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如来藏经》密意
作者:
谈锡永 著
定价:
20 元
页数:
183页
ISBN:
978-7-309-10817-0/B.508
字数:
156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如来藏经》说众生皆有如来藏,常住不变,然后用九种喻说如来藏为烦恼所缠,是故众生不自知有如来藏。这是如来藏的根本思想。由此可将一切众生心性的清净分说为如来藏,杂染分说为阿赖耶识。
       如来藏诸经,实由本经作前导。本经所说虽然简略,但已显示如来藏实为智识双运,亦可以说是清净与杂垢双运,是为如来藏的根本思想。其余如来藏诸经,还显示无作意、无舍离、无整治,这些观修见地则不见于本经中,因为作为前导的经,实在不必要将观修的深密义显示,否则便非前导。因此读者于研读本经时,不可仅依本经来理解如来藏的深密见与深密的观修,而依本经人如来藏之门即可。
       再者,笔者比对藏译,发觉晋唐二译都有些缺憾,未能将一些微妙处译出,是故本书除疏释本经晋唐两篇旧译外,复依藏文重译,译时尽量用唐译的名言,若须改译,则于脚注中说明。依藏文可见的密意,亦于新译文下附出,标为“新疏”。新疏中所说,可以补充依汉译而疏的疏文。
      

作者简介


      
       谈锡永 广东南海人,1935年生。童年随长辈习东密,十二岁入道家西派之门,旋即对佛典产生浓厚兴趣,至二十八岁时学习藏传密宗,师从宁玛派敦珠法王,于三十八岁时,得宁玛派金刚阿阇梨位。1986年由香港移居夏威夷,1993年移居加拿大。
       早期佛学著述,收录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通俗佛学著述结集为《谈锡永作品集》。主编《佛家经论导读丛书》并负责《金刚经》、《四法宝鬘》、《楞伽经》及《密续部总建立广释》之导读。其后又主编《宁玛派丛书》及《大中观系列》。
       所泽经论,有《人楞伽经》、《四法宝鬘》(龙青巴著)、 《密续部总建立广释》(克主杰著)、 《大圆满心性休息》及《大圆满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导引菩提妙道》(龙青巴著)、《宝性论》(弥勒著,无著释)、 《辨法法性论》(弥勒造,世亲释)、《六中有自解脱导引》(事业洲岩传)、《决定宝灯》(不败尊者造)、《吉祥金刚萨捶意成就》(伏藏主洲岩传)等,且据宁玛派敦珠法王传授注疏《大圆满禅定休息》。著作等身,其所说之如来藏思想,为前人所未明说,故受国际学者重视。
       近年发起组织北美汉藏佛学研究协会,得二十余位国际知名佛学家加入。2007年,应季羡林先生、冯其庸先生之邀,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办汉藏佛学研究中心,应聘为客座教授,主讲佛学课程,并应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之请,讲如来藏思想。
      

书摘


       目录
      
       总序
      
       引言
       上篇《如来藏经》晋译及唐译
       下篇《如来藏经》新译
       附录
       《宝性论》的如来藏九喻
       诸经如来藏喻
       甲、 《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
       乙、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
       一、 贫女藏金喻
       二、 额珠喻
       丙、 《入楞伽经·集三万六千一切法品》
       略说“转依”二义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