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与评价
作者:
武桂英 彭德荣 主编
定价:
26 元
页数:
246页
ISBN:
978-7-309-10304-5/R.1364
字数:
201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1959年,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北端。辖区面积3.3km2,常住人口15.6万,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33%,人口密集、老龄化程度高,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极大。
       作为区域卫生信息建设的试点,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0年开始探索卫生信息化建设,2004年在全国率先建立集预防保健和临床服务信息于一体健康信息系统。从“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的一体化”到区域卫生信息整合共享,再到跨区域共享与协同服务,历时10年、3个阶段的建设,信息化应用已经覆盖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中心管理的各个层面。
       综合助医系统建设方便了居民。通过门诊大厅的“诊室状态显示系统”,居民在第一时间了解每个科室就诊预计等候时间、每个全科医生就诊患者排队数量,便于选择错峰就诊,避免长时间等待。同时,整个诊疗服务过程中只需要一次付费,优化服务流程,减少了排队次数;“自助服务系统”提供了自助挂号、检查/检验报告打印、健康档案查询、中医体质辨析、药品/诊疗服务价格查询等服务;全科诊室、中医诊疗、输液治疗、口腔保健、儿童保健、免疫接种等服务区域设置合理,并分别设有排队叫号系统,确保服务秩序;通过网站、诊间、自助服务一体机,居民可以方便预约基本医疗服务。
       信息共享促进公共卫生均等化。基于区域平台的居民医疗卫生信息整合便于全科医生在诊疗服务过程中实施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传报,掌握服务人群中的区域慢性病患病情况,及时进行建册和随访管理,改变了以往需要挨家挨户上门服务的方式,慢性病的管理质量和管理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促进了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各个服务环节,借助“健康档案浏览器”可以及时了解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疾病防治、疾病管理、诊疗服务等健康相关卫生服务事件信息。
       网上专家预约、病区移动查房、远程心电会诊、门诊病史实时打印、短信提醒服务、居家健康指标监测、决策分析支持,信息化服务手段不仅方便了居民,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效能,也是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成效不仅受到卫生部、上海市等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同时也得到同行的认可。2008年获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项目资助。2011年,“医联工程——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平台工程研发与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居民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一体化应用研究”获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三等奖”,并被中国医院协会医院信息统计分会授予“信息化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十佳医院”的荣誉称号。
       卫生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专业技术性强,在设计和实施上比其他许多行业的信息化系统复杂得多。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分别受上海市闸北区卫生局及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的委托,从服务、绩效及管理等角度对彭浦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本书主要阐述复旦大学和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现场研究的结果,以供同仁们共享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编者
       2014年3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篇 社区卫生信息技术
       第一章 医院信息化概述
       第二章 电子病历概述与技术
       第三章 PACS系统概述与技术
      
       第二篇 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第四章 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第五章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与应用
       第六章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服务功能的转化
       第七章 主任事业责任感对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第三篇 基本医疗服务信息技术应用与效果评价
       第八章 信息技术促进门诊服务流程重组的效果评价
       第九章 移动全科医生工作站在社区病房中的应用与效果
       第十章 电子病历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服务环境的研究
       第十一章 药物不良反应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应用研究
       第十二章 PACS系统建设成本与效益分析
       第十三章 临床检验信息系统建设与效果
       第十四章 远程数字心电系统建设与应用效果
       第十五章 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医学系统建设与效果评价
      
       第四篇 基本公共卫生信息化应用与效果
       第十六章 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高血压病监管模式的效果研究
       第十七章 健康信息系统对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影响
       第十八章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第十九章 信息技术在预防保健报表统计中的作用
      
       第五篇 信息化管理应用与效果
       第二十章 药房管理系统对药品管理效率、质量和效益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效果
       第二十二章 基于信息技术实施人力绩效管理的公平性评价
       第二十三章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信息化监测管理的效果评价
      
       第六篇 评估指标设计与满意度评价
       第二十四章 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应用指标设计与评估
       第二十五章 全科医生对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满意度分析
      
       第七篇 展望
       第二十六章 基于“云计算”的居民健康服务模式展望
       第二十七章 “躯感网”技术在居民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十八章 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的思考
      
       参考文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