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英语口译教程
作者:
向丁丁 丁小龙 编著
定价:
30 元
页数:
248页
ISBN:
978-7-309-08342-2/H.1754
字数:
280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1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编者按
      
       大学英语的口译课程是面向已经具有相当的英语基本功、希望掌握双语口译技能的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开设的选修课。与这一定位相呼应,课程被赋予了两项期待:一是培养具有现场口译才能的合格译员,二是通过翻译技艺的训练反向促进学习者语言学习的再生与更新能力。它绝不仅仅是一门工匠学徒式的技艺传承,既因为它兼具实践性与科学性,也因为它所面临、需要处理的语言对象是鲜活的、很少重复的,于是最需要构筑的是学习者双语转换能力的内核。在实际教学中,口译课程的老师常常乐于从最新的社会、经济生活现象中采撷全新的材料用以训练学习者,然而这虽极好地照顾到口译的即时性特征,却难免在教学方面产生系统性、阶段性方面的缺憾。本教材正是基于以上考虑而编写的。
       本教材的编排以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内核为宗旨,并依照口译教学理论的发展,将构成口译能力的素质和技能细分为若干模块,例如博学广识,反应迅捷,多头并进,沉着自信等,逐一加以训练。本书的组织方式模拟现实生活,设置16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聚焦于社会生活的一至两个方面。
       本教材每一单元的结构基本如下:
       (一) 概述单元主题,提示相关资源。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在于令学习者对该单元所围绕的主题有总体的认识,并且明白如要进一步拓展需从哪些渠道入手。口译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认知补充能力,亦即对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储备及随时扩展的能力。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提示,多多积累资源。
       (二) 前期练习——中英文跟述训练(shadowing)各一。这是两段难度、长度适中的材料,让学习者听后或复述,或填写关键词。跟述练习难度虽然不高,但训练的技能与素质却兼顾多方:“听清”是口译过程的起始,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是“理解”这一心理步骤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信息转换过程中的“复现”当中扮演主角,甚至在现场口译有时难免的情形——遗漏信息发生之后,通过联想和猜测进行补足,也是这一部分训练安排的用意所在。跟述训练能够综合训练听力、认知补充能力、逻辑思维整理能力,为下一步的转换与表达作一铺垫,是不错的热身活动。这一部分的使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上述的复述、填空、总结,还可结合PPT用于视译。
       (三) 口译课文——英译汉及汉译英示范训练。选取来自于语言事实的材料,例如领导人讲话、电视访谈、新闻报道等,经过适当改写以调整难度,并尽量体现该主题内频用词、常套词、句型、语体,甚至可能包括体现英语、中国文化独特性的典故。可先由学生作口译,再由教师对照参考译文进行讲解;也可先由教师讲解,再令学生思考讨论有无其他翻译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教材所提供的参考译文在“准确、通顺”的一般性标准基础上着力体现口译口语化特征,与笔译字斟句酌式的文风不尽相同。
         在很大程度上,这一部分提供给学习者的是模拟现场口译角色扮演的“脚本”。学习者应在单位时间内浸入口译角色氛围,如能在课堂上或课下组成学习小组,那么更可以在完成完整的单纯口译过程之外,观察说话人、听众等各方非语言动作所传达的意义。“预演”有利于冲破心理壁垒,使得学习者在真正面对口译任务时能够较快调整到沉着冷静的心态。在每篇课文之后安排了“技艺切磋”板块。需要特别对教师提出的是,从宏观层面而言,教师应该是口译场面处理的安排者和引导者,对现场处理是否妥当、仍有哪些仪态之类问题进行点评。从微观层面而言,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板块提供的方法,传授笔记法(在介绍常见的图表式、符号式、缩略式等方法的同时,应特别强调口译的笔记是相当个人化的一套体系,从不排斥特殊和创新)、如何在头脑中“多头并进”,甚至到词、句、篇章一级的具体处理技巧,令学生了解并认同口译中一些特殊的原则,例如及时迅速和准确通顺胜过完美组织、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多采取顺译、分割处理长句、灵活运用释义、意译等。这一部分对口译的素质和技巧模块是综合性的训练,各项要素糅合其中,经演练臻于完善。
       (四) 扩展词汇——主题相关基本、重要、高频、新颖、中国特色词汇列表。在口译的素质技能框架已然搭建起来的基础上,词汇的不断补充其实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虽不能上升到“制胜法宝”的高度,但的确常常能够让一个译员脱颖而出。
       (五) 补充练习——与示范训练难度相当的练习材料,并提供参考译文。这一部分可以利用课下训练时间较多、安排较灵活的优势,更加注重场景的多样性,模拟会议、新闻发布会、谈判、会晤等。
       口译是一门环境性、现场性极强的技能,所以利用课堂时间让学习者尽可能熟悉口译场景非常重要。我们在口译课文和补充训练中安排了各种语体的材料,例如叙述言语体、论证言语体、介绍言语体、礼仪性演说体、鼓动演说体和对话言语体。考虑到正常口译环境下,说话人往往是以意群、段落作停顿,为翻译留出空档,那么口译训练材料的选择正好可以借用这一标准,一段的长度大约250字,正好是让学生能够完成“听懂”,并在笔记基础上理清一套自己的逻辑,继而清晰表达的合理范围。
       书中汉译英、扩展词汇和附表部分主要由丁小龙老师完成,英译汉部分主要由向丁丁老师完成,陆丽萍老师负责全书的校稿。翻译系刘敬国老师参与本书的策划。为此,深表谢意。由于水平所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广大使用者在阅读与学习中留心指出,以便我们改进。
      
       编者
       2011年5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单元 文化与语言
       Unit One Culture and Language
      
       第二单元 教育和校园
       Unit Two Education and Campus
      
       第三单元 环境与气候
       Unit Three Environment & Climate
      
       第四单元旅游与休闲
       Unit Four Tourism & Leisure
      
       第五单元饮食与健康
       Unit Five Diet and Health
      
       第六单元 国际关系与全球化
       Unit Six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Globalization
      
       第七单元 企业与管理
       Unit Seven Enterprises & Management
      
       第八单元 会议与采访
       Unit Eight Conference & Interview
      
       第九单元 外事接待
       Unit Nine Reception
      
       第十单元 金融与经济
       Unit Ten Finance & Economy
      
       第十一单元城市与生活
       Unit Eleven City & Life
      
       第十二单元 国际贸易
       Unit Twelve International Trade
      
       第十三单元 就业与民生
       Unit Thirteen Employment & Peoples Life
      
       第十四单元 科学与技术
       Unit Fourteen Science & Technology
      
       第十五单元 广告与传媒
       Unit Fifteen Advertisement & Media
      
       第十六单元娱乐与时尚
       Unit Sixteen Entertainment & Fashion
      
       附表一
       Table 1
      
       附表二
       Table 2
      
       附表三
       Table 3
      
       附表四
       Table 4
      
       答案
       Keys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