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城市环境:治理与执法
作者:
黄文芳 等著
定价:
35 元
页数:
300页
ISBN:
978-7-309-07599-1/D.476
字数:
272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0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逐步加速的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地展开了以大规模城市改造、新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征的造城运动,城市外延性扩张迅速。但应该承认,由于土地和社会保障制度维系着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的潜力并未获得充分释放。直至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我国积极寻求内需的增长动力,城市化才渐入高潮。可以预见,今后的20年将是我国城市化高峰期。以我国峰值人口16亿计,将有6亿—8亿人进入城市。
       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城市化运动。它将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为数亿人民群众提供体面的工作和有尊严的生活,极大地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但也会带来各种严峻挑战。城市环境管理就是相关矛盾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
       城市不是人口和各类设施在空间上的简单堆积。城市是有生命的,本质上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经济越发达,分工越细化,越需要公共物品和制度规则体系。现代化的城市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严格细致并基于法律的管理,以及各类供全体公民共享的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一个与现代化城市相宜的居民,最基本的要求在于两点。一是尊重和恪守规则,维系城市秩序;二是合理利用和爱护公共物品。
       所谓城市环境,很大程度上就是秩序和公共物品。道路、绿化和给排水系统等都是最基本的城市公共物品,是城市良好的环境必不可少的硬件。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城市管理和人的行为的环境效应。一切混乱和无序,都会导致城市环境的退化;一切脏乱差,都是城市环境的负资产;一切不文明现象,都会抵消硬件进步产生的环境改善。所以,有效的城市管理能够给人民带来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生态。尤其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存量越来越大,环境质量的保障将越来越依赖管理。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规模空前浩大的城市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社会的转型,这些艰难复杂的过程同时而快速地展开。在我们的城市,既有很高的发展定位,又有诸多民生问题,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为城市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因其千年小农社会传承的行为方式造成了诸多管理难点。破解这些难题,使城市环境能够不断改善,有赖于理论上的不断探索,实践中的不断尝试,制度上的不断创新。
       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是复旦大学与上海市绿化市容管理局联合创建的研究机构。多年来局校双方紧密合作,就城市环境管理,包括林业、绿化、市容、环境卫生、循环经济和城市管理执法等领域中的政策、法规和管理难点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套丛书就是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是就某个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之后,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专著。这就意味着,丛书本身也是与时俱进的,是我国城市环境不断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也期望相关成果能够促进我国的城市环境管理的不断进步。
      
       戴星翼
       2010年10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本书背景
       2 新时期、新挑战
       3 城市环境治理的出路:法治文明建设
       4 本书视角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治理与执法
       1 西方城市及其管理的演变
       2 我国的城市环境管理与法治
       3 治理与执法的关系
      
       第三章 城市法治中的价值取向
       1 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2 法治基本尺度:法律权威性
       3 公平与效率
      
       第四章 我国城市法制基础分析
       1 发达国家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
       2 我国城市管理法律体系的分析
       3 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五章 城市管理行政机关及其行政执法
       1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模式的发展
       2 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和相关职能机关
       3 城管行政执法与强力机构
       4 行政执法与监督
      
       第六章 城市容貌管理与执法
       1 我国城市容貌及其管理现状
       2 城市容貌管理与执法的难点
       3 我国城市容貌管理之路
      
       第七章 城市法治与公众参与
       1 公众参与城市法治的意义
       2 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立法
       3 城市执法管理中社区的作用
       4 城市管理执法绩效评估的公众参与
      
       第八章 政府公关
       1 城市管理呼唤政府公关
       2 国外政府公关的发展及应用
       3 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政府公关现状分析
       4 政府公关的重构——塑造政府形象
      
       第九章 城市法治的技术基础与技术主义倾向
       1 城市法治的技术基础
       2 技术应用的误区——技术主义
       3 构建城市法治的技术支持系统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 关于城市环境、城市环境问题及其特点的再认识
       2 关于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再认识
       3 关于城市环境治理与执法的关系的讨论
       4 关于城市法治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的讨论
       5 对法治文明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的再认识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