出版陈灏珠院士的新版传记,以此向他致敬,并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是出版社的荣幸。相信这本书能为读者提供诸多人生的精神力量。
      

       严峰表示,陈院士并非个体化的独立存在,他是一个团队的浓缩,他的成长、成功是上医精神新老传递中代代传承的体现。他是一个高峰,令人高山仰止,身后更是一片名师群像铸就的高原。复旦上海医学院拥有众多资深的院士、名师、专家、学者,这是上医最可宝贵的财富。出版社希望今后与医学院和医院展开更多的出版合作,比如通过策划 “新中国医学大师”等出版系列,深度展示上医精神。他也向复旦医学院毕业生发出真诚邀约,希望有更多的专业人才、新鲜血液加入出版社医学编辑队伍,共同完成更多有意义的出版项目。
       与众多记录陈灏珠院士的文章与著作相比,这本新版传记的撰稿与编辑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也求新求变:一是重新梳理重要事件,并通过访谈等形式增补了更多工作和生活细节;二是详细记录了“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从2007年成立至今12年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效和未来发展方向,并增补了陈院士在2010年以后所获得的荣誉情况;三是通过多样的形式丰富表达。该书在编辑过程中特别选取了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增加了漫画创作、诗歌选编、院士手稿等元素,以使人物更丰满、事件更生动,同时使阅读更添趣味性。在此基础上,陈院士还亲自进棚录音为读者讲述他的人生故事,并精选了一些视频资料和代表论文,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享受阅读之外的视听盛宴。
      

       文稿编辑:陈丽英
       照片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