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常见肾系疾病的中医预防和护养
作者:
陈以平 主编
定价:
20 元
页数:
185页
ISBN:
978-7-309-09825-9/R.1324
字数:
149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3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1
      
       “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体育界先进代表时的讲话,说明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沪上中医名家养生保健指南丛书》是上海市老教授协会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经过协商、策划而编著的一套系列丛书,本丛书的出版得到了李从恺先生的大力支持。本丛书的总编施杞教授曾多次获得国家级、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也曾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是德高望重的著名中医学家、上海市名中医,在中医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两位执行总主编也都有着深厚的中医学术功底和科普著作编著经验;各分册主编都是具有几十年临床经验的中医资深专家,在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和病后调养等方面都有独到而卓有成效的方法。专家们也感到,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的缺乏,每次门诊人数较多,而无法给病人解答更多的疑问,在防病和自我保健上也无法讲深讲透,因此冀望通过编著科普书籍来缓解这一矛盾。在编写过程中,他们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对疾病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把中医千百年来的实践和知识穿插其中;既考虑权威性,又考虑大众化;既继承了中医名家的经验,又奉献了自己的临证心得,体现了原创性。他们撰写认真,几易其稿,将本丛书和许多其他的养生书籍区别开来,以期正本清源,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人生百岁不是梦”,但要靠自己对身体的养护和医护人员的帮助。由于非医务人员在医学知识和技能上的缺乏,建议生病之后要到正规医疗场所治疗,因此本丛书没有把治疗疾病列为重点篇幅,重点在未病先防和病后调养上。书中既有大量的食疗知识,又有简单的草药使用,还有一些健身方法,可供普通民众自我预防、调养和护理,非常实用。
       本丛书将学术、临证经验和科普写作方式准确地揉合在一起,相信在防病和病后调养中能给普通民众提供更多的便利,使全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王生洪
       2013年10月
      
       序2
      
       近年来,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养生保健意识亦随之日趋增强。当人们衣食无忧之后,对自身的健康、自身的生命会格外珍视,古今中外,无不如此。可见,对养生保健的重视程度,是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富裕程度和文明程度的晴雨表。然而,伴随“养生热”的兴起,充斥市场的养生药物、养生食材、养生书籍、养生讲座、养生会所等也乱象丛生,良莠不齐,令人无所适从,这一现象已引起政府和民众的高度关注。有鉴于此,广大民众热切企盼中医药学各专业领域的著名老专家、老教授发出他们的声音。上海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及上海市老教授协会协同复旦大学出版社,策划、编撰、出版本系列丛书,正是为了顺应这种社会需求和时代潮流。
       早在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告诫从医者:追求健康长寿,是人之常情。医生应该向患者指出疾病的危害性,使患者认真对待疾病;医生应该告诉患者疾病的可愈性,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医生应该告诉患者如何治疗疾病和病后护养,重视患者在疾病防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医生应该设法解除患者的消极情绪,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医生的这种解释和劝慰,即便是不甚明了医理的人,也没有不听从的。时隔两千多年,《黄帝内经》的这段话语,依然是我们医生责无旁贷的天职所在。
       本系列丛书的各分册主编,均为沪上中医药学界资深教授、名老中医。他们凭借丰厚的学术底蕴、丰富的临证经验、丰满的编撰热情,组织相关团队,历经年余,几易其稿,其撰著态度之认真、内容取舍之严谨、遣词用句之精致,绝不亚于学术专著的撰写。
       本系列丛书共计12分册,内容遍及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肿瘤、中医骨伤科、中医耳鼻咽喉科等。每分册以常见病证为篇名,首先简要介绍疾病概况,包括临床表现、诊断依据、致病原因、常规治疗及预后转归等中西医知识。其次着重介绍养生指导,包括发病前预防和发病后养护两部分:前者针对常见病证的发病原因,如感受外邪、卫表不固、情志内伤、饮食失调、起居不慎、禀赋亏虚等,提出预防该病证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后者针对该病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发病过程及预后转归等,提出有针对性的护养措施,如药物护养、情志护养、起居护养、饮食护养、运动护养、按摩护养等内容。
       本系列丛书的编写原则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侧重养生,突出实用;力求权威性与大众化结合,做到以中为主,中西并述。
      
       上海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会长 施杞
       2013年10月
      
      

作者简介


       陈以平,1938年出生。我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奠基人之一。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第五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顾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名誉主编,台湾长庚医院中医部客座教授,香港东华三院客座教授,新加坡同济医院肾脏病专科研究组顾问。目前还担任国家及上海市领导的保健医疗任务。
       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课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获奖8项,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主编《实用中医肾病学》、《现代肾脏病治疗学》、《肾病辨证与辨病治疗》、《龙华名医临证录——陈以平学术经验撷英》等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书摘


       前 言
      
       在过去的10年间,慢性肾脏病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在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给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带来深远的社会经济及公共卫生影响。
       鉴于慢性肾脏病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病和心血管疾病预后的显著不良影响,慢性肾脏病应当成为发展中国家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组分。因此,重视慢性肾脏病的预防治疗、养生保健,是中医药学者面临的重大挑战与紧迫使命。
       本书主要介绍了陈以平教授宝贵的临床经验与养生保健知识,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慢性肾脏病患者提供正确的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内容涵盖了肾脏病常见症状、常见原发与继发肾系疾病、急性和慢性肾衰竭等病证、与疾病的日常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和防病治病等相关知识,以及肾脏病膏方养生等相关内容。根据具体的疾病分为发病前的预防保健养生和发病后的调护保健养生两方面,介绍简单实用、普通百姓可以操作实施的养生方法,如起居、食疗、按摩、运动等具体方法和要领。
      
       陈以平
       2013年10月
      
       目 录
      
       第一章 肾脏病常见症状
       第一节 蛋白尿
       第二节 血尿
       第三节 水肿
       第四节 腰痛
       第五节 高血压
      
       第二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四节 IgA肾病
      
       第三章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第一节 狼疮性肾炎
       第二节 糖尿病肾病
       第三节 尿酸性肾病
       第四节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第五节 高血压性肾损害
       第六节 多囊肾
      
       第四章 泌尿系感染
       第一节 尿路感染
       第二节 慢性肾盂肾炎
      
       第五章 肾间质疾病
       第一节 急性间质性肾炎
       第二节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第六章 尿路结石
      
       第七章 肾衰竭
       第一节 急性肾衰竭
       第二节 慢性肾衰竭
       第三节 透析并发症
      
       第八章 肾病养生
       第一节 肾病膏方养生
       第二节 肾病药食毒常识与预防
       第三节 肾病须知食物成分表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