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英语世界的郭沫若研究
作者:
杨玉英 著
定价:
32 元
页数:
424页
ISBN:
978-7-309-08473-3/K.355
字数:
315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1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序
      
       蔡震
      
       人们谈及郭沫若,首先都是在说一位诗人。郭沫若以《女神》中的新诗创作踏进“五四”新文坛,他的作品译介到海外,也首先是《女神》中的诗篇。然而,一个颇有意味的历史细节 ,无论是《女神》的读者,还是研究郭沫若的学者,似乎并不特别在意,即,《女神》是一个中国青年在日本九州地区留学期间创作的。尽管那时在国内,已经有文人们在“尝试”白话诗的写作,但郭沫若写作《女神》中最初的那些诗篇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创作一种新体诗歌。那时,他脑海里涌动的只有用英语写作的泰戈尔的诗(那正是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日本盛行“泰戈尔热”的时候)、惠特曼的诗、歌德的诗,还有日本的“口语体”诗等等。
         这样的史实是不是说明,《女神》实际上不可能诞生于当时国内的文化环境里。事实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郭沫若早期的文学活动(创作、理论),是最具有西方文化元素的。他应该是一个能从不同文化背景上被解读出丰富内涵的研究对象。当然,这也就需要在研究领域里的沟通、交流。
         二十余年前,我在从事郭沫若研究的同时,还责编着一个郭沫若研究的学术专刊,那时,想到要介绍一些国外研究郭沫若的文章 、著述,一来可以作为专刊的一个栏目,二是能够让国内郭沫若研究界对于国外的研究有所了解。于是跑到北京图书馆(现在叫作国家图书馆了)去查找了一些英语的研究文献。那时还没有电脑、互联网可以使用,从一张张卡片去查找这样的文献资料是非常困难的。之后,抱着字典,翻译了两篇西方学者研究郭沫若的资料刊发出来。再之后,因为自己的研究计划安排,无暇他顾,继续翻译西方郭沫若研究资料的想法,便搁置了。不过因为一直在做郭沫若研究,也就还一直关注着有没有人来做这一方面的工作,只是这一关注总伴随着遗憾。
       所以,两年前(2009年),当杨玉英在一封电子邮件里告诉我,她选定了《英语世界的郭沫若研究》这一题目来做她的博士论文时,我非常高兴,也很吃惊,还有些担忧。高兴是因为终于有人来做这一几乎形同垦荒的事情了。吃惊则吃惊于她的大胆。事实上,这样多年来无人问津这一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在于:搞郭沫若研究的学者,基本不具备西方语言、文学的学术背景,而以英语(或其他外语)语言、文学为专业背景的学者们,对于郭沫若研究(其实包括中国文学史研究)非常陌生。杨玉英选择了这样一个研究方向,自然有她的聪敏之处,但在同时,以她当时的专业背景而言,这显然又是一个挑战。至于担忧,以她身处蜀地之偏,收集文献资料的难度是会很大的。
         然而两年后,在我还念叨着小杨老师的研究进行到什么程度的时候,她告诉我《英语世界的郭沫若研究》已经完成了,而且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了。我真有点吃惊,心道:这个川妹子着实了得!从那条分缕析详细列出的目录和翻阅一遍内容所得的印象,能让人觉出这是一部有分量的著述。
         全面收集、整理(包括很大的翻译量)英语世界译介郭沫若作品和郭沫若研究的文献资料,并且作了十分清晰的梳理、归纳,仅此而言,这就是一项很有学术价值的成果了。因为充分拥有学术资料,才能真正进入到研究对象之中去,进行有益的学术思考,展开深入的研究,即使只是从一个很小的题目切入。杨玉英为她在这个方向的研究,也为其他郭沫若研究者们做了很好的学术准备。
         可以看得出,杨玉英在收集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对于郭沫若研究下了一番工夫,所以会有她自己的见地。我不敢说那有多么深刻(因为许多学术问题是见仁见智的),但它们肯定都是建立在充分掌握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的。比起现在那些动辄圈定一个宏大题目,然后加上一个副标题“以某某为例”的偷懒、取巧的所谓研究,这是一个很扎实的研究。
         “英语世界”从语义上说是个空间概念,所以,我们在这些文献资料中看到的是在另一种文化背景、文化语境中,人们对于郭沫若的阅读、理解、认知、阐释。这应该会给我们的郭沫若研究以启发。
         但同时,“英语世界的郭沫若研究”也包含了时间的概念,所以,这还是一个学术史意义上的考察和研究。郭沫若研究,几乎同步开始于郭沫若以新诗创作踏进五四新文坛之时,日本、韩国对郭沫若作品的译介研究亦大致开始在那时。英语世界的郭沫若研究虽然要晚了许多年,但也已“年逾花甲”。进入新世纪后,许多学术领域都在对于过往的历史进行梳理,总结,郭沫若研究亦如此,这是为了今后的发展。《英语世界的郭沫若研究》显然可以补充和丰富郭沫若研究的学术史。
      
       辛卯夏,于大渡河畔
      

作者简介


       杨玉英,女,四川井研人,汉族。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08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科研方向:英美文学、比较文学。专题研究:英语世界的郭沫若研究、英语世界的毛泽东研究、艾米莉·狄金森研究。发表相关科研论文20多篇。

书摘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郭沫若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第一节 1978年以前英语世界的郭沫若传播
       一、译介
       二、专著
       三、博士论文
       四、学术论文
      
       第二节 1978年以后英语世界的郭沫若传播
       一、译介
       二、专著
       三、博士论文
       四、学术期刊论文
      
       第三节 意识形态影响下英语世界的郭沫若传播
      
       第四节 英语世界的郭沫若传播在海外郭沫若传播中的位置
      
       第二章 英语世界的郭沫若译介
      
       第一节 英语世界的郭沫若自传译介
      
       第二节 英语世界的郭沫若戏剧译介
      
       第三节 英语世界的郭沫若诗歌译介
      
       一、评《凤凰涅槃》的三个英译本
      
       二、 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四个英译本
      
       第四节 英语世界的郭沫若小说译介
       一、评斯诺《活的中国》中英译的郭沫若小说《十字架》
       二、评王际真《中国战时小说》中英译的郭沫若小说《月光下》
       三、评贝格利英译的郭沫若小说《齐勇士比武》
      
       第三章 英语世界的郭沫若学术研究
      
       第一节 传记与思想
       一、戴维·罗伊:《郭沫若的早年岁月》
       二、郭沫若的自传体作品
       三、郭沫若:“中国”与中国
       四、朝向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解决之道:郭沫若至1926年的思想发展
       五、《从五四运动到共产主义革命:郭沫若与中国的共产主义道路》
       六、“五四”运动和中国人的文化身份——以郭沫若为例
       七、郭沫若:一个现代革命的文学人物: 1924—1949
       八、人类的英雄与被放逐的上帝: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中国思想
       九、重释日本:中国视角之郭沫若
      
       第二节 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一、《西方文学理论与现代中国导论:1915—1925》
       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西方文学潮流的影响”
       四、郭沫若:从唯美印象主义到无产阶级批评
       五、重新勾画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及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第三节 诗歌与戏剧
       一、《中国现代小说和戏剧一千五百种》中的郭沫若小说与戏剧
       二、郭沫若《女神》中的“五四”运动精神
       三、论中国诗歌的现代主义和外国影响:以郭沫若早期诗歌与顾城诗歌为例
       四、渐进身体的辩证统一:郭沫若《女神》中的自我、宇宙与国家/民族身份
       五、中国文学指南:《女神》、《瓶》与《前茅》
       六、历史剧中的政治:《蔡文姬》与《武则天》
       七、女性主义戏剧与理论:《卓文君》与《蔡文姬》
       八、郭沫若戏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武则天为例
       九、中国文学指南:《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与《孔雀胆》
       十、崇高起源的塑造:郭沫若的《屈原》
       十一、中国现代戏剧的英译:郭沫若的历史剧
      
       第四节 小说与其他
       一、心理分析与世界主义:郭沫若的作品
       二、西方主义与“五四”时期偶尔的马克思主义:郭沫若与先锋派
       三、郭沫若对日本私小说的吸收与再创造
       四、男性的性反常行为:郭沫若作品中受虐的男性主题
       五、《论阿普顿·辛克莱经创造社从日本到中国的接受》
       六、革命儿童文学:郭沫若的《一只手》
       七、“浪漫的左派”与“文学的趋势”:郭沫若及其文学创作
       八、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创作收入与畅销书作者
       九、中国文学指南:《落叶》、《我的幼年》、《橄榄》与《地下的笑声》
      
       第五节 书评
       一、评《郭沫若的早年岁月》
       二、评《从五四运动到共产主义革命:郭沫若与中国的共产主义道路》
       三、评《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
       四、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五、评《西方文学理论与现代中国导论:1915—1925》
       六、《重释日本:中国视角,1895—1945》
      
       第四章 英语世界郭沫若研究的借鉴
       第一节 英语世界的郭沫若研究范式
       第二节 英语世界郭沫若研究与中国郭沫若研究的互动与互补
       第三节 英语世界的郭沫若研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启示
      
       结语
      
       附录
       一、首届国际郭沫若研究会世界大会英文论文目录
       二、郭沫若文献史料国际学术研讨会暨IGMA学术年会英文论文目录
       三、英语世界郭沫若研究者对郭沫若作品的题名英译
       四、笔者翻译的英语世界郭沫若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