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腹部CT诊断学
作者:
周康荣 严福华 曾蒙苏 主编
定价:
350 元
页数:
1073页
ISBN:
978-7-309-07728-5/R.1178
字数:
1572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11年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全书共分五篇35章。前6章重点介绍CT发展史、多排螺旋CT(MDCT)技术和原理、图像后处理方法、腹部相关脏器MDCT检查技术和优化方案以及临床应用简介。第7~31章按脏器编写,包括疾病的临床、病理简介,检查技术和推荐方案,将CT表现、鉴别诊断及相关技术比较列为重点。共精选临床病例图像2962幅,以充实文字内容,体现影像学特征。最后4章重点介绍儿科腹部疾病、CT导引穿刺治疗技术,以及腹部仿真影像学等。全书内容贯穿CT技术、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并重,图文并茂,繁简相宜,可供广大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师与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简介


       周康荣
      
       主任医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40年生。1959~1965年就读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81~1983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医疗中心(UMMC)和哈佛大学附属医院任访问学者,回国后历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主任、影像学教研组主任,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所长(至今),担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项目及全国影像学重点学科负责人。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0余篇,申报并获得科研项目资金1千余万元。在小肝癌及其他领域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20余项(均为第一完成人),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另获复旦大学校长奖和第五届上海市最高医学奖。出版专著10余部(主编),主要著作有《体部CT》(译作)、《腹部CT》、《胸部、颈面部CT》、《螺旋CT》、《体部磁共振成像》、《中华系列影像丛书·肝胆胰篇》(第一版、第二版)。
      
       严福华
       主任医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66年生。 1989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为免试直升研究生,师从周康荣教授,1996年获医学影像学与核医学博士学位。担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副主任。擅长腹部综合影像学诊断,主攻方向为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和研究。200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医苑新星”;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08年获上海市巾帼创新奖提名奖;2010年获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SCI收录11篇,参与7部专著编写,担任《体部MRI》、《腹部CT》和《螺旋CT》副主编。
      
       曾蒙苏
      
       主任医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63年生。 1986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医学影像学与核医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兼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影像学系主任等职。担任上海市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会腹部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影像医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学术团体职务。担任《临床放射学杂志》副主编及 6种核心杂志编委。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SCI收录18篇,参与16部专著编写,担任《腹部影像诊断必读》主编、《腹部CT》和《螺旋CT》副主编。4次获国家级、部级、市级科研奖励。承担并参与6项国家级和上海市级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擅长腹部尤其肝脏和胰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研究。

书摘


      
       目录
      
       第一篇 基础与总论
      
       第一章 多排螺旋CT
       第一节 多排螺旋CT基本结构
       第二节 多层螺旋扫描
       第三节 图像质量和影响因素
      
       第二章 CT发展史
      
       第三章 工作站性能和图像后处理技术
       第一节 工作站基本结构
       第二节 工作站图像后处理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 CT对比剂增强检查和CT对比剂
       第一节 CT对比剂增强检查
       第二节 CT对比剂
      
       第五章 腹部脏器多排螺旋CT检查技术与方案
       第一节 肝胆系统多排螺旋CT检查
       第二节 胰腺多排螺旋CT检查
       第三节 腹部实质脏器CT灌注成像
      
       第六章 螺旋CT腹部脏器血管造影
       第一节 腹部脏器血管造影概述
       第二节 肝脏血管CTA
       第三节 胰腺血管CTA
       第四节 肾脏血管CTA
       第五节 肠系膜血管CTA
      
       第二篇 肝胆胰脾
      
       第七章 肝脏CT解剖和检查技术
       第一节 肝脏正常解剖和CT表现
       第二节 肝脏CT检查技术
      
       第八章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第一节 病理和临床表现
       第二节 CT表现
       第三节 MRI表现
       第四节 肝癌的特殊表现
       第五节 肝癌治疗术后的CT表现
       第六节 鉴别诊断
       第七节 影像学方法比较
      
       第九章 原发肝脏的其他恶性肿瘤
       第一节 肝内胆管细胞癌
       第二节 胆管囊腺癌
       第三节 肝血管肉瘤
       第四节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间叶性)肉瘤
       第五节 肝淋巴瘤
       第六节 其他原发性肝肉瘤
      
       第十章 肝脏转移性肿瘤
       第一节 病理和临床表现
       第二节 CT表现
       第三节 MRI表现
       第四节 鉴别诊断
       第五节 影像学比较
      
       第十一章 肝脏良性肿瘤
       第一节 血管瘤
       第二节 局灶型结节增生
       第三节 肝细胞腺瘤
       第四节 其他良性肿瘤
       第五节 肝囊肿
      
       第十二章 肝脏非肿瘤性占位性病变
       第一节 炎性假瘤
       第二节 发育不良结节
      
       第十三章 肝脏炎性病变和寄生虫病
       第一节 肝脓肿
       第二节 肝结核
       第三节 慢性血吸虫性肝病
       第四节 肝包虫病
      
       第十四章 肝实质弥漫性病变
       第一节 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
       第二节 肝脏脂肪浸润
       第三节 肝血色素沉着症
       第四节 肝糖原贮积病
       第五节 肝豆状核变性
       第六节 肝淀粉样变性
       第七节 肝脏结节病
      
       第十五章 胰腺CT检查、正常与变异表现
       第一节 CT检查技术
       第二节 正常胰腺解剖
       第三节 正常胰腺CT表现
       第四节 胰腺解剖变异
      
       第十六章 胰腺炎
       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
       第二节 慢性胰腺炎
       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第十七章 胰腺癌
       第一节 胰腺导管细胞腺癌
       第二节 特殊类型胰腺癌
       第三节 鉴别诊断
      
       第十八章 胰腺其他肿瘤
       第一节 胰腺囊性肿瘤
       第二节 胰腺内分泌肿瘤
       第三节 胰腺其他少见肿瘤
       第四节 胰头壶腹区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
      
       第十九章 胰腺影像学技术比较
      
       第二十章 脾脏
       第一节 正常解剖
       第二节 检查技术
       第三节 先天性异常
       第四节 脾脏增大
       第五节 脾脏肿瘤
       第六节 脾脏良性肿瘤
       第七节 脾脏炎性病变
       第八节 其他
      
       第二十一章 胆道系统
       第一节 正常解剖和生理
       第二节 CT检查技术
       第三节 正常CT表现、变异及先天性异常
       第四节 炎症
       第五节 胆道结石
       第六节 胆道其他病变
       第七节 胆道肿瘤
      
       第三篇 胃肠道、腹腔与腹膜后腔
      
       第二十二章 胃肠道
       第一节 胃肠道的正常解剖和CT表现
       第二节 检查前准备
       第三节 对比剂的选择
       第四节 检查方法
       第五节 胃的非肿瘤性病变
       第六节 胃良性肿瘤
       第七节 胃间质瘤
       第八节 胃恶性肿瘤
       第九节 胃部其他恶性肿瘤
       第十节 胃癌术后复发
       第十一节 胃肠手术后CT检查
      
       第二十三章 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和临床应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的检查技术
       第三节 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
      
       第二十四章 腹膜腔与腹壁
       第一节 正常解剖
       第二节 CT检查方法及技术特点
       第三节 腹膜腔疾病
       第四节 腹壁疾病
      
       第二十五章 腹膜后间隙
       第一节 腹膜后间隙的解剖划分
       第二节 CT检查技术
       第三节 腹膜后间隙感染
       第四节 腹膜后纤维化
       第五节 腰肌病变
      
       第二十六章 血管性病变
       第一节 正常解剖和CT表现
       第二节 CT检查技术
       第三节 内脏动脉病变
       第四节 腹主动脉病变
       第五节 下腔静脉病变
       第六节 布加综合征
      
       第四篇 肾上腺、肾脏与盆腔
      
       第二十七章 肾上腺
       第一节 肾上腺正常解剖和CT表现
       第二节 CT检查技术
       第三节 CT检查的应用指征和一般诊断原则
       第四节 皮质醇增多症
       第五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六节 嗜铬细胞瘤
       第七节 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节细胞瘤
       第八节 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第九节 其他病变
       第十节 肾上腺疾患的鉴别诊断
       第十一节 肾上腺影像学检查技术比较
       第十二节 肾上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与分析思路
      
       第二十八章 肾脏CT
       第一节 肾脏的正常解剖
       第二节 肾脏的检查技术和方法
       第三节 肾脏的正常变异和先天性异常
       第四节 肾囊性病变
       第五节 肾良性肿瘤
       第六节 肾细胞癌
       第七节 不同亚型肾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分析与思维
       第八节 肾盂肿瘤
       第九节 肾脏淋巴瘤
       第十节 肾脏其他恶性肿瘤
       第十一节 肾炎症性病变
       第十二节 肾脏其他病变
      
       第二十九章 输尿管和膀胱
       第一节 正常解剖和CT表现
       第二节 CT检查技术
       第三节 输尿管肿瘤
       第四节 膀胱肿瘤
       第五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
      
       第三十章 男性盆腔生殖系统
       第一节 正常解剖和CT表现
       第二节 CT检查技术
       第三节 前列腺病变
       第四节 精囊病变
       第五节 睾丸和附睾病变
      
       第三十一章 女性盆腔生殖系统
       第一节 女性盆腔解剖
       第二节 女性盆腔CT检查技术
       第三节 子宫病变
       第四节 卵巢肿瘤
      
       第五篇 儿科腹部疾病和其他
      
       第三十二章 儿科肝胆胰疾病
       第一节 肝脏肿瘤
       第二节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第三节 胰腺病变
      
       第三十三章 儿科腹膜后腔病变
       第一节 肾脏肿瘤
       第二节 肾脏囊性病变
       第三节 梗阻性尿路病变
       第四节 肾上腺肿瘤和出血
       第五节 腹膜后肿瘤
       第六节 隐睾
      
      
       第三十四章 CT导引穿刺活检
       第一节 导引技术
       第二节 肝脏穿刺活检
       第三节 胰腺穿刺活检
       第四节 脾脏穿刺活检
       第五节 肾脏穿刺活检
       第六节 肾上腺穿刺活检
       第七节 腹腔盆腔穿刺活检
      
       第三十五章 腹部仿真影像学
       第一节 仿真影像学概论
       第二节 仿真影像学在胃肠道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仿真影像学在胆胰管系统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仿真影像学在泌尿生殖系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 仿真影像学在腹部血管系统的临床应用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