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工具备受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但由于传统的语言学偏重语言应用的各种规则,加之以往的教学大纲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故我国的大学生虽具备了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然而英语的产出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相对滞后,从而产生了“哑巴英语”现象。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新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全方位的改革与挑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组织了长期辛勤耕耘在大学英语教学第一线的部分专家、教授及优秀教师编写了这套《21世纪大学新英语口语教程》,旨在帮助学习者强化训练并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为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作出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一、编写宗旨
本《教程》是21世纪大学新英语读写综合课程的配套教材,适用对象为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也可借英语专业研究生使用。本《教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正确处理好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把语言变成交流的工具。
二、编写原则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秉承了以下原则:
1.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基于“任务型”课堂教学之模式,以“多讲多练”为主线,重在夯实基础,在“任务”实践中不断提高。
2.“任务”设计强调实用性、典型性。在形式上,每个单元均设计了大量的机械练习、拓展练习、个体训练与小组合作练习等多种形式练习。在内容上,《教程》覆盖面广泛,从日常生活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教育、风俗、体育、社会热点等各个层面。学习者在“任务”实践中能切实感受到语言环境的真实性,从而有效地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
3. 注重内容编排的丰富与多元、系统与连贯。在语言训练的设计中兼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者在语言实践中进一步开阔思维,拓宽视野,全面提升自身的语言与文化素养。
三、使用说明
《教程》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包含12个单元,每单元构成如下:
1. Part I Lead-in 此部分包含Section A (Introductory Remarks)和Section B (Warm-ups)两个部分。其中Section A 是该单元话题的概述,其语言地道、结构凝练,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实用性。Section B 包含导入性的问题与讨论,可作为进入对话训练的热身练习。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