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高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
作者:
赵志敏 主编
定价:
48 元
页数:
392页
ISBN:
978-7-309-08251-7/G.998
字数:
536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1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上海市物理学校《高中物理竞赛教程》共分两册,上册为基础篇,下册为拓展篇。
       基础篇以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能力培养为主,将上海市和全国高中物理教材的内容,上海市高中物理竞赛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基本内容融合提炼成17章共88节。每章浓缩了各章的主要概念、规律和解题思路,知识结构一目了然,并着力于剖析物理思维方法,有利于形成思维结构;每一节呈现给读者的不仅是简明正确的表述,力图将“概念、规律、应用、点拨、拓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知识梳理—例题详解—例题试解—巩固练习—高考点击—自主招生点击”的学习过程,引导读者领悟要点,确保“形成概念,形成能力”。习题根据认知规律进行配置,“选题”突出了问题的针对性,“难度”突出了认知的适应性,“题量和组合”突出了形成的有效性。基础篇旨在为参与高中物理竞赛打基础,对参加高校自主招生和高考的同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加基础篇编著和审稿的老师有方梦非、陆永刚、桑嫣、王肇铭、杨鸣华、张明森和张忠义,全书由分册主编王肇铭老师统稿。限于时间仓促,难免差错,恳请老师和学员提出宝贵意见,以利修订再版。
       物理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揭示,更重要的是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诚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马克斯·玻恩所言:“与其说我发表的工作里包含了一个自然现象的发现,倒不如说是因为那里包含了一个关于自然现象的科学思想方法基础。”
       物理学是科学思维最为活跃的科学,物理学的思想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重大贡献。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及医学奖,甚至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深厚的物理学背景,却未发生过非物理专业出身的科学家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情况。牛顿发明微积分就是运用物理思维研究其他学科成功的经典范例,从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思想方法体系中汲取智能,转而在其他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的科学思潮已蔚然成风,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的成就及量子经济学的出现正是对这一科学思潮的生动注释。物理学当之无愧是一切科学技术之母,是人类伟大智慧的结晶。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物理学息息相关,力、热、电、微观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将人类文明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力学和热学的发展导致了蒸汽机的发明,点燃第一次产业革命的火炬,人类社会开始了告别中世纪阴影、迈向工业化的旅程;19世纪末,电磁场理论研究的成功催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进以电力和无线电技术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电气化时代;20世纪中叶微观物理取得重大突破,开创了微电子工业和核工业,使人类社会得以进入以电子计算机、核能、激光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实现第三次产业革命。
       21世纪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有史以来的最大挑战,新能源开发、能源利用率、智能电网、智能能源遭遇技术瓶颈,焦虑的幽灵困扰着地球的每个角落,世界在等待、在渴望科学的突破,联合国史无前例地通过了“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的决议,充分表达世界对物理学的殷切企盼,呼唤年轻的爱因斯坦,呼唤物理学的新突破!2009年底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再一次表达了人类渴望科技突破拯救地球的强烈愿望。
       其实,世界并不缺能源,缺少的是科学技术。量子理论预示,真空中蕴藏着巨大的本底能量,在绝对零度时仍然存在,称为真空零点能,随着物理真空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推进,未来人类将有可能把宇宙真空作为一块“无限大的新油田”加以开发利用;有关科技报道,实验室里捕获的反物质粒子与物质粒子碰撞时产生的效应,与正电子与负电子相遇发生湮灭现象一样,物质消失,质量全部转化为能量,且没有放射性污染。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可知,几十克质量释放的能量就足以满足世界一年的能源需求,碳排放为零。这些规律若被科学进一步证实,到人类掌握相关技术时,能源危机将永远消失,人类社会得以从高碳经济中解放出来,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宇宙飞船将变得轻巧,可很快加速到100km/s以上,实现人类梦寐以求的星际航行。我们不知道这一天有多远,也不知道地球还要为危机担忧多少年?但我们知道,物理学的新突破一定能在今天的青少年一代手中实现。
       物理学蕴藏的伟大力量和无限魅力曾吸引了一代代世界顶级精英为之献身,从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法拉第、麦克斯韦、玻尔到普朗克、爱因斯坦、霍金……物理学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它包含的智慧、力量和科学之美一定能吸引今天的学子为之奋发献身。
       当您走进我们的课堂时,一种物理学之缘把您、我和物理学紧紧联系在一起,愿我们的每一次授课、每一道题目都能丰满您的羽毛、坚实您的翅膀。年轻的朋友,展开您的双翅,带着我们的祝福,高飞吧!愿您成为明天灿烂的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颗新星,让我们的世界再改变一千次。
      
       编者
       2010年8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数学预备知识
       1.1 角度与弧度
       1.2 三角函数
       1.3 矢量与标量
       1.4 幂函数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2.1 直线运动的描述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
      
       第3章 静力学
       3.1 三种性质分类的力
       3.2 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
       3.3 力的相互作用和受力分析
       3.4 受共点力作用物体的平衡
       3.5 转动物体的平衡
      
       第4章 运动和力
       4.1 牛顿第一定律
       4.2 牛顿第二定律
       4.3 质点的牛顿第二定律应用
       *4.4 质点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应用
       4.5 牛顿运动定律的局限性
      
       第5章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5.1 曲线运动
       5.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5.3 小船过河的运动
       5.4 绳联物体的运动
       5.5 竖直上抛运动
       5.6 平抛运动
       *5.7 斜抛运动
      
       第6章 匀速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
       6.1 匀速圆周运动
       6.2 万有引力定律
       6.3 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第7章 机械能
       7.1 功
       7.2 功率
       7.3 动能定理
       7.4 机械能守恒定律
       7.5 功能原理
      
       第8章 动量
       8.1 动量和冲量
       8.2 动量定理
       8.3 动量守恒定律
       8.4 反冲运动
      
       第9章 简谐运动
       9.1 机械振动
       9.2 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9.3 简谐运动的规律
       9.4 简谐运动的图像
       9.5 单摆
       9.6 简谐运动的能量
       9.7 阻尼振动
       9.8 受迫振动与共振
      
       第10章 机械波
       10.1 机械波的形成
       10.2 波的图像
       10.3 机械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
       10.4 机械波传播中的多解和特解问题
       10.5 波的干涉、衍射
      
       第11章 分子动理论和气体性质
       11.1 分子动理论
       11.2 气体的性质
       11.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4 克拉珀龙方程
       11.5 物体的内能及其转化规律
      
       第12章 静电场
       12.1 电荷的相互作用库仑定律
       12.2 电场和电场强度
       12.3 电场线
       12.4 电势和电势能
       12.5 等势面、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2.6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2.7 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和电容器
      
       第13章 稳恒电流
       13.1 电流及电流强度
       13.2 电阻及电阻定律
       13.3 欧姆定律
       13.4 串、并联电路规律
       13.5 电功和电功率
       13.6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3.7 简单逻辑电路
       13.8 实验
      
       第14章 磁场电磁感应
       14.1 磁场、磁感强度、磁感线、磁通量
       14.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
       14.3 磁场对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
       14.4 电磁感应现象
       14.5 楞次定律
       14.6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4.7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14.8 自感电动势
      
       第15章 交流电理想变压器电磁场和电磁波
       15.1 交变电流
       15.2 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感抗和容抗
       15.3 变压器
       *15.4 三相交变电流
       15.5 电磁场和电磁波
      
       第16章 光学
       16.1 几何光学
       16.2 物理光学
      
       第17章 近代物理
       17.1 原子
       17.2 原子核
       17.3 原子核的结合能与质量亏损
       17.4 狭义相对论
      
       参考答案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