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大学书法(修订版)
作者:
祝敏申 主编
定价:
58 元
页数:
285页
ISBN:
978-7-309-08760-4/J.180
字数:
359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2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修订版前言
      
       祝敏申
      
       这部《大学书法》在问世二十七年发行数十万册之后,终于有了修订版。初版和修订版相隔了四分之一世纪。其间我负笈海外,在澳大利亚一住就是这么多年。
       在这四分之一世纪里,我亲历了汉字史上同书法密切相关的两个重大发展。
       一是汉字书写工具的进步甚至是革命。如果要选出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影响人类生活方式最重要的科学成果,大多数人可能把数字技术与个人电脑的迅猛发展列于榜首。以王选为代表的一代大科学家们把汉字带进电脑,那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上的大事。当年,“汉字不能电脑化”曾是激进的汉字拼音化改革者的力证;今天,上亿的人们在用电脑“书写”汉字。键盘甚至触屏取代了各种形式的笔。当年,一手好字往往是见面的第一张名片,给人以最初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印象。今天,还会有多少人手写求职简历甚至情书呢?难怪不少人开玩笑说,练字只要练签名就行了。能够成为书法家的大学生毕竟是极少数,那对于绝大多数的非艺术类大学生而言,大学书法课的意义何在呢?
       二是中国书法在世界上的日益普及和发扬。以我个人经历为例,从1985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当地学生讲中国书法史,开书法课,到2007年赞助“中国书法环球行——走进澳洲”并亲见中国书法在悉尼歌剧院大放异彩,成为中西文化结晶的佳话。中国书法在世界上的地位,无可争议地成为今天“中国文化热”或“汉语热”的组成部分。
       这两个重大发展看来似乎是矛盾的。但认真思考这一对矛盾,使我们对大学书法教育的核心任务和定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十九年前我尚是一介大学助教,凭初犊之勇,怀抛砖之志,构筑了一个高等院校大学书法的框架雏形。所幸的是,当时对这门课的宗旨定位是准确的。那就是初版《编写说明》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为了提高文科学生的素养”。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艺术类学生当然可以通过本书提高专业书法水平,但对大多数高校文科学生而言,通过学习书法来提高自己文化修养的意义要大过实用的“写字”。尤其是从学术理论高度宋了解认识中国书法,更是区别大学书法课程和一般毛笔字课程的重要标尺。这就是初版《大学书法》的基本架构的由来。
       当年建立大学书法教育体系的宗旨、框架和方向被这二十五年的历史发展所认同,这是中国书法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
       中国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随着中华数千年文明史而产生、发展与成熟。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古典文学、古典美学及各类造型艺术乃至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和水乳交融的联系。从理论高度学习和认识中国书法,有益于大学生较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中国传统学术(即大家所说的“国学”)的修养,站到一个新的高度上体会中华文明史,并在其他学术领域里四通八达,触类旁通。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是一门个人参与性强、与个人修身养性关系颇为密切的艺术。我们的书家前辈留下了“书如其人”和“书之功夫,更在书外”这样的千古名言。书法不仅要求我们学习者掌握毛笔字基本技法,同时要求我们学习者有为人的凛然正气,有读万卷书的博雅,有汲取世上各种美好事物如夏云奇峰和剑器之舞的底蕴,有掌握节奏、韵律、对比等审美的基本素养,有平衡“美”的规则性和独创性的功力。人们学习了书法,书法塑造了更加完整意义上的“人”,有益于我们的大学生处世立身,更好地生活和开展各种事业。
       以上特点,不是单纯的“写字”可以涵盖的,也不会为汉字电脑化所淹没。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以提高文科大学生(和理工科大学生)的精神文明素质教育为着眼处,来定位和发展非艺术类的大学书法教育,使大学书法教育与时俱进,使传统“琴棋书画”的士子基本修养在今天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国的大学生懂中国书法,是建设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并在世界上传播推广中华文化的需要,也是世界诸民族尊重和热爱中华文明的呼唤。所以,我们的修订版,应保持和发扬原有的学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匡正旧误,充实二十五年来学术界和书法界形成共识的新成果,帮助学生们达到上述目标。我们难以放弃原有的框架、宗旨和方向去另辟蹊径。
       在修订版即将问世之际,我衷心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一如既往的支持,尤其是这次敦请了吴旭民为《大学书法》修订版的特邀编审。旭民是我复旦七七级中文系汉语专业的同窗和当年上海青年古文字学社的学友,与我有基本相同的治学思路。他多年来编辑出版中国传统学术书籍成就斐然有目共睹。他的参与,是修订版能够付诸现实的根本保证之一。我特别感谢当年同我合作编写《大学书法》的特约撰稿人——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潘德熙、周慧堵、韩天衡和张森老师们。他们如二十八年前积极支持我开设大学书法课和出版《大学书法》一样,今天积极支持修订工作。读者们可以通过修订版得到这些站在艺术之巅的书法大家们的最新心得。请允许我在此纪念已经仙逝的翁闿运老师。翁老师不仅为《大学书法》初版做了重要贡献,而且是我学习书法的引路人。他气韵高古、清峻挺拔的楷书和行楷,永远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珍宝;他对中锋提按等笔法原理的论述,永远是书法教学中的指南。可惜的是翁老师未能看到《大学书法》的修订。今幸有翁老师的女公子兆蓉支持本书的修订再版,同时德熙老师在本次修订中很大程度上完成了翁老师的未了之愿。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王联合责任编辑不仅斧正这部修订版进行定稿,而且以自己的书法造诣提供了中国书法确实可以成为不同领域学人共同文化素养的一个佳证。
       同时,我衷心感谢这些年来海内外同道的支持。不少高等院校把《大学书法》当作教材讲义或主要参考书,其中包括宝岛台湾的一些大学。我看见过学术界、艺术界和媒体对此书的评论推介文章。这些年我还陆续收到不少读者的辗转来信,面对他们的热情期望,我甚感愧疚。我想这部修订版的问世也许是对他们的最好答复。我谨向2007年访问澳大利亚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代表团鸣谢。他们再次肯定《大学书法》在当代书法教育中的开拓和贡献,是我痛下决心完成这一修订夙愿的巨大动力。
       这部修订版,也是一个复旦学子毕业三十年之际对母校的一份感恩献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刚毕业的青年助教要独立开设一门新课并出版一部原创大学教材,是难以想象的。当年幸有复旦这样的学术沃土,才得以催生《大学书法》这株幼苗。请允许我通过《大学书法》的修订出版,再次问候曾给予我厚爱的各位复旦老师和学长,纪念两位关怀教诲过我的复旦老师郭绍虞教授和周谷城教授。
      
       2012年3月于澳大利亚悉尼
      
      

作者简介

书摘

目 录
      
       序(谢稚柳)
       编写说明
      
       绪论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书法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广泛联系
       第三节 怎样学好书法
      
       上编 理论之部
      
       第一章 汉字——书法的表现对象
       第一节 汉字的特点是产生书法的根源
       第二节 汉字的构造
       第三节 汉字简史
      
       第二章 中国书法史纲
       第一节 篆书
       第二节 隶书
       第三节 楷书
       第四节 草书
       第五节 行书
      
       第三章 传统书学概述
       第一节 书法的形成——秦汉至南北朝
       第二节 鼎盛的唐代书学
       第三节 承绪唐代的宋书学
       第四节 中衰而复兴的明清书学
      
       第四章 书法美的原理
       第一节 书法美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书法美的本质特性
       第三节 书法的审美范畴
      
       下编 技法之部
      
       第一章 文房四宝
       第一节 笔
       第二节 墨
       第三节 纸
       第四节 砚
      
       第二章 笔法
       第一节 用笔
       第二节 执笔
      
       第三章 临帖
       第一节 选帖
       第二节 临摹过程
      
       第四章 楷书
       第一节 楷书的点画分析
       第二节 楷书的结字原则
      
       第五章行书(附草书)
       第一节 行书的书写特点
       第二节 行书的基本点画
       第三节 行书的结构
       第四节 草书
      
       第六章 隶书
       第一节 隶书的点画用笔
       第二节 《曹全》、《张迁》及《礼器》三碑点画特点分析
       第三节 隶书的结构章法
       第四节 几种汉隶的结构特点分析
      
       第七章 篆书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小篆
       第三节 大篆
      
       第八章 篆刻
       第一节 印章与篆刻的简史
       第二节 刻印的过程
       第三节 章法
       第四节 刀法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