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聪明学习 学习聪明——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儿童哲学课程实践探索
作者:
陈红 主编
定价:
40 元
页数:
321页
ISBN:
978-7-309-10141-6/G.1248
字数:
353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3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儿童哲学,追寻教育本源的课程
      
       上海市教委巡视员 尹后庆
      
         读罢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的《聪明学习学习聪明》一书,我的内心油然而生对一线教师创造智慧和不懈追求的敬重。六一小学的“儿童哲学”课程已经走过了整整15年,为我们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学校未来发展的教育图景。
         六一小学的“儿童哲学”课程是一门运用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启发儿童思考、启迪儿童智慧的核心课程。它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富于哲理的故事、运用对话的形式引起儿童的思考,诱发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让他们在集体探究、讨论中自己找到答案。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如此丰富细腻。十五年来,从不喜欢深奥的哲学到安心于做教师助手来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从言不由衷到发现自己的“存在感”;从漠视他人到在不经意的细节中感受同伴的温暖;从唯我独尊到感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意和灵感的提出者”……所有的变化都是因为一门叫做“儿童哲学”的课程开设而发生的,看似不可思议,却让我感受课程的妙不可言。
         我想,这就是课程的力量。
         这种力量再次印证了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全部生活的总和。当学生浸润在课程所创设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时,学生自我和课程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经过不断对话,从而实现由内而外形神兼备的微妙变化。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根本途径是通过课程来实施的。而当前我们正在面临转型的内涵发展,最根本的也是使课程及其实施更加适应育人的需要,体现现代社会育人的要求,进入内心世界对人的要求。
         这种力量再次坚定了教学要改变当前“目中无人”的状态。学生是非常灵动的,他们的内心是丰富的。我们不能把生动而复杂的教学活动安放在固定且狭隘的认知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调适;我们更不能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德性养成。我想,如果教学过程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不能真正拨动每个学生的心弦,不能在学生的身心成长、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中发挥作用,那么教学常常会离开对学生生命存在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被窒息的人,这将是教育的最大失职。
         这种力量再次启发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坐在你面前的学生,如何真正去关注他们、研究他们、读懂他们。
       “儿童哲学”课程开设多年带来的变化告诉我们,要学会用一定的办法了解学生。现在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科分数指标,而不去关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内心世界改变中的内涵和价值,慢慢使得一部分教师不去读懂孩子的表情、不去观察孩子的眼神、不去比较孩子今天走进教室与昨天进入教室时精神状态的变化,只看见面前有个孩子,并且始终按照自己的价值尺度评价他,或者对孩子冷落漠视或者横加责备,渐渐的,师生关系由疏远变得紧张。今天,老师们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并研究学生,这也是我们提出读懂学生的重要价值所在。
       了解了学生的信息以后,怎么通过教师具体的行为有效地去面对眼前的孩子,这就是一种专业能力。首先要了解,然后才能面对,一百个学生一百个样子。实施“儿童哲学”课程的老师们发现学生的能力千姿百态、各展才能,甚至有的超过自己,老师对每一位学生才能的发现和肯定,特别是在师生的观念发生冲撞的时候,老师采取了“我是这样认为的”方法。这种平等对话的方式是符合年龄特点的,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思想碰撞,促进学生思辨的过程,这样的思考过程对学生而言非常有意义,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体现了对每个学生特殊性的尊重与关照。
         “儿童哲学”课程的开设还让我感受到学习方式的整体育人价值高于具体课程目标实现中的教学技能与方法。今天我们关注的学习方式是以育人为目标的,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的学校教育,我们所传授的具体知识,对于他们未来踏入社会之后所面对的世界而言只是沧海一粟,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我们教育工作者有没有把这些学会作为教育目标,并在学校课程包括课程目标及其教学实施中加以落实,当然这个落实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不是试图把培养一种能力作为目标,就用讲授的办法直接授予学生,而是一种养成、是一种培育,是创设一种环境,然后推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过程中形神兼具的去体验和感受,从而接近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
         在六一小学15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儿童哲学”走过了从“问题—课题—课程”的成长之路,经历了“确立项目、科学构造”、“系统深化、形成教材”、“区域推广、双向促进”和“数字平台、全面共享”四个阶段,儿童哲学在六一的实践与探索初步显现出了“教师学生全员参与、学科教学无痕渗透、回归生活解决问题”三大课程特点,形成了较为系统、规范、成熟、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内容。
         当一种教育、一种教育生活中的真实表现进入每个师生生命的境界,那么师生共同的对成长的“忠于原味,就会变成强大的教育力量,使教育充满表现力,使人充满魅力。
      

作者简介


       陈红,上海市六一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上晦币特级校长。从事儿童哲学研究十几年,已出版《儿童哲学》教材、《让学校成为培育学生智慧的地方》、《让小学生做研究》等专著;开发了儿童哲学电子书、搭建了儿童哲学网络课程平台,创建了儿童哲学数字化学习中心。儿童哲学课题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儿童哲学课程成为杨浦区区本课程,在国内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书摘


       目录
      
       引言
       导论:走向“核心课程”的儿童哲学
       一、学习与引进
       二、实践与转化
       三、探索与拓展
       四、渗透与融合
       五、推广与示范
       六、升华与超越
       七、特点与经验
      
       上篇 儿童哲学课程开发实践体系
      
       第一章 儿童哲学在“六一”
       一、本土解读:儿童哲学与儿童哲学课程
       二、从点到面:儿童哲学课程发展历程
       三、从内到外:儿童哲学课程功能辐射
       第二章 课程规划与教材
       一、课程理念:“聪明学习,学习聪明”
       二、课程定位:“核心课程,学校文化”
       三、教材编写:“儿童哲学与自然、自我和社群”
       第三章 打造问学课堂
       一、教学目标:“思考与智慧”
       二、教学原则:“开放与互动”
       三、教学要素:“倾听与对话”
       第四章 儿童哲学与“学科渗透”
       一、以质疑为起点,以问题为纽带
       二、以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
       三、在挖掘和运用中体验哲学
       第五章 从学科课程到活动课程
       一、智慧环境:校园哲学氛围的营造
       二、“聪明一刻”:学生成长的摇篮
       三、“PTA之家”:家长有效参与的机制
       四、收获与反思
       第六章 儿童哲学课程评价探索
       一、系统性:基于教材的课程评价目标体系建构
       二、观测点: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设计
       三、过程化:多元评价工具的开发
       第七章 儿童哲学课程数字化实践
       一、建设学校网站:从资源共享开始
       二、探索学科整合: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三、打造交互平台:智慧E家共成长
       四、构建数字化校园:形成多元开放的网络文化
       第八章 推广辐射:走向区域的创智课堂
       一、儿童哲学课题成果推广的意义
       二、课题成果推广的方法
       三、课题成果推广的目标及策略
       四、课题成果推广的过程
      
       下篇 儿童哲学课程教学指导范例
      
       第九章 人与自然
       1. 留住夜晚
       2. 冬天的太阳
       3. 风娃娃的故事
       4. 动物的语言
       5. 大海是谁的
       第十章 人与自我
       1. 一个人的世界
       2. 同一个名字
       3.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4. 吃不吃梨
       5. 一枚彩色的回形针
       第十一章 人与社群
       1.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 一美金的损失
       3. 退休的礼物
       4. 一次事故
       5. 第100个客人
      
       附录1儿童哲学获奖一览表
       附录2各级各类会议发言
       附录3报刊、杂志及媒体等相关报道
       附录4六一小学儿童哲学相关发表文章
       附录5儿童哲学课程开发大事记
      
       儿童哲学:每一个人都是思维的主体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