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在华日企的本地化研究
作者:
刘庆红 著
定价:
25 元
页数:
264页
ISBN:
978-7-309-07560-1/F.1629
字数:
194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0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问卷访谈后总结出的日本企业在华经营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强调了在华日企本地化的重要性。
       本书内容分为导论、理论分析,实践评估和采访记录。理论分析部分从第2章到第4章,对于进入中国的日资企业所面临的本地化课题;在对关于本地化的理论研究调查的基础上,从战略观点出发,对所提出的社会价值的追求以及根据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创造公共价值”的模型进行了分析。实践评估部分从第5章到第8章,在理论分析和概念提出的基础上,构设了假说并由此展开验证,同时根据访谈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就本地化战略中创造公共价值的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论证。最后一部分摘取了一些与在中国的日本企业高管之间详细的采访记录,意在用第一手资料支持本文的观点。
       本书不但指明了日本企业应如何制定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的经营战略,而且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对中国企业如何在日本进行本地化具有相当有益的学术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刘庆红(Keikoh RYU) 日本早稻田大学公共经营学博士。
       在学术界中,是首位提出用公共价值的观点来研究在华日企的本地化的资深学者。
       在知名日企担任要职,主要负责相关中国业务的发展,并兼任早稻田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书摘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对问题的认识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大纲
      
       第一部分 理论分析
      
       第2章 在华日企本地化所面临的挑战:重新界定“企业—社会关系”
       2.1 把重点从经济转向社会
       2.2 日益增长的对企业责任的要求
       2.3 日本企业在中国发展的障碍
       2.4 日本企业在中国发展的障碍解决方案
      
       第3章 在中国发展“企业—社会关系”的战略方针
       3.1 有关企业—社会关系的研究
       3.2 发展企业—社会关系的“社会战略”
       3.3 有关日式管理和本地化策略的研究
       3.4 批判性评估
       3.5 结论
      
       第4章 本地化战略和公共价值创造的纽带: 公共价值的定义
       4.1 本地化是在中国运营的一个必要途径
       4.2 “公共性”作为“社会性”的扩展
       4.3 理解公共价值
       4.4 日本在中国本地化的分析框架
      
       第二部分 实践评估
      
       第5章 社会活动和财务表现相关性的统计分析72
       5.1 方法与假设
       5.2 发现
       5.3 分析和解释
       5.4 结论
      
       第6章 日本企业与西方企业社会参与的比较研究
       6.1关于促进在中国的社会活动
       6.2评价对在中国社会活动的促进
       6.3西方企业的促销性策略
       6.4对日本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的启示
      
       第7章 确定公共价值创造的战略: 在华日本企业本地化的解决方案
       7.1 公共价值创造的基本要素
       7.2 公共价值创造的具体战略
       7.3 公共价值创造的促进战略
       7.4 公共价值创造所面临的障碍
      
       第8章 结论及对将来研究的意义
       8.1 概要
       8.2 理论和现实意义
       8.3 当前的限制和未来的挑战
      
       第三部分 采访记录
      
       采访记录1:成功本地化的关键在于要保持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与中国文化间的一致性
       采访记录2: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日本公司对社会的贡献,这一点非常重要
       采访记录3:为中国市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是十分重要的
       采访记录4:中国人用自己的技术生产和销售产品
       采访记录5:在中国推广本地化管理,材料的供应全球化
       采访记录6:作为企业公民被中国社会所接受,是一个重要问题149
       采访记录7:可信赖的当地合作伙伴的支持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重要
       采访记录8:首先,到中国来制造,然后销售,继而研发
       采访记录9:从高层领导中选择才华横溢的中国人作为公司的主席是标准做法
       采访记录10:利用当地人民的敏感性和充足的资金来满足市场需求是必要的
       采访记录11: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经营方针,对中国本地员工进行指导
       采访记录12:为全球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满意产品
       采访记录13:把环境保护视为企业回馈社会的责任之一
       采访记录14: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换
       采访记录15:技术导入、环境保护和公益活动,加快在华事业步伐
       采访记录16:以尖端技术和信誉引导市场潮流
       采访记录17:本地录用管理人员3年后翻番
       采访记录18:在中国建立事业发展的新核心
       采访记录19:更关心顾客是否满意
       采访记录20:打造服务中国市场的日本公司
       采访记录21:消费者首选美食搜索引擎
       采访记录22:品牌战略的成功追求者
       采访记录23:危机与机会
       采访记录24:提升品牌效应,完善售后服务
       采访记录25:重新布局中国市场,全面拓展在华业务
       采访记录26:与中国共同发展CDM事业
       采访记录27: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满足信息交流的需求
       采访记录28:中日节能环保领域的新发展
       采访记录29:中日环保领域合作的平台
       采访记录30:通过战略化的业务开展,扩大在中国的渗透力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