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科学精英是如何造就的——从STS的观点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作者:
陈其荣 廖文武 著
定价:
48 元
页数:
360页
ISBN:
978-7-309-08624-9/N.15
字数:
392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1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作者以STS的新颖学术观点解读了为世人所瞩目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提出并论述了科技创新系统发生机制的基本思想;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创造峰值及其获奖成果的社会确认、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世界一流大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创新型国家等方面的考察与分析,剖析了作为科学精英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是如何造就的这一吸引人的主题;并在这一主题的论述中,将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透彻、生动、通俗地阐释了这些处于科学前沿的精英们所作出的具有原创性的、大胆的和充满想象力的研究成果,彰显了那些与发展人类文化有着内在关联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本书不仅深入地挖掘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思想资源,充分地展开了包含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的丰富内涵,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研究主题,而且为我国如何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增强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和比较的范例。
       作者在本书中还精心编制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概要”等18个附录,为读者提供了翔实而又丰富的有关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研究资料。
       本书可供各级领导干部,有关决策部门、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的广大师生及社会大众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陈其荣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生导师。历任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负责人,复旦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自然哲学与自然史、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出版《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导论》、《自然哲学》、《科学基础方法论一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合著)、 《自然辩证法导论一一自然论、科学论与方法论的新综合》等学术著作8部,发表“科学技术哲学:当代自然辩证法的新范式”、 “自然哲学:自然科学与形而上学的交融”、 “论科学合理性与科学进步”、“科学主义: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技术创新的哲学视野”、 “科学与技术认识论、方法论的当代比较”、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学研究”、“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世界一流大学”等学术论文90余篇。
      
       廖文武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和社会发展学院兼职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和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上海研究生教育》杂志副主编、教育部学位中心上海研究基地秘书长、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健康与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专长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主持或参与“研究生教育的学科评估及选优方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研究”、 “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国研究生教育学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等10余项课题的研究。著有《探寻研究生教育的岁月一一恢复研究生教育30年》、《鉴往思来一一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学》等书,发表“深化教育改革、激励自主创新、培养拔尖人才”、“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探索”等论文100多篇。

书摘


       目录
      
       第1章 导言:STS视野中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1.1 国外研究概况及文献综述
       1.1.1 H·朱克曼的《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1.1.2 I·豪尔吉陶伊的《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诺贝尔奖、科学和科学家》
      
       1.2 国内研究概况及主要思想
       1.2.1 诺贝尔奖蕴含了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1.2.2 诺贝尔奖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
       1.2.3 诺贝尔奖引导了科学成果转化为技术,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化
       1.2.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不同时段的国别分布,反映了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
       1.2.5 中国无缘诺贝尔奖,须作多层面分析
       1.2.6 中国科学家问鼎诺贝尔奖级的科研成果,将不断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1.2.7 诺贝尔奖的研究工作及获奖者是可以预测的
      
       1.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创新机制概述
       1.3.1 科技创新系统发生机制思想的提出
       1.3.2 科技创新系统发生机制解析
      
       1.4 本书的主题、内容、意义与特点
       1.4.1 “精英”与作为科学精英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
       1.4.2 本书的主题与基本内容
       1.4.3 本书的意义与特点
      
       第2章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创造峰值及其获奖成果的社会确认
      
       2.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分析
       2.1.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的描述性统计
       2.1.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时在不同年龄段的人数及其比例
      
       2.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与其相应的获奖人数的统计曲线
       2.2.1 统计曲线的特点与性质
       2.2.2 取得获奖成果的“最佳年龄区”与“最佳峰值年龄”
      
       2.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获奖年龄统计分析
       2.3.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获奖年龄的描述性统计
       2.3.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获奖年龄与其相应人数的统计曲线
      
       2.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检验期
       2.4.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同行评议与获奖成果的检验期
       2.4.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平均检验期及在不同检验期的人数和比例
       2.4.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检验期与其相应成果数(人数)的统计曲线
       2.4.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较长检验期的影响与意义
       2.4.5 为什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检验期比较长
      
       第3章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
      
       3.1 “跨学科”的基本内涵与自然科学中跨学科理念的确立
       3.1.1 何谓“跨学科”
       3.1.2 自然科学中跨学科理念的确立
      
       3.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跨学科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
       3.2.1 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的交叉学科奖项
       3.2.2 诺贝尔化学奖中的交叉学科奖项
       3.2.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的交叉学科奖项
      
       3.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跨学科知识背景
       3.3.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跨学科知识背景的主要体现
       3.3.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跨学科知识背景的重要意义
      
       3.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奖研究工作中的合作研究趋势
       3.4.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合作奖项在不同时段奖项中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
       3.4.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合作获奖人数在不同时段获奖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
       3.4.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合作研究的不同方式
      
       第4章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世界一流大学
      
       4.1 世界一流大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人数统计
       4.1.1 世界一流大学培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人数统计
       4.1.2 在世界一流大学从事获奖研究工作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人数统计
       4.1.3 世界一流大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人数统计与排序
      
       4.2 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独特模式与机制
       4.2.1 本科通识教育的教育模式
       4.2.2 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一体化的机制
       4.2.3 世界一流学术水平的优势学科
       4.2.4 雄厚的师资队伍
      
       4.3 当代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4.3.1 根本缘由
       4.3.2 重大的进展、面临的问题与存在的差距
       4.3.3 基本途径
      
       第5章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创新型国家
       5.1 世界各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人数统计分析
       5.1.1 按照“获奖者做出获奖研究工作的所在国家”的标准统计各国获奖人数之思想的提出
       5.1.2 国别分布: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高度集中于创新型国家
       5.1.3 主要创新型国家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人数在不同时段的分布
      
       5.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缘何高度集中于创新型国家
       5.2.1 基本战略取向:追求原始性科技创新
       5.2.2 具有独特且富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
       5.2.3 拥有培养、造就科学精英的世界一流大学
       5.2.4 有着强大的科研经费投入
       5.2.5 具有开放、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环境
      
       5.3 中国离创新型国家有多远
       5.3.1 中国向创新型国家的迈进
       5.3.2 中国存在的主要差距
      
       5.4 中国为何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无缘
       5.4.1 诺贝尔奖授予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而这种形态的自然科学是在西方而不是在中国文
       明之中产生与发展的
       5.4.2 诺贝尔奖青睐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的科学精英,而中国恰恰在基础研究方面始终难有重大突破
      
       附录1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概要
       附录2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概要
       附录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概要
       附录4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分布
       附录5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分布
       附录6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分布
       附录7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分布
       附录8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获奖时的年龄分布
       附录9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时的年龄分布
       附录10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时的年龄分布
       附录1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获奖时的年龄分布
       附录12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成果的检验期统计分布
       附录13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果的检验期统计分布
       附录14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成果的检验期统计分布
       附录15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检验期统计分布
       附录16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在世界一流大学攻读和取得大学本科、研究生学位的分布情况
       附录17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在世界一流大学从事获奖研究工作的分布情况
       附录18 世界各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统计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