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小小推拿师
作者:
陆萍 主编
定价:
19 元
页数:
96页
ISBN:
978-7-309-10530-8/R.1376
字数:
80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
      
       文化是民族的血液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生命力和时代感的璀璨瑰宝,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传承、创新中扮演着积极、关键的角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大家要做中华文化的笃信者、传播者、躬行者”。因此,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对于新时代延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的传承要从青少年抓起。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给孩子们的内心种下了一颗种子,希望这颗饱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的种子在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过程中“生根发芽”,并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潜移默化地传递中医药文化的精华和智慧。
       中医药的发展需要一代代人共同的努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基础教育的支撑。在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在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上海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编写了一套《中小学生中医药科普读物》系列读本,力图将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与基础教育拓展性课程有机衔接,以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弘扬中医药文化。
       本系列读本邀请了众多知名中医药专家参与编写,每一位编者既肩负着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责任,又怀揣着对中小学生的关爱,涓涓热情流于其中。可以说这套读本是责任、爱心、智慧的结晶,蕴含了中医药专家对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的一种寄托,一种历史责任。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重而道远,衷心希望本系列读本不仅可以使中小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学到中医思维方法,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而且希望他们能掌握一定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同时希望广大读者,尤其是基础教育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生都对这套系列读本提出宝贵意见,一起来参与这项有意义的事业,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胡鸿毅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2014年6月
      
      

作者简介

书摘


       前言
      
       中医学在孩子们的眼里也许是陌生的,推拿在孩子们的眼里也许是神奇的。
       《小小推拿师》是精心为中小学生编写的中医药科普读物。本书从小朋友们的角度出发,让小朋友们认识中国古老的推拿术,了解人体的一些常用穴位,以及如何应用简单的推拿操作手法来预防或解除诸如头痛、感冒、便秘等不适。
       本书中精美生动的图片、活泼流畅的语言,将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步入中医推拿的世界。小朋友们可以从本书中学到部分常用的推拿手法和穴位知识。有了这些知识,小朋友们可以在学校为同学服务,有助于增进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在家里为长辈保健,尽小辈的一份孝心,加深与家人的感情,使生活、学习的环境更加和睦。
       本书第5篇童子神功,是古人传下来的导引术,经常练习可以增强小朋友们的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并且对小朋友们由于学习紧张、缺乏体育锻炼及环境污染引起的颈部疼痛、抵抗力降低、呼吸系统过敏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大家可一定要好好练习哦!
       读了本书真的能成为小小推拿师吗?能!但是,不能仅仅是看书,还必须揣摩书中的动作要领,参照图片反复练习才行。中医推拿入门并不难,但精通不易。如果小朋友们还想要进一步深造,就要去找一个能手把手指导你们的推拿老师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朋友们,你们就是英雄!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陆萍
       2014年6月
      
       目录
      
       引言
      
       1 初识推拿
       一 古老的推拿
       二 推拿的起源及发展
       三 推拿的作用
       四 推拿的部位
       五 认识推拿的手
      
       2 手法解密
       一
       二 揉法
       三 推法
       四 摩法
       五 抹法
       六 擦法
       七 按法
       八 捏法
       九 拿法
       十 搓法
       十一 拍法
       十二 击法
       十三 抖法
       十四 摇法
      
       3 穴位探奇
       一 头面部穴位
       二 颈项部穴位
       三 胸腹部穴位
       四 背腰部穴位
       五 上肢部穴位
       六 下肢部穴位
      
       4 小试身手
       一 摩摩面部防感冒
       二 推推大椎利退热
       三 揉揉眼周防近视
       四 点点迎香通鼻气
       五 按按头部解头痛
       六 拿拿项部助记忆
       七 搓搓胸背治咳嗽
       八 摩摩腹部通大便
       九 推推脾胃止呕吐
       十 擦擦脚心助睡眠
       十一 捏捏二马止盗汗
       十二 拍拍背部健脊柱
       十三 动动关节强骨骼
       十四 抖抖肚腩减肥胖
      
       5 童子神功
       一 站桩
       二 叩齿
       三 摩面
       四 擦鼻
       五 擦项
       六 捶肩
       七 摇腕
       八 摩腹
       九 蹬足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