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第二卷
作者:
南怀瑾 著述
定价:
70 元
页数:
616页
ISBN:
978-7-309-09438-1/C.251
字数:
488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3年3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出版缘起
      
       南怀瑾先生,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以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泛览旧学,又勤于习武。抗战伊始,先生甫冠,乃投笔从戎,跃马西南,尔后执教于当时的中央军校及金陵大学。先生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闲暇,芒鞋竹杖,遍历山川,访求大德,遭逢奇人异士甚夥,转益多师,皆助道行。曾闭关峨眉山大坪寺三载,绝顶风雪,覃思赜奥,遍窥佛藏。旋走康藏,谒密教高僧,于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均有精深研究。既离藏,转赴昆明,初讲学于云南大学,后任教于四川大学。抗战胜利后返乡,不久归隐杭州天竺和江西庐山,潜心治学。后至台湾,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研究所,又传学日本、美国和中美洲诸国。2006年创建太湖大学堂于江苏吴江的太湖之滨,绛帐传薪,弦歌不辍。
       中国传统文化千门万户,郁郁璨璨,而儒道释为其纲要,先生会通三教,群机都摄,尤擅讲论佛法,拈花一脉,绍流如绪,浩浩乎卮言日出,妙义宛然,等身著作,千言万语,一一从智慧海中称性流出,而皆为众人讲说,读其书,想其人,山高水长,人所唱叹。
       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梓行《论语别裁》,此先生文字首现于中国大陆,此后又有二十三种重要作品陆续推出,泽被读者,甲于书业。2003年7月,经先生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二十四种著述编成十卷,精装刊印,风行宇内。
       辛卯之秋,值复旦大学出版社创业30周年,而中国大陆有先生之书亦二十余载矣,遂排印《论语别裁》线装限量本,古雅可宝,贡献书林。次年,经台湾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增入《庄子諵譁》、《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南怀瑾讲演录》、《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五书,与原十卷本合并,都为十二卷,重加校订,善为装帧,名之为典藏版以行世。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各卷收录情况如下:
       第一卷: 《论语别裁》
       第二卷: 《老子他说》、《孟子旁通》
       第三卷: 《庄子諵譁》
       第四卷: 《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
       第五卷: 《禅宗与道家》、《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第六卷: 《禅海蠡测》、《禅话》、《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第七卷: 《历史的经验》、《亦新亦旧的一代》、《中国文化泛言》
       第八卷: 《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第九卷: 《金刚经说什么》、《楞严大义今释》
       第十卷: 《圆觉经略说》、《定慧初修》、《楞伽大义今释》
       第十一卷: 《原本大学微言》
       第十二卷: 《南怀瑾讲演录》、《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复旦大学出版社谨识
       2012年9月29日
      
       《南怀瑾选集》 典藏版 第二卷
       《老子他说》《孟子旁通》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老子他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书末还附有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学说的最重要的资料。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于它。《孟子旁通》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孟子》的讲记。作者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立身处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响,作了透彻的讲述。它使读者能在谈笑风生的气氛中,轻松而又深刻地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习,增长文史知识,获取人生智慧。书末还附有历代《孟子》研究书目。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老子他说·
       出版说明
      
       由老子到孙子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黄老的内涵
       拨乱反正的趣谈
       太上老君与李老子
       汉文帝善用老子的法宝
       半壁江山一纸书
       老子吃瘪
       曾国藩与屠羊说
       王阳明与曾国藩
       阴柔不是阴谋
       老子还他老样子
       老子五千文过关
       第一章
       头头是道
       有无主宾
       玄元之妙
       第二章
       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
       善反而不美
       有无相生
       老子背上历史的烂账
       流水行云永不居
       第三章
       老子薄视时贤
       贤与不贤的君子小人之辨
       道家与法家的辨贤
       现代化好人与老人的表扬法
       盗机与哲学
       历史上严禁工业科技发展的死结
       劫灰和人类的物质文明
       世上无如人欲险
       虚心实腹与鼓气
       道家虚心养气的真传
       赵宋是再次的南北朝
       寇准的胆识
       宋真宗贿赂宰相
       第四章
       道在存在不存在间
       汉文帝、康熙、郭子仪
       郭子仪与鱼朝恩
       卢杞、李白与郭子仪
       半个芋头,十年宰相
       白衣山人——李泌
       山人自有妙计
       英雄退步学神仙
       第五章
       圣人与刍狗
       正言若反
       风箱式的说话艺术
       第六章
       吹毛用了急须磨
       人为神的守护人
       第七章
       老子的不自偷生
       第八章
       水的人生艺术
       第九章
       富贵难保的反面文章
       中外历史上的悲剧
       进退存亡之际
       急流勇退的类型
       第十章
       魂魄精神一担装
       养气与修心
       为政治国的哲学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花花世界奈聋盲
       第十三章
       宠辱谁能不动心
       天下由来轻两臂
       第十四章
       时空心物与道的体用
       第十五章
       老子的“士”的内涵
       濯足浊流人自清
       动的哲学
       第十六章
       静的妙用
       芸芸众生的命根
       第十七章
       人生哲学与道的层面
       第十八章
       忠臣孝子的伪装
       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第十九章
       “王”“贼”并列的烂账
       唯大英雄能本色
       第二十章
       知识是烦恼的根源
       老子素描修道者的人生
       只是同流不下流
       老子处世哲学的人证
       第二十一章
       老子的物是什么东西
       春秋时代南北文学的境界
       此精不是那精
       孟子的证道
       第二十二章
       曲直分明转一圈
       尧的儿子,汉武帝的奶妈
       刘备的淫具,齐景公的刽子手
       枉则直的教育法
       狐狸、豹皮的吸引力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
       四不的领导学
       第二十三章
       这自然不是那自然
       非人力所及的因果变灭律
       第二十四章
       企鹅的步伐,猩猩的醉舞
       投鞭断流的苻坚
       山泉绕屋知深浅
       第二十五章
       天下大老母
       万道不离王道与人道
       好不容易自然
       念天地之悠悠
       自然神仙
       第二十六章
       一肩挑尽古今愁
       谁肯放下自私的包袱
       两臂重于天下
       超然轻重的历史故事
      
       附录: 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孟子旁通·
       出版说明
       前言
       讲在前面
      
       春秋无义战
       司马迁编撰手法中的孟子
       驺衍和孟子的强烈对比
       处世的哲学问题
       苏秦与孟子的时代
       秦皇霸业的蓝图
       苏秦的还乡
       千古人情的嘴脸
       苏秦成功的秘诀
       王霸互用的失败
       《阴符经》的启示
       图取个人权利
       佩六国相印的显赫时期
       苏秦的书生本色
       苏秦的义利之辨
       生死之谜
       经史合参
       梁惠王的先世
       商鞅和梁惠王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与孟叟
       司马迁对梁惠王和孟子的观点
       义利之辨
       何能不讲利
       玩弄仁义的权智
       孟子思想被夹缠不清
       玩物丧志
       阿房宫与秦始皇
       《三辅黄图》
       迷楼与隋炀帝
       艮岳与宋徽宗
       颐和园与清末
       凤阁龙楼与李后主
       《清明上河图》的背面
       不违农时
       乱世流亡图的文学
       二郎神和都江堰
       杀人和吃人的譬喻
       梁惠王念苦经
       仁政之道
       人品与器识的评鉴
       也是相法
       天下定于一
       孟子与苏秦的对照
       苏子为赵合纵说魏——《战国策》原文
       苏秦的权谋
       孟子的机锋转语
       定于一
       儒道同源的一统天下
       仁爱的推广
       齐宣王不像屠户
       行为心理
       对牛谈心
       政治领导者的病态心理
       孟子的行为心理学
       权能问题
       世上无如人欲险
       梦似人生
       齐国富强的素描
       缘木求鱼
       经济和政治
       为而不有的农民
       生民何计乐樵苏
       不敢为天下先的后儒
       梁惠王章句下
       讲究礼乐的治道
       音乐的今昔观
       林园与治道
       外交策略——大小之间
       大勇定天下
       为强国而改服制——赵武灵王
       秦武王的任力好勇
       项羽和刘邦
       墨子谈勇
       雪宫论政
       什么明堂
       寡人好货
       《货殖列传》的一斑
       历史社会演变的趋势
       经济、文化、道德的连锁关系
       寡人好色
       丑与美
       色字诗话的插曲
       有关王昭君案外的评语
       唐代和番政策的感伤
       杨贵妃的翻案语
       再说寡人好色的公案
       人事行政
       高明柔克
       孙嘉淦《三习一弊疏》
       世臣巨族门第之见
       派系党祸之争
       民主难,法治也不易
       对圣人怀疑的趣话
       学非所用用非所长论
       攀龙附凤——读书人的通路
       唐代选举的进士
       齐燕之战——历史战略的经验
       孟子终生奉母教
       孟子的策略——规之以正
       苏秦口辩轻取十城
       燕齐之战
       苏代评论齐王
       仁将——曹彬
       仁义的实质与权谋
       孟子在魏齐的外一章
       齐宣王的风格
       朝中文武多才士
       赞美词与利害关系
       贫贱骄人
       滑稽大师——淳于髡
       齐宣王开战国养士之风
       特立独行于滔滔浊世的孟子
       吏民千古两相妨
       历史政治上的因果
       君道与臣节
       历史上的基层政策
       作官莫作怪
       两大之间难为小
       人贵自立
       孟子论立身出处的原则
      
       附录: 历代《孟子》研究书目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