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香港电影血与骨
作者:
汤祯兆 著
定价:
26 元
页数:
311页
ISBN:
978-7-309-07468-0/J.148
字数:
240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0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汤祯兆的观察对象除了香港社会本身,也包括了日本通俗文化,这在香港文化圈较少见。他的选择题材颇出人意表,观察角度也独树一帜。
       ——台湾资深媒体人 詹宏志
      
       汤祯兆对港产片既有草根影迷的热情,亦有影评人运用理论作文本分析和社会解读的一面。从他平素说话及行文的风格,可见其脑筋转速之快,思考速度往往走在表达前头。形诸于文,便不求系统化的严谨,却总不乏使人欣喜的观察与洞见。
       ——香港国际电影节灵魂主脑 李焯桃
      
       流金岁月人人爱,低迷幽谷注定乏人探路。汤祯兆亲身去体验港产片的贫穷岁月,由检视明星光环开始,自我重构即时的神话经典,江湖鬼魅并举,任狂徒暴走后终以忍耐结束——是该有这样的书了。
       ——香港文化人 陈冠中
      
       时至今天,我仍然认为这种对“(物质)贫穷”的既恨又爱,和不断凭借电影来宣泄不安全
       感的社会诉求(所谓市场需要),是香港电影要脱离港产片心态(价值观),放眼世界大展
       拳脚的最大阻碍。
       ——香港剧场才子 林奕华
      

作者简介


       汤祯兆,香港多重战线文化人,作家,电影学者。1969年生于香港,1990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在学期间已经开始写作,由创作到评论均有尝试。1991年到日本留学,1992年底回港,其后一直长期从事写作活动,兴趣也由文学至电影,再扩展至文化研究。主要写作范围包括日本文化研究、社会文化观察、电影解读、文学创作及评论等。
       作品就是最好的作者介绍:
       1.创作集《变色》,香港:一本出版社,1991年。
       2.日本电影研究《感官世界——游于日本映画》,香港:陈米记,1995年。同书另有台湾万象版,1996年9月出版,篇章微有修订。
       3.书评集《书丛中的冒险》,香港:素叶,1997年。
       4.日剧研究《日剧美味乐园》,香港:文林社,1998年。
       5.日本流行文化研究《俗物图鉴》(又名《拜物图鉴》),台湾:商周出版社,1999年。
       6.日剧研究续篇《日剧游园地》,香港:文林社,1999年。
       7.日剧研究《日剧最前线》,台湾:商周出版社,2000年。
       8.日本流行文化研究《乱步东洋——日本文化杂踏记》,香港:指南针集团,2001年。
       9.日本电影研究《讲演日本映画》,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2003年。
       10.文化研究《杂踏香港》,香港:青文书屋.2004年。
       11.日本成人电影研究《AV现场》,香港:茶杯,2005年。
       12.日本文化研究《整形日本》,香港:天窗,2006年。同书另有山东人民出版社的简体字版,2008年1月出版,增补关于村上春树的一章。是书于2010年2月再由台湾博雅书屋出版台湾繁体中文版。
       13.日本文化研究《命名日本》,香港:天窗,2007年。同书另有山东人民出版社的简体字版,2009年1月出版。
       14.日本文化旅游《情热四国》,香港:知出版,2008年。
       15.个人自选集《全身文化人》,香港:文化工房,2008年。
       16.香港电影研究《香港电影血与骨》,台湾:书林,2008年。
       17.日本电影研究《日本映画惊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8.日本文化研究《日本中毒》,香港:天窗,2009年。同书另有天窗文化(中国)有限公司出版的简体字版。
       19.日本流行文化研究《俗物图鉴》复刻新版,香港:生活书房,2010年。

书摘

目录
      
       序言
      
       香港友多闻——兼序老友汤祯兆的新书 詹宏志
       港产片的贫穷恐惧 林奕华
       视线与态度686(有河)
       汤祯兆的草根放大镜 朗天
      
       明星大过天
       1-1 由明星制度的没落到多元化的重生
       ——金马奖明星阅读札记
       1-2 谁害怕张国荣?
       ——由明星形象谈到时代命题
       1-3 最佳女主角是……
       ——关于演技评论文化的反思
       1-4 我的电影人札记
      
       现象与现场
       2-1 在晴朗的一天,谢立文请我吃菠萝油……
       2-2 香港电影中的“作家”遗憾
       2-3 CEPA所带来的“新埠片”变化
       2-4 “青春商场”中的残酷物语
       ——香港商场电影中的迷宫空间
       2-5香港有“新星导”吗?
      
       王小二过年
       3-1 不变应万变男女大挪移
       ——2004年港产片的开局面貌
       3-2 2005年港产片中期札记
       ——低迷中的还击
       3-3 2005年香港电影现象回顾
       ——夹缝中的进退维谷
       3-4 落叶寻根的2006年港产片主题
       3-5 十年电影不翻身黄金程式捆绑人
       ——香港电影的幽暗年代
      
       江湖无间 人世有道
       4-1 2004年的旗兵死战
       ——《旺角黑夜》、《爱·作战》及《大事件》
       4-2 有人就有江湖
       ——江湖如何可了断
       4-3 《无间道》的场面设计
       4-4 《无间道2》四问
       4-5 《黑社会》的风格和结构
       4-6 香港电影回归后的卧底风潮
      
       神话和经典
       5-1 由英雄到凡人
       ——《野兽之瞳》的日常化历程
       5-2 回黑玫瑰的家
       ——《92黑玫瑰对黑玫瑰》的怀旧省思
       5-3 《麦兜菠萝油王子》的本土性问题
       5-4 周星驰的世纪末偏航
       5-5 周星驰的香港接受蜕变史
       5-6 如何面对我们的周星驰阴影?
       5-7 寻找香港电影的文化特质
       ——以《柔道龙虎榜》为例说明
      
       异端疾走狂徒
       6-1 书写权的角力争逐
       ——《大内密探之零零性性》的秘密议程
       6-2 从荣格的阿尼玛重审刘镇伟的自我修正术
       6-3 时代落差下看桂治洪
       6-4 邱礼涛的烂片美学
       6-5 叶伟信的类型变奏策略
       6-6 《狗咬狗》如何回应港产片的护孤主题
       6-7 从cult片角度看《四大天王》
      
       有眼还珠鬼见愁
       7-1 郑保瑞的女魔心结
       7-2 鬼眼电影札记
       7-3 新浪潮鬼片的香港性
       7-4 怪物与阶级对立
      
       愈是期待愈是忍耐
       8-1 《2046》回到起点或是自设终局?
       8-2 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许冠文影迷忏情书
       8-3 女性主义底下的布波族本质
       ——黄真真的电影
       8-4 双城记的通俗剧
       8-5 每个人都要做主角
       ——《如果·爱》的怀旧策略
       8-6 从悬疑片格局看《伤城》的同志片本质
       8 7 作为“漫画电影”的《龙虎门》
      
       后记
       草根影评
      
       简体版后记

书评       

香港十年烂片的价值

郑越文

       香港电影曾经确是一个神话。枪林弹雨下屹立不倒的小马哥,脚底三颗痣、搂着朱茵忏悔告白的至尊宝……这些角色个个如雷贯耳,而风尘仆仆的书生宁采臣伴随着“人生路美梦似路长”的歌声拂袖擦汗、无知无畏赶路的场景,更是一代人( 甚至两代人)共同的记忆和理想的投射。彼时的港片无论在数量、票房、工业化程度等各个方面均居世界前列,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艺术性方面也自成一家。但是,略微了解港片的人都知道,90年代后期,尤其是香港回归之后,港片变得越来越没看头,而CEPA之后的那些“合拍片”更是不伦不类,迷失了方向。汤祯兆的《香港电影血与骨》谈的就是这个时期(大致是 1997到2006十年间)的港片。
         这十年,无甚好片,但汤祯兆仍旧将港片看得很重,或者说是带着一个港人对香港以及电影的深切情感投入到阅片中。在他看来,香港电影所构建的文本世界和香港现实世界是衔接的、交融的,相互印证、难分彼此的。香港电影已然是香港现实生活的一面不说谎的镜子,世间百态均以坦然或羞涩的姿态融于一众好或烂,或不好不烂的电影里。香港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生活、文化方面的变化,一切也都反映在了香港电影导演的意识中。从这个角度来说,香港十年烂片史并非什么也不是。因此,对影片的社会解读和文化批评也就占据了本书的大部分篇幅。汤祯兆认为,红极一时的《麦兜菠萝油王子》最核心的本土性特征,正是对香港身份的开放性思考,某种意义上,也正因为这种思考的“合时宜”才造就了影片的成功。同样,作为社会组成一部分的电影体系自身之现状也能通过电影得到解读和剖析,譬如,作者就认为“2006年的港产片… …曲折地呈现出一整体上的共通主题追求:那就是对精神家园的探索思考”,不谋而合的主题诉求恰巧反映出“创作人仍未能找出新变方向,所以竭力去反省我们究竟走过什么路径,才可以明白眼下为何要面对如此困窘的田地”。而当我们读到“张国荣已被封圣,而过去依存在他身上的阴影价值,已不容于今天的主流意识,何况大家都乐于成为共谋”时,心中的感喟仿佛无 处诉说。
         对一些值得更深层次去观赏的影片,汤祯兆运用了多样化的西方理论进行解读,从荣格的阿尼玛审视刘镇伟的自我修正术所流露出的潜意思层面信息,以苏珊•桑塔格对色情创作本质的模拟反讽特性为香港色情影片正名,指出了香港色情片中的诸多隐喻和象征符号。但无论这些理论背景离香港有多远,汤祯兆的解读都没有脱离本土性,理论最终都逻辑严密、盘根错节地指向了香港的社会、历史、大众,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丝丝缕缕都散发出香港的气息。这大约也可作为汤祯兆自称“草根”的注解之一。
         汤祯兆似乎又很不重视港片。对这十年来的港片少有本体论上的探究,对影片本身的艺术性也很少涉及或是一笔带过。这一方面当然有个人喜好之缘故,另一方面,更在于这十年来的港产影片在艺术性上也叫人有些难以启齿。书中不断出现“ 挪移借用”“吃老本”“重复过去”“自我燃烧”“重构”“形神不备”之类的如实描述,港片的堕落昭然若揭。更何况,七八十年代港片的黄金时期也正是作者青春沸腾的年代,想必那时的港片给了将成人未成人的汤祯兆一个成人世界的想象,正如八九十年代,难以衡量香港这个城市在内地年轻人的心里有多少是由录像厅里的港片所构筑的。所谓“骨受之于父,血受之于母”,从港片的峥嵘岁月走来、全心全意爱港片的汤祯兆,兢兢业业地从一个场景、一场打斗、一个小动作、一句台词开始,去把握香港电影的根源、经脉,也企图为如今的港产影片做诊断、开药方。
         书中所配图片亦值得一提,有老公屋,双层巴士,有街头匆匆赶路的行人,让人迷失的商场,尤其是配在《麦兜菠萝油王子》旁的一炉菠萝包,恰当得不能再恰当。
       香港电影,君自珍重。
      
       ——摘自《新民周刊》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