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常见肿瘤的中医预防和护养
作者:
徐振晔 主编
定价:
20 元
页数:
194页
ISBN:
978-7-309-09824-2/R.1323
字数:
155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3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1
      
       “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体育界先进代表时的讲话,说明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沪上中医名家养生保健指南丛书》是上海市老教授协会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经过协商、策划而编著的一套系列丛书,本丛书的出版得到了李从恺先生的大力支持。本丛书的总编施杞教授曾多次获得国家级、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也曾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是德高望重的著名中医学家、上海市名中医,在中医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两位执行总主编也都有着深厚的中医学术功底和科普著作编著经验;各分册主编都是具有几十年临床经验的中医资深专家,在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和病后调养等方面都有独到而卓有成效的方法。专家们也感到,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的缺乏,每次门诊人数较多,而无法给病人解答更多的疑问,在防病和自我保健上也无法讲深讲透,因此冀望通过编著科普书籍来缓解这一矛盾。在编写过程中,他们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对疾病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把中医千百年来的实践和知识穿插其中;既考虑权威性,又考虑大众化;既继承了中医名家的经验,又奉献了自己的临证心得,体现了原创性。他们撰写认真,几易其稿,将本丛书和许多其他的养生书籍区别开来,以期正本清源,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人生百岁不是梦”,但要靠自己对身体的养护和医护人员的帮助。由于非医务人员在医学知识和技能上的缺乏,建议生病之后要到正规医疗场所治疗,因此本丛书没有把治疗疾病列为重点篇幅,重点在未病先防和病后调养上。书中既有大量的食疗知识,又有简单的草药使用,还有一些健身方法,可供普通民众自我预防、调养和护理,非常实用。
       本丛书将学术、临证经验和科普写作方式准确地揉合在一起,相信在防病和病后调养中能给普通民众提供更多的便利,使全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王生洪
       2013年10月
      
       序2
      
       近年来,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养生保健意识亦随之日趋增强。当人们衣食无忧之后,对自身的健康、自身的生命会格外珍视,古今中外,无不如此。可见,对养生保健的重视程度,是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富裕程度和文明程度的晴雨表。然而,伴随“养生热”的兴起,充斥市场的养生药物、养生食材、养生书籍、养生讲座、养生会所等也乱象丛生,良莠不齐,令人无所适从,这一现象已引起政府和民众的高度关注。有鉴于此,广大民众热切企盼中医药学各专业领域的著名老专家、老教授发出他们的声音。上海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及上海市老教授协会协同复旦大学出版社,策划、编撰、出版本系列丛书,正是为了顺应这种社会需求和时代潮流。
       早在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告诫从医者:追求健康长寿,是人之常情。医生应该向患者指出疾病的危害性,使患者认真对待疾病;医生应该告诉患者疾病的可愈性,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医生应该告诉患者如何治疗疾病和病后护养,重视患者在疾病防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医生应该设法解除患者的消极情绪,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医生的这种解释和劝慰,即便是不甚明了医理的人,也没有不听从的。时隔两千多年,《黄帝内经》的这段话语,依然是我们医生责无旁贷的天职所在。
       本系列丛书的各分册主编,均为沪上中医药学界资深教授、名老中医。他们凭借丰厚的学术底蕴、丰富的临证经验、丰满的编撰热情,组织相关团队,历经年余,几易其稿,其撰著态度之认真、内容取舍之严谨、遣词用句之精致,绝不亚于学术专著的撰写。
       本系列丛书共计12分册,内容遍及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肿瘤、中医骨伤科、中医耳鼻咽喉科等。每分册以常见病证为篇名,首先简要介绍疾病概况,包括临床表现、诊断依据、致病原因、常规治疗及预后转归等中西医知识。其次着重介绍养生指导,包括发病前预防和发病后养护两部分:前者针对常见病证的发病原因,如感受外邪、卫表不固、情志内伤、饮食失调、起居不慎、禀赋亏虚等,提出预防该病证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后者针对该病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病过程及预后转归等,提出有针对性的护养措施,如药物护养、情志护养、起居护养、饮食护养、运动护养、按摩护养等内容。
       本系列丛书的编写原则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侧重养生,突出实用;力求权威性与大众化结合,做到以中为主,中西并述。
      
       上海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会长 施杞
       2013年10月
      
      

作者简介


       徐振晔,1947年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浦东分院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学会理事,中国老年肿瘤学会常委,上海市抗癌理事会理事,上海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教育部、上海市教委重点优势学科学术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中医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上诲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研究所顾问,《中华中医肿瘤杂志》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从事中医药冶疗恶性肿瘤研究30余年,主持、参与和指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课题、部市级重点、重大课题、局级课题40余项。荣获部、市级科技成果二、三等奖10项,获发明专利2项。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11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曾先后赴德国、韩国、泰国等进行讲学;在西班牙、日本、美国等国际肿瘤学术会议上交流发言。指导培养上晦市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教委青年人才专项,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业务专家,杏林学者,浦东新区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等11名。培养硕士生、博士生30余名。
      

书摘


       前言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类疾病,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虽然恶性肿瘤的治疗新药及手段不断更新,但是大部分恶性肿瘤的治疗仍然达不到理想效果。我国每年花费在恶性肿瘤的医疗费达数千亿,恶性肿瘤对家庭、单位乃至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值得关注。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的预防及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合理运用中医药养生知识,有利于肿瘤患者的康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渴望对于恶性肿瘤等疾病防治的认识,但绝大多数患者对于中医药养生的作用认识不全,甚至道听途说,事与愿违。
       因此,我们撰写《常见肿瘤的中医预防和护养》一书,旨在引导恶性肿瘤患者选择合适的中医药养生方式,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本书以恶性肿瘤病种来分类,以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导肿瘤患者进行养生,在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给予科学的、符合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和建议,体现中医药“治未病”的思想。同时,合理养生也可以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期、降低术后复发转移,在经济和社会价值方面均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书按照恶性肿瘤相关疾病的不同特点,运用中医药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述各疾病的养生方法。本书编写人员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中医药临床防治与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相关材料主要来源于专业期刊、著作及临床经验。书中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可读性较强。
      
       徐振晔
       2013年10月
      
       目 录
      
       第一章 头颈部恶性肿瘤
       第一节 脑瘤
       第二节 鼻咽癌
       第三节 甲状腺癌
       第四节 舌癌
       第五节 喉癌
      
       第二章 胸部恶性肿瘤
       第一节 肺癌
       第二节 胸腺肿瘤
       第三节 食管癌
       第四节 乳腺癌
      
       第三章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第一节 胃癌
       第二节 胰腺癌
       第三节 肝癌
       第四节 胆囊(管)癌
       第五节 大肠癌
      
       第四章 泌尿系统与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第一节 肾癌
       第二节 膀胱癌
       第三节 前列腺癌
       第四节 睾丸癌
      
       第五章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第一节 子宫颈癌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
       第三节 卵巢癌
      
       第六章 骨、软组织恶性肿瘤
      
       第七章 血液系统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第一节 白血病
       第二节 恶性淋巴肿瘤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