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仁者之言:《论语》选读
作者:
黄荣华 编选
定价:
22 元
页数:
299页
ISBN:
978-7-309-08787-1/B.420
字数:
192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2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人之需(代总序)
       一直想给中学生朋友编一套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读本。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自己的理由—
       中华古代文化浩如烟海,书市上古代文化方面的图书也不计其数,但专门面向现代中学生的普通读本却很难找到,更不要说那种切合中学生阅读心理,精心选材、精心作注、精心释义的系列丛书了。
       而从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角度看,当今中国语文教育,最缺失的一块又恰恰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重、理解与传承。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语文教育被当作两个大的工具在使用:一是作为政治工具,大致对应1949—1980年的30年间;二是作为应试工具,1980年以后的30余年皆如是。前者是自上而下的自觉行为,后者是“变态”行为—教育本来是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但因为“高考列车”越跑越快所产生的巨大无比的力量,语文也已完全沦落为应试的工具。
       在这样的教育中,没有文化,或者说对文化的漠视,已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并不为多数人清醒地意识到的“传统”;丢弃传统文化,甚至鄙薄传统文化,也已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并不为多数人清醒地意识到的“传统”。
       在这样的教育中,现代语文教育的本质意义—作为培育“民族文化之根”的意义,作为培育“效忠于”、“皈依于”中华民族的现代公民的意义,已基本丧失。
       而中华民族现代前行的艰难身影又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语文教育,必须敬重、理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其两大支柱是儒与道。而作为现世人生精神支柱的文化,又主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又以孔子为核心,孔子文化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何为“爱人”?孔子“一以贯之”的是“忠恕”二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不强加给别人,自己想要的也要让别人拥有。这样,人与人就会友爱,社会就会和谐,人类就会幸福。而支撑这一社会理想的核心思想是:人与人的平等性。
       从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看,由于受列强的侵略,我们民族怀疑甚至痛恨过我们的传统文化,认为那是我们落后挨打之源。所以,我们曾经把传统文化作为落水狗一般痛打。但从我们逐步摆脱“挨打”、“挨饿”之后“挨骂”的现实看,我们现在最缺失的就是传统文化中的“忠恕”二字。不“忠”就不“诚”,不“诚”就无“信”;不“恕”就不“容”,不“容”就无“爱”。当今社会的许多问题之源,正在于无“信”无“爱”。
       要化解民族前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当然要从政治、经济、科学、军事、艺术、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去思考,但在教育过程中,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敬重、理解、传承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应当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内容。当我们通过教育,通过生活方方面面形成的教化体系,能将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民族意识融为一体,内化为崭新的民族精神,并使其上升为民族得以昂然立身的中华现代文明,那我们民族就真正完成了由古代到现代的转型,我们的国家就成为一个崭新的现代民族国家,我们的人民就会成为“具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当代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语)。
       有了这样的愿望,就总希望能为实现这样的愿望尽微薄之力。所以我们带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意,乐意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中学生朋友推介中华传统文化。
       同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感到,要真正理解语言,掌握语言,就必须理解文化,特别要理解传统文化。
       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归根结底是与某个社会群体的认知方式、道德规范、文化传承、价值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特定的文化因素相关联的;语言运用的得体,既要遵循语法规则,更要遵循文化规则。由于汉语的组织特点是“文便是道”,“以意役法”,即意义控制形式,“意在笔(言)先”,所以文化规则在汉语的组织运用中更有着突出的意义。又由于汉语是由汉字联属而成,而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更是世界几千年间唯一没有中断其历史的文字;每个走过几千年的汉字都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可谓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广博精深的文化单元,就是一个意趣醇厚的审美单元(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自文字至文章》中指出,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故此,要让孩子们准确地把握经典文本表达的意义,恰当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得体而有效地与人交际,就要引导他们了解、掌握语言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
       现在只有无知者才不会承认,中华文明体是一个坚实、深刻、厚重、博大的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体系已将自己的精神文化贯彻到了人们可见、可知甚至可感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在人们气血经脉、意识与潜意识之中,正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庸》)。在这个“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文化体系中,天、地、人的分工、边界及其协调与平衡,都有着清晰、真切、表情生动的表达;在这个体系中,中华民族已建立起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在天与地之间,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一个大写的人。由此,中华民族也就有着有别于一切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天地之间的人文化,而不是天界中的神文化,不是地界中的鬼文化。尽管我们的文化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神鬼,但总体而言是“敬鬼神而远之”。由此,我们也就会真正明白,为什么诸子百家中的任何一家最终都将自己的精神内核指向了人,为什么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主体选择了“儒”—人之需!如果不了解、不理解这样的文化,就不能真正读懂我们的文化原典,就不能真正听懂古今经典之作的汉语述说,就很难得体地用好已走过了几千年的民族语言。
       基于上述两大理由,我们编著了这套《中华根文化·中学生读本》。
       “根文化”就是“文化之根”。它表明这套读本关注的是中华文化最根本的部分。这又有两层意思:一是读本的内容选择上,关注代表根文化的内容;二是在注解、翻译、释义上,关注所选内容最本原的意义,基本不做现代阐释。
       作为“中学生读本”,我们尽可能适合中学生的文化心理。每个选本均按主题组织若干单元,并写单元导语;用浅近的白话注解、翻译、释义,力求简洁明了。
       《中华根文化·中学生读本》第一辑15种,主要选取先秦时期的文本,包括《兴于诗—〈诗经〉选读》、《立于礼—“三礼”(〈周礼〉〈仪礼〉〈礼记〉)选读》、《成于乐—〈乐记〉〈声无哀乐论〉选读》、《仁者之言—〈论语〉选读》、《义者之言—〈孟子〉选读》、《君子之言—〈荀子〉选读》、《智者之言—〈老子〉选读》、《达者之言—〈庄子〉选读》、《爱者之言—〈墨子〉选读》、《法者之言—〈韩非子〉选读》、《忠者之言—〈楚辞〉选读》、《谋者之言—〈孙子〉选读》、《“春秋”大义—〈春秋〉三传选读》、《“诸侯”美政—〈国语〉选读》、《“战国”争雄—〈战国策〉选读》。
       由于我们的浅陋,尽管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牵强、错误之处一定不少,期待方家指正。
      
       黄荣华    
       2012年2月10日 
      
      

作者简介

书摘

前言
      
       中华民族何以几千年生生不息?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其中最为人认可的答案有两个:一是我们有几千年没有中断其历史的汉字;二是我们有孔子及《论语》。汉字不是本书所述对象,下面就孔子及《论语》作一些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人,儒家创始人。“子”是对他的尊称。
       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第二十五章《孔子》开首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柳诒徵先生为什么给孔子这样的评价?因为对中华民族影响最大的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都与孔子关联紧密。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且“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司马迁在这里讲得很清楚:是孔子使崩毁的《礼》《乐》得以流传,使边缘化的《书》《诗》得以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汉书·儒林传》载:孔子“晚而好《易》……而为之传”。“传”在这里是解释、阐释的意思。孔子“传”《易》的目的是什么?用《礼记》中的话说是“絜静精微而不贼”。这里的“絜”通“洁”。整句的意思是说:通过《易》的教化,使人的内心纯洁无瑕,明察秋毫,上达幽微精妙的天道,进入一种澄明无碍的高远境界,绝不陷入因对怪诞之事的探求而伤害自身与他人的境地。孔子研《易》、释《易》、以《易》教弟子,将《易》引入创造华夏高贵精神的至高殿堂,其功至伟。
       《史记·儒林传》载:孔子“因史记作《春秋》”,即根据史料记载写作《春秋》。《春秋》对后代的影响至大,其意义难以尽述。要勉强概括的话,只能说,它在天地大义方面为后代树立了立论与评说的典范。
       除了“六经”,孔子对后世影响巨大的还有《论语》记载的他的言行。
       《论语》的“论”读l俨n,意思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言论。《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内容主要是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问答,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将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对后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最重要的影响是孔子倡行的“仁”。历代学者对孔子“仁”学的研究极多,成果也极其丰富。笔者以为,当代思想家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的观点最得“仁”意。
       李先生认为,孔子倡行的“仁”是将外在的社会规范—“礼”,导向个体人的内在性自觉。这一创造性的哲学思想,为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奠下了基础,孔子也因此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李先生认为孔子的仁学思想有四个层面: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个体人格。“血缘基础”讲亲子之爱。“心理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情感融化在满足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的世俗关系中,而不是将它导向外在的崇拜对象上,如上帝。“人道主义”是强调人在氏族内部及外部社会的交往原则—上下左右、尊卑长幼之间的秩序、团结、互助与协调。“个体人格”是上述三个层面最终都必然落实在“仁者”的个体心性与行为上,也即个体人以自觉的修炼达到自为的“仁性”“仁行”,完成“仁者”的自我塑造。
       四个层面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实践理性—极其重视行为的实用意义。因此,积极进取的事功精神,清醒克制的生活态度,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处事理想,发乎情而止乎礼义的情感原则,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顾全大局,日常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不陷入过犹不及的反理性的迷狂,就成为我们民族的潜意识,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李先生认为,中华民族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量,历数千年各种内忧外患而终能保存、延续、发扬光大,与“仁学”奠定的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紧密相关。
       笔者在选注《论语》时也深深感到,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同构成的“仁学”文化尽管有许多在今天已经丢失,但也有许多依然还流淌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和每一个生动的细节中。特别是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文化生命历程,所竖立起的“仁者”立志、立身、立命、立心的修炼阶梯,经过我们民族两千多年的代代攀登,已成为潜隐在我们每一个个体心中的攀登生命高度的文化接引之梯。
       在选注《论语》的过程中,笔者也仿佛看到,孔子及其弟子们的生命之花,曾经无比灿烂地开放在《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文化原典中,今天虽然有许多已经枯萎,但也有许多依然怒放,如智、勇、惠、敏、和、乐……
       《左传》有言:“‘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就是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就是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立言”就是创立泽被后世的学说。古今中外,能于三“不朽”中得其一者,就是了不起的人物了,而孔子三者皆有之。圣哉,孔子!
       由于《论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博,而对同一个问题的论述不仅分散在不同的篇章中,而且还常常因时因地因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但正如孔子自己所言:“予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他倡行的“仁”。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本书围绕“仁者之言”这一主线,将《论语》中的相关言行分列为相对集中的八个主题单元。第九单元,即本书最后一个单元则由前面八个主题之外的经典言论组合而成。这样的编著方式是否能达到本书的编写目的,还有待读者的阅读检验。真诚地期待读者的批评指正。
      
       目录
      
       人之需(代总序)
       前言
       第一单元 仁德
       第二单元 道义
       第三单元 知勇
       第四单元 礼乐
       第五单元 忠孝
       第六单元 学友
       第七单元 君子
       第八单元 圣士
       第九单元 其他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