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当代儿童文化新论“海峡两岸儿童文化教育与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锦
作者:
陈世明 马筑生 主编
定价:
30 元
页数:
200页
ISBN:
978-7-309-10739-5/D.683
字数:
320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 言
      
         都说五月的厦门最迷人。
         海面婉约的清风,蓝天柔美的白云,景观雅致、琴涛萦绕的鼓浪屿,“朝五晚九”往来于海峡两岸的白鹭鸟……一切都那么充满诗情画意,给人遐思。
         厦门岛以千百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弄潮儿的豪迈,在史诗般的中华文化传承中演绎着南国的热情:她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发源地,她是著名诗人舒婷的故乡,她在改革的春潮中焕发着青春。新时期经济特区的扩容,全国教育课程改革的示范区,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和图书博览会,使你一读厦门,便会读到浓浓的书香和满满的自信,读到南国独特的风采与氤氲的神韵。
         今年五月的厦门,迎来了“海峡两岸儿童文化教育与研究高峰论坛” 这一盛会。来自海峡两岸高校从事儿童文化教育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在美丽的鹭岛相聚。儿童文化事业,是一种信念,像一盏明灯,使大家紧密相联,始终走在一起。儿童文学界前辈蒋风教授来了,作为扛儿童文化大旗的长者,他亲自为论坛确定主题——“儿童文化教育与研究”;诗人、学者韦苇教授来了,他以诗的情怀和对儿童的挚爱,在论坛与大家分享他对童诗与儿童关系的重新审视。
         吴其南教授、王泉根教授、朱自强教授来了,他们是当今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的领军人物,带着他们对儿童文化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思考,来到这探究当代儿童文化的大舞台,与我们一起分享“海峡两岸儿童文化教育与研究高峰论坛”这一魅力无限的文化盛宴。
         台湾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林文宝教授来了,他依然保持十几年前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破冰之旅的热忱,“只要是儿童文学,要什么就给什么”。台湾著名的戏剧教育理论家张晓华教授、儿童文学作家张嘉骅博士来了,你会在他们才华横溢、真挚而深情的文章和讲演中,感受儿童文化的魅力。台湾戏剧教育实践家钱康明博士、儿童文学作家孙艺珏(子鱼)博士,虽然来不及为这次论坛撰写论文,但你能通过会上的儿童戏剧教育活动展示,欣赏到他们的教学风采,感受到儿童戏剧教育的神奇力量。
         马力、郑光中、王昆建、常青、古明惠、郑薏苡等一批年富力强的儿童文学教授来了,杜传坤、张梅、崔昕平、常立、黎亮、程菁、王黎君、王蕾、许军娥、任雪山、田鹰等一批年轻的儿童文学博士后、博士来了,他们给论坛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儿童文化事业不光繁荣昌盛,而且后继有人。来自全国六十多所高校从事儿童文学教育教学研究的老师们来了,他们都是我国儿童文化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有了他们,儿童文化事业的天空永远会是湛蓝湛蓝的!
         文化是根。文化的伟力向来是神秘而又无所不在。作为儿童文化的核心——儿童文学发展走了一段路,转了个身,时代又递给了我们一份考卷:信息多元化了,民族文化精神将如何传承下去?社会走向社区化了,儿童文化教育如何占有一席之地?课程多元化了,如何让教育拥抱戏剧?微时代了,儿童文学创作该怎么办?……儿童文化是人类发展至今显赫的话题之一,当社会步入以儿童为中心又似乎“非中心”的阶段时,我们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些东西,究竟是儿童文化,还是成人文化?这儿童文化市场到底是谁在唱主角?儿童文学发展的新路子在何方?一系列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因而才会使我们这群退了岗位或还在岗位的,仍然魂牵梦绕,苦苦冥思,总想着该给孩子们做点什么。
         基于对于儿童文化建设的迫切之感,我们从论坛收到的学术论文中选出40余篇,结集为《当代儿童文化新论》一书,交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旨在激发关心儿童文化建构者对儿童文化理论建构的学术思考,为人们提供儿童文化建构实践应用的借鉴案例。
         《当代儿童文化新论》中的论文,基本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这两种类型,分为“儿童文化研究”“儿童文学研究”“儿童文化教育研究”“儿童戏剧教育研究”等四个栏目。我们把自己的理想、肩上的责任和对国家未来一代的期望,融汇在儿童文化学术思考和儿童文化思想建构的碰撞中。碰撞的火花,诠释在本论文集一篇篇文章里。学术劳动虽然艰辛,大家却乐此不疲。集子中有的文章也许稍嫌粗糙,但在儿童文化建设方面,文章表现出来的思想和理论依然蕴含着一定的学术启示。
         感谢朱自强教授为本论文集作序,使论坛自由活泼的学术氛围更加浓厚,使学者之间的学术对话更加坦诚。
         感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市教育局为“海峡两岸儿童文化教育和研究高峰论坛”的举办给予人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
         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朋友们,有您的友情相助,才使这本论文集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问世。
         感谢所有支持、参加此次论坛的朋友们!美丽的鹭岛永远会记住,曾经有这么一天,有一百多位海峡两岸的儿童文化教育与研究工作者,为它的辉煌留下过一抹重彩!
      
         
          编 者
          2014年5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 录
      
       第一编 儿童文化研究
       论健康的儿童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朱自强 
       “捍卫童年”:必要的界限与弱化差异 杜传坤
       新世纪我国儿童文学原创与出版的演变趋势 王泉根
       媒介角力与儿童文学图书创作格局之变 崔昕平
       动漫为民间文化构建新的传播空间 古明惠
       为梦走天涯
       ——论美国影片《人工智能》中的儿童视角 卢慧彬 
      
       第二编 儿童文学研究
       儿童诗:为孩子种梦 蒋 风
       就童诗事答记者问 韦 苇
       乡土童谣略论 门秀山
       成人走不出的世界
       ——以杨红樱为例谈中国当代校园小说的缺陷 徐立新
       童话改写与建构女性 王丽明 张 卉 
      
       第三编 儿童文化教育研究
       校园与人的身体建构 吴其南
       台湾阅读课程的演进与实施 林文宝
       “国学热”表象下的儿童教育问题 常 立
       高等师范院校儿童文化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探索
       ——以曲靖师范学院为例 李 敏
       中小学儿童文学阅读现状分析探究
       ——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 常 青 赵淑华
       中国民间童话的教育策略
       ——以林兰编民间童话的改编和讲解为例 黎 亮
       当代写作学人本主义转向的缺失
       ——基于童年视角的考察 郑 伟
       培养儿童的文学阅读兴趣要抓住幼儿关键期 马 力
       运用图式理论,进行幼儿阅读教学 戴建新
       综合文学素养与幼儿文学教育 卢 倩
       崇高感:儿童文学形象中的闪光点及其教育价值 李培培
      
       第四编 儿童戏剧教育研究
       台湾中小学戏剧教育政策与实施之探讨 张晓华
       闽台儿童戏剧发展背景比较研究 陈世明
       民族民间社区“傩仪”表演与儿童戏剧文化启蒙教育的关系研究
       ——以贵州民族民间社区“傩仪”表演及“儿童角色”游戏为例 马筑生
       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浅谈赣南采茶戏进校园 杨 宁 程 箐
       论在我国校园开展教育戏剧的必要性 金 萍
       论校园短剧新文体“代言体”寓言剧的本体问题 吴振尘
       从游戏精神看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 杨文华
       引入戏剧元素,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儿童戏剧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整合实践研究 黄娜琳
       高校原创儿童剧融入岳阳社区儿童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方先义
       幼儿园创造性戏剧与戏剧综合课程比较研究 瞿亚红 李 琴
       闽南儿童戏剧与国学经典教育整合探析 陈世明 刘玉云 蔡美智 施 芸
       闽南文化背景下儿童戏剧剧本创作的现状及方向 彭怡玢
       儿童高甲戏教育活动的构建路径
       ——以小学戏剧社团儿童高甲戏《皇帝的新装》为例 戴力芳
       以“儿童教育情景剧”为核心的幼儿教师情境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儿童文学应用与实践课程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化探索 徐增敏
       巧用戏剧元素,让学生亲近语文
       ——浅谈戏剧元素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张 琼 叶明治
       浅谈戏剧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方秀彩
       戏剧体验“点靓”语文课堂 吕 璇
       儿童文学视野下提升中文师范生素养初探
       ——以改编小学语文课本剧为例 卓洪艳
       少数民族学生与幼儿文学技能训练
       ——学前教育教学探索与改革 赵维辉 赵方圆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