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向心理论在英语写作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
洪明 著
定价:
18 元
页数:
227页
ISBN:
978-7-309-08016-2/H.1674
字数:
197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1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洪明, (1971- )女,汉族,浙江金华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土毕业。现任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兴趣为英汉对比研究与语篇分析。近年来在《外语教学》、《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掌握教学技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1项,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书摘


       目 录
      
       序
       前言
       表格目录
       插图目录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目标
       1.3 研究向心理论与语篇连贯的意义
       1.4 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语篇连贯理论概述
       2.0 引言
       2.1 连贯的定义与相关研究概述
       2.2 Halliday&Hasan的衔接与连贯理论
       2.2.1 衔接机制
       2.2.2 语域
       2.2.3 衔接与连贯理论在语篇连贯分析中的应用
       2.3 主位—述位结构理论
       2.3.1 主位—述位结构
       2.3.2 主位推进模式
       2.3.3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连贯分析中的应用
       2.4 话题—述题结构理论
       2.4.1 话题的定义
       2.4.2 话题—述题结构的连贯功能
       2.4.3 话题—述题结构在语篇连贯分析中的应用
       2.5 Giv n的话题延续性理论
       2.6 结语
      
       第三章 向心理论的理论框架和基本论断
       3.0 引言
       3.1 向心理论的研究目的
       3.2 向心理论的理论基础与发展
       3.2.1 语篇焦点模式理论
       3.2.2 语篇向心模式理论
       3.2.3 向心理论的形成
       3.3 向心理论的基本内容
       3.3.1 基本概念
       3.3.2 向心理论的基本论断
       3.4 向心理论的局部连贯理论
       3.4.1 向心理论的连贯概念
       3.4.2 代词规则与语篇连贯
       3.4.3 语句过渡与语篇连贯
       3.5 向心理论的相关研究
       3.5.1 参数化研究
       3.5.2 局部连贯模式研究
       3.5.3 应用研究
       3.6 向心理论与其他连贯理论的比较
       3.7 结语
      
       第四章 向心理论应用于英语写作质量评价的研究方法
       4.0 引言
       4.1 Miltsakaki关于写作连贯评价的实证研究
       4.1.1 语料选择与标注
       4.1.2 参数设定
       4.1.3 非流畅转换对于作文评价的预测力
       4.1.4 对作文自动化评分的意义
       4.1.5 启示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研究设计
       4.2.1 语料库简介
       4.2.2 参数设定
       4.2.3 语料标注
       4.2.4 数据统计与计算
       4.3 结语
      
       第五章 语句过渡方式与作文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5.0 引言
       5.1 主流四分法与成绩的相关性
       5.1.1 主流四分法与四、八级作文成绩的相关性
       5.1.2 主流四分法与四级作文成绩的相关性
       5.1.3 主流四分法与八级作文成绩的相关性
       5.1.4 讨论
       5.1.5 小结
       5.2 七分法与成绩的相关性
       5.2.1 七分法与四、八级作文成绩的相关性
       5.2.2 七分法与四级作文成绩的相关性
       5.2.3 七分法与八级作文成绩的相关性
       5.2.4 讨论
       5.2.5 小结
       5.3 四项原则与成绩的相关性
       5.3.1 四项原则与四、八级作文成绩的相关性
       5.3.2 四项原则与四级作文成绩的相关性
       5.3.3 四项原则与八级作文成绩的相关性
       5.3.4 讨论
       5.3.5 小结
       5.4 三种向心局部连贯模式的对比与分析
       5.4.1 基本原则对比与分析
       5.4.2 连贯评价效力对比与分析
       5.5 结语
      
       第六章 英语写作中的词汇句法特征评价指标分析
       6.0 引言
       6.1 英语写作的主要语言特征
       6.2 词汇的丰富性
       6.2.1 词汇丰富性的含义及统计办法
       6.2.2 词汇丰富性与作文成绩的相关性
       6.2.3 小结
       6.3 句法复杂性与成绩相关性
       6.3.1 句法复杂性的含义及统计办法
       6.3.2 句法复杂性与作文成绩的相关性
       6.3.3 小结
       6.4 语言准确性与成绩相关性
       6.4.1 语言准确性的含义及统计办法
       6.4.2 语言准确性与作文成绩的相关性
       6.4.3 小结
       6.5 结语
      
       第七章 局部连贯指标与语言特征指标对写作质量的预测力
       7.0 引言
       7.1 研究方法
       7.2 研究结果
       7.2.1 中教评分的预测因子
       7.2.2 外教评分的预测因子
       7.3 结果与讨论
       7.4 结语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8.1 结论
       8.2 理论与应用价值
       8.3 本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06年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写作试题
       附录二 2006年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写作试题
       附录三 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写作评分标准
       附录四 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写作评分标准
       附录五 语料标注样本
       附录六 基础数据录入表
       附录七 语句过渡方式计算公式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