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大学英语写作网络教程
作者:
邓涛 主编
定价:
38 元
页数:
214页
ISBN:
978-7-309-10216-1/H.2197
字数:
340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大学英语写作网络教程》是一本英文版立体化教材。由纸质课本、配套练习系统光盘、网络等多种载体构成。该教材系统地、创造性地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开拓教学视野,拓展学习空间,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书面信息交流,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
       一、编写依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将越来越高。然而,从中学到大学,多数英语教材只是针对课文出现的写作现象加以分析,并无系统地阐述写作基本知识与技能,也无系统教学。因此,英语写作往往是一带而过,写作练习常常被忽略,甚至被取消,教学的盲目性与片面性较大,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框架结构中出现了一个“结构空洞”。
       为了弥补这一“空洞”与缺憾,作者依据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总结并吸取了几十年来丰富的英语写作教学经验,结合实际教学中的反馈意见,整理了多年的教学讲义及教学课件,收集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研究近年来国内外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经过认真细致的调研与策划,编写了本教材并研发配套练习系统教学软件以满足新形式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
       二、创新理念
       教学理念创新
       《大学英语写作网络教程》在教材体系的设计上,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理念,“纸质课本+光盘版练习系统”相互配合,既可独立使用,也可联网使用,形成一个教学资源有机的整体,使教材从原来的单兵作战转化为海陆空的立体进攻,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和以往不同,该教材没有千人一面、只提供答案和注释的教师参考书,而是设计了配套教学光盘《大学英语写作网络教程—练习系统》,提供大量指导性、示范性和适用性的拓展资源,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灵活操作并进行个性化教学。
       教学模式创新
       《大学英语写作网络教程》创新“课堂精讲精练,网络博览实践”的教学模式,形成纸质课本、练习光盘与网络课程之间相互补充和支持的有机体系。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该教材在配套教学光盘《大学英语写作网络教程—练习系统》设计了信息化、自动化、资源化等功能,通过模拟测试、自动评分、学生与智能机器人进行书面聊天、在新浪网上搭建教学博客,利用“腾讯QQ”进行交流、提供写作批改网平台进行自测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好地体现知识更新、资源共享、师生互动、在线学习、信息反馈、个性化教学等原则。
       教学内容创新
       《大学英语写作网络教程》从纸质课本开始,通过配套教学光盘《大学英语写作网络教程—练习系统》进行网络的延伸,连接到多元化的信息空间,促进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课外延展,实践各种语言综合技能,把学生引向世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以致用并在不断地练习过程中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材特色
       系统性与鉴赏性
       《大学英语写作网络教程》清晰、浅易地系统介绍英语写作知识及技能。全书共分12章,即绪论,单词,短语,句子,修辞,段落,标点符号、大小写及数字写法,短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应试写作,论文写作,常见英文作品及欣赏。学习者可从宏观上了解英语写作的主要内容,同时学习与鉴赏各种常见的英文佳作。
       实践性与拓展性
       本教材设计了配套教学光盘《大学英语写作网络教程—练习系统》。该光盘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语境与资源供学生课外练习,创设开放或创造性的语料,给学生以不同层次的空间,促进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课外拓展,使学生学以致用,在不断地练习过程中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信息化、自动化和资源化
       本教材在配套教学光盘《大学英语写作网络教程—练习系统》设计了信息化、自动化、资源化等功能,通过模拟测试、自动评分、学生与智能机器人进行书面聊天、博客教学、QQ交流、批改网自测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好地体现知识更新、资源共享、师生互动、在线学习、信息反馈、个性化教学等原则。
       整合性、灵活性与推广性
       本教材设计“纸质课本+光盘版练习系统”相互配合, 既可独立使用,也可联网使用。配套教学光盘《大学英语写作网络教程—练习系统》提供大量指导性、示范性和适用性的拓展资源,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灵活操作并进行个性化教学。本教材特色突出、适用性广、切实可行、极具推广性。
       四、使用建议
       教学对象
       本教材主要教学对象为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低年级英语专业学生。此外,专科生、广播电视大学、成人高等学校的学生或英语水平相近的自学者也可借鉴参考。
       使用时间
       本教材可供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一个学期使用,选择第三或第四学期使用为宜,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或选修课程使用更佳。其他学生可视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时间使用。
       授课教室
       本教材授课地点以数字多媒体网络语言实验室为宜,有利于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
       授课学时
       与常规课程不同,网络教程的课堂授课学时弹性较大,本教材可视具体教学情况安排授课学时,以每周2-3学时,约15-16周为宜。
      

作者简介

书摘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