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上海资深出版人江曾培著文继续探讨科学出版观
发布时间:2005年12月29日


       日前,上海市资深出版人江曾培撰文继续探讨科学出版观,文章短小精悍,切中时弊。全文如下:
       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近日撰写的《关于科学出版观的初步思考》一文,先是中国新闻出版报作为专稿全版发表,继之《上海新书报》摘要刊登,《文汇读书周报》等报刊则作了报道,书界人士纷纷予以好评,在业内引起较大的反响。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各行各业发展的灵魂。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使发展真正成为“硬道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也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出版业也不例外。贺圣遂先生结合当前出版实践,以科学出版观观照与思考了出版发展中的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意见,给人以深深的启发。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业绩,是有目共睹的。出版的图书由1986年的6万种,发展到现在的年产20万种,居世界各国之首。我国早是个“出版大国”了。然而,发展中也愈来愈暴露出一些窒息持续发展的问题,诸如盲目出版、重复出版、跟风出版、低俗出版以及恶性竞争、原创性缺乏等问题。结果,书的品种虽然不断在大量增加,但市场销售量并没有随之上去,库存书越来越多,积压的资金已成不堪重负。许多书根本走不进市场,它们出生之日就是死亡之时,最后只得作为废纸化浆处理,造成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而在单纯经济观点指导下泡制的图书,不少缺少应有的文化含量,有的甚至是一种有害于世道人心的文化垃圾,从根本上违背了出版的文化使命。显然,这样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有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对出版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反思。贺圣遂先生的文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出版内容与形式、传承与创新、文化目的与经济效益、主体出版与流行出版、引进与输出、普及与提升、共性与特性、数量与质量、常销与畅销、竞争与整合以及人才的情操与才艺等关系,都作了深入的思考与辩证的分析,提出了“重视主体出版和主体阅读”“竞争有道”等新鲜看法,是当前反思潮中的一个可贵成果,将有助于出版发展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
       发展是硬道理。出版业与其他行业一样,要坚持发展不动摇,但发展不仅要注意做大规模,更要重视强化内涵。也就是说,不但要做大,更要做强。有价值的图书,一本可以抵许多本。平庸的少价值的书,多一本少一本不起什么作用,甚或可以减少一点浪费与污染。当今出版的发展,重在内涵的发展,质量的提高,与特色的发扬,而不在单纯的增加数量与品种,与低水平的规模扩张。而提升出版内涵,较低水平的规模扩张,要困难得多,需要踏踏实实下功夫,坐得住“冷板凳”。急功近利不行,急于求成也不行。曾经有一种说法,希望出版业作“跨越式发展”。实际上,这是一种虚浮浮躁的反映。发展是有规律的,是要按规律办事的。违背规律去“跨越”,只会跌得个鼻肿眼青。当年“大跃进”的惨痛教训,难道说还不够深刻吗?因此,出版的发展,一定要有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的发展。唯其如此,方能使我国由“出版大国”升为“出版强国”。而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虚假不得,走捷径不得。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是遵照规律的科学发展。不讲科学的盲目硬发展,则成了没道理了。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