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反不正当竞争法理解适用与修改完善
作者:
倪振峰 著
定价:
40 元
页数:
247页
ISBN:
978-7-309-09651-4/D.617
字数:
253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3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在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务阐述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问题的探讨,其中既有作者近20年在竞争法教学、科研方面的思考,也吸收了各方面对于该法修改完善问题的研究,旨在集思广益,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完善作出自己的努力。
       本书可供立法者在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时作为参考,可供政府相关部门如工商行政管理以及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等开阔思路,可供市场竞争主体——公司、企业等经营管理人员等作为案头的竞争指南,可供法律、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学生以及广大的法律爱好者研习反不正当竞争法时使用。

作者简介


       倪振峰(1952—),男,上海崇明人,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政法学院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教委经济法重点学科带头人。1982年毕业干北京大学法律系。先后在复旦大学法学院、上海大学法学院和上海政法学院任教。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竞争法、经济法和法理学。从1995年开始在经济法和法理学教学科研之余从事竞争法教学和科研,竞争法方面出版过《竞争和竞争法》、《竞争的规则和策略——反不正当竞争法活用》以及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竞争法案例教程》等作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我国不宜在反垄断法中规定域外效力”、“反垄断法是高级的法律化的产业政策”、“公益型行政垄断初探”等竞争法。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理解适用与修改完善的一般论述
       第一节 世界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述
       一、世界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产生和发展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
       四、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制裁与程序
       第二节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述
       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我国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特征
       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
       四、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五、我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
       六、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三节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完善的概述
      
       第二章 假冒仿冒行为法律规定的理解适用及其修改完善
       第一节 假冒仿冒行为概述
       一、假冒仿冒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假冒仿冒行为的表现形式
       三、假冒仿冒行为的危害性
       第二节 假冒仿冒注册商标行为
       一、商标的概念和特征
       二、商标的作用
       三、假冒注册商标行为
       第三节 假冒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行为
       一、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二、假冒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行为
       第四节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行为
       一、企业名称和姓名
       二、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五节 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其他商品标识的行为
       一、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其他商品标识的概述
       二、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的行为
       三、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名优标志的行为
       四、伪造产地的行为
       五、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未注册商标的行为
       第六节 假冒仿冒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假冒行为的法律责任概述
       二、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法律责任
       三、假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法律责任
       四、假冒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法律责任
       五、假冒仿冒其他商品标识的法律责任
       第七节 假冒仿冒行为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
       一、未注册商标的含义及其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二、我国当前立法对于未注册商标的保护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应明确规定保护未注册商标
      
       第三章 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定的理解适用及其修改完善
       第一节 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概述
       一、公用企业、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我国对公用企业的法律规范
       第二节 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一、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
       二、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
       二、行为的主观方面具有排挤其他经营者的故意
       三、侵害的客体是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客观方面实施了限定交易的行为
       第三节 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公用企业和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二、被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指定的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 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
      
       第四章 行政垄断行为法律规定的理解适用及其修改完善
       第一节 行政垄断的概念和特征
       一、行政垄断的概念
       二、行政垄断的特征
       三、我国有关行政垄断的立法概况
       第二节 部门垄断行为
       一、部门垄断的概念
       二、部门垄断的表现形式
       三、部门垄断和自然垄断
       第三节 地区封锁行为
       一、地区封锁行为的概念和相关立法
       二、地区封锁行为的构成和表现形式
       第四节 政府限定交易行为
       一、政府限定交易的概念
       二、政府限定交易行为的构成
       三、政府限定交易的表现形式
       第五节 行政垄断行为的排除及其法律责任
       第六节 行政垄断行为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
      
       第五章 商业贿赂行为法律规定的理解适用及其修改完善
       一、商业贿赂的概念和特点
       二、商业贿赂与一般贿赂的区别
       三、规定商业贿赂行为的竞争法意义
       第二节 回扣、折扣与佣金
       一、回扣
       二、折扣
       三、佣金
       第三节 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二、民事责任
       三、刑事责任
       第四节 商业贿赂行为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
       一、主体范围过于狭窄,应适当拓宽主体范围
       二、对于行为方式的规定不清,难于认定,应摒除相应
       的行为要件规定
       三、对贿赂手段的规定滞后,无法满足规制新形式商业
       贿赂的需要
       四、 加大对商业贿赂行为的制裁力度
      
       第六章 误导宣传行为法律规定的理解适用及其修改完善
       第一节 误导宣传行为概述
       一、误导宣传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误导宣传行为的特征
       三、制止误导宣传的立法
       第二节 误导广告行为
       一、广告概述
       二、误导广告的性质和构成
       第三节 误导宣传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对商品质量的误导宣传
       二、对商品价格的误导宣传
       三、对商品的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
       产地、数量等的误导宣传
       第四节 误导宣传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误导宣传行为的构成要件
       二、误导宣传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五节 误导宣传行为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
       一、误导宣传行为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
       二、商品外和商品上的争议
      
       第七章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法律规定的理解适用及其修改完善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一般论述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和立法
       二、商业秘密权的法律特征
       三、商业秘密的范围
       四、商业秘密的构成条件
       五、商业秘密保护的意义
       第二节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四、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五、第三人在明知或者应知前列侵犯商业秘密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仍然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
       侵犯商业秘密
       第三节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二、民事责任
       三、刑事责任
       第四节 侵害商业秘密行为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
      
       第八章 舍本排挤行为法律规定的理解适用及其修改完善
       第一节 舍本排挤行为概述
       一、舍本排挤行为的概念
       二、舍本排挤行为的构成
       三、舍本排挤行为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商品的价格和低于成本的认定
       一、商品的价格
       二、低于成本的认定
       第三节 舍本排挤的例外
       第四节 舍本排挤与倾销
       一、倾销的概念和构成
       二、舍本排挤与倾销的区别
       第五节 舍本排挤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六节 舍本排挤行为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
       一、现行法律关于舍本排挤行为的规定的缺陷
      
       第九章 附不合理条件的交易行为法律规定的理解适用及其修改完善
       第一节 附不合理条件交易行为的概念和危害
       一、附不合理条件交易行为的概念
       二、附不合理条件交易行为的危害
       第二节 违法搭售行为的概念和构成
       一、违法搭售行为的概念
       二、违法搭售的构成
       第三节 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行为的概念和构成
       第四节 附不合理条件交易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五节 附不合理条件交易行为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
      
       第十章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法律规定的理解适用及其修改完善
       第一节 不正当有奖销售的概念和特征
       一、有奖销售的概念
       二、不正当有奖销售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表现形式
       一、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二、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商品的行为
       三、巨奖销售行为
       第三节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二、民事责任
       三、刑事责任
       第四节 不正当有奖销售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
       一、现行不正当有奖销售法律规定的缺陷
       二、 完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法律规定的建议
      
       第十一章 商业诋毁行为法律规定的理解适用及其修改完善
       第一节 商誉的概述
       一、商誉的概念和特征
       二、商誉的种类
       三、制止商业诋毁的立法
       第二节 商业诋毁行为的概念和构成
       一、商业诋毁行为的概念
       二、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
       第三节 商业诋毁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四节 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三、刑事责任
       第四节 商业诋毁行为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
      
       第十二章 串通投标行为法律规定的理解适用及其修改完善
       第一节 招标投标行为概述
       一、招标投标的一般论述
       二、招标投标的主要程序
       第二节 串通投标行为
       一、串通投标行为的概念和性质
       二、串通投标行为的构成要件
       第三节 串通投标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二、民事责任
       三、刑事责任
       第四节 串通投标行为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
      
       第十三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责任及其主管机构法律规定的修改完善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责任制度的修改完善
       一、完善行政法律责任制度
       二、完善民事法律责任制度
       三、加强刑事责任制度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主管机关的修改完善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