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第十二卷
作者:
南怀瑾 著述
定价:
74 元
页数:
667页
ISBN:
978-7-309-09448-0/C.261
字数:
525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3年3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出版缘起
      
       南怀瑾先生,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以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泛览旧学,又勤于习武。抗战伊始,先生甫冠,乃投笔从戎,跃马西南,尔后执教于当时的中央军校及金陵大学。先生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闲暇,芒鞋竹杖,遍历山川,访求大德,遭逢奇人异士甚夥,转益多师,皆助道行。曾闭关峨眉山大坪寺三载,绝顶风雪,覃思赜奥,遍窥佛藏。旋走康藏,谒密教高僧,于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均有精深研究。既离藏,转赴昆明,初讲学于云南大学,后任教于四川大学。抗战胜利后返乡,不久归隐杭州天竺和江西庐山,潜心治学。后至台湾,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研究所,又传学日本、美国和中美洲诸国。2006年创建太湖大学堂于江苏吴江的太湖之滨,绛帐传薪,弦歌不辍。
       中国传统文化千门万户,郁郁璨璨,而儒道释为其纲要,先生会通三教,群机都摄,尤擅讲论佛法,拈花一脉,绍流如绪,浩浩乎卮言日出,妙义宛然,等身著作,千言万语,一一从智慧海中称性流出,而皆为众人讲说,读其书,想其人,山高水长,人所唱叹。
       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梓行《论语别裁》,此先生文字首现于中国大陆,此后又有二十三种重要作品陆续推出,泽被读者,甲于书业。2003年7月,经先生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二十四种著述编成十卷,精装刊印,风行宇内。
       辛卯之秋,值复旦大学出版社创业30周年,而中国大陆有先生之书亦二十余载矣,遂排印《论语别裁》线装限量本,古雅可宝,贡献书林。次年,经台湾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增入《庄子諵譁》、《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南怀瑾讲演录》、《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五书,与原十卷本合并,都为十二卷,重加校订,善为装帧,名之为典藏版以行世。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各卷收录情况如下:
       第一卷: 《论语别裁》
       第二卷: 《老子他说》、《孟子旁通》
       第三卷: 《庄子諵譁》
       第四卷: 《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
       第五卷: 《禅宗与道家》、《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第六卷: 《禅海蠡测》、《禅话》、《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第七卷: 《历史的经验》、《亦新亦旧的一代》、《中国文化泛言》
       第八卷: 《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第九卷: 《金刚经说什么》、《楞严大义今释》
       第十卷: 《圆觉经略说》、《定慧初修》、《楞伽大义今释》
       第十一卷: 《原本大学微言》
       第十二卷: 《南怀瑾讲演录》、《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复旦大学出版社谨识
       2012年9月29日
      
      
      
       《南怀瑾选集》 典藏版 第十二卷
       《南怀瑾讲演录》《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2000年后,南怀瑾先生多次在大陆各地进行演讲,以其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话语风格指导青年学子的人生走向。《南怀瑾讲演录》一书,汇集了南怀瑾先生2004年以来在上海、海南等地所作的五次演讲。其内容既涵盖了对文明走向和文化教育的深刻体察,也对当下新兴媒体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均体现了南先生对祖国未来的殷切期望。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一书收入了南怀瑾先生与美国学者彼得•圣吉等人的谈话记录。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先生,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资深讲师,长期致力于有关学习与变革的研究。近年来,他开始将眼光投向古代中国的儒、释、道思想,因此得缘多次拜访南怀瑾先生。2003年至2006年间,彼得•圣吉及其团队曾四次拜访南怀瑾先生,共同探讨参禅修持、生命认知等人生问题。一问一答间尽显东西两位智者通融的人生态度,也显示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一书是南怀瑾先生于2005年专门针对青年出家僧众有关研习佛法的讲演。其内容包括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研习和体悟佛法的正确途径、佛法实证的精髓等多方面内容。在书中,南先生以其悲天悯人的胸怀和亲切生动的话语激励着这些佛教信众以及广大读者,使他们对佛法、对人生有了进一步的领悟。
       生死问题对于每个人以及古今中外一切宗教思想来说都是极其关注的一大问题。作为一位阅历广泛、学贯中西的智者,南怀瑾先生对此问题有着令人深省的看法。《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一书就是南先生于2006年回答其学友胡松年先生关于生死问题的记录。全书超越了宗教思想的限制,以更为广泛的生命变化历程,结合最新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使读者了解了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南怀瑾讲演录·
       出版说明
       老古文化版出版说明
      
       第一章读书和工商文化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二章大会计?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三章人文问题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管理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出版说明
       上编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老古文化版出版说明
       第一章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二章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三章
       十二日晚漫谈
       十三日晚漫谈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下编 谈生命科学
       老古文化版出版说明
       为ELIAS讲课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出版说明
       老古文化版出版说明
       第一天二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第一堂
       第二堂
       第三堂
       第四堂
       第五堂
       第二天二五年十二月十七日
       第一堂
       第二堂
       第三堂
       第四堂
       第五堂
       第六堂
       第三天二○○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一堂
       第二堂
       第三堂
       第四堂
       第五堂
       第六堂
       第七堂
       第四天二○○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第一堂
       第二堂
       第三堂
       第四堂
       第五堂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出版说明
       老古文化版出版说明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