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党的组织生活概论
作者:
倪安和 主编
定价:
26.00元
页数:
363页
ISBN:
978-7-309-06361-5/D.393
字数:
282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9年7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是我国第一本比较全面地论述工人阶级政党组织生活的专著,它从加强党的建设的高度,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加强党的组织生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它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生活的起源和发展,追溯了中国共产党组织生活的产生及制度化的过程,阐述了组织生活的含义和基本要求,详细介绍了组织生活的职能、内容、形式,特殊情况下的组织生活和领导干部的双重组织生活、组织生活的评估,以及世界各国共产党组织生活概览,撮要推荐了组织生活成功的实例及其评析等。
       该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新形势下加强党的组织生活建设方面的新鲜经验,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进行党内教育的好教材。
      
      

作者简介


       倪安和.现任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现代领导》杂志社总编辑。青年时代在《解放日报》社任记者时就从事党建报道。历任《解放日报》社党政部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支部生活》副主编。共有领导科学、党的建设等各类著述与编著12本,既是具有新闻工作高级职称的专家,更是领导科学、党的建设领域的学者。
       《党的组织生活概论》是他在党报党刊工作期间以新闻工作者的触觉,为弥补党建理论的缺门潜心研究、设计框架、组织撰写的结果。是我国第一本比较全面论述工人阶级政党组织生活的专著。

书摘

目录
      
       序言 张全景
       序言 沈红光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生活的起源和演进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起源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及其组织生活形式
       一、以书信和报纸宣传方式对支部及其成员的斗争进行指导
       二、以支部为单位各自开展革命斗争
       三、开始脱离旧的行会色彩和宗派主义倾向
       四、组织制度开始具备民主集中制的形式
      
       第三节 列宁创建新型党及其对政党组织生活的巨大贡献
       一、党员必须“参加一个组织” —— 列宁对组织生活的理论贡献
       二、按生产单位组建基层支部,党是领导力量
       三、列宁关于组织生活的思想和实践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生活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生活
       一、 党建立初期的组织生活
       二、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的逐步发展及其组织生活
       三、在国统区白色恐怖下我党的组织生活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组织生活
       一、为新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提供有力保证
       二、紧紧围绕“为更加提高党员标准”而努力
       三、吸取“反右倾”和“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的组织生活
       一、组织生活突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夯实党员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
       二、组织生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鼓励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建功立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组织生活更加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民意,体现为人民服务宗旨
       四、组织生活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同时组织管理全覆盖
       五、组织生活强调反腐倡廉警钟长鸣,强化党内自律和监督机制
      
       第三章 组织生活的含义和类型及其基本要求
      
       第一节 组织生活的含义和类型
       一、支部党员大会
       二、党小组会
       三、党员领导干部单独召开的党内民主生活会
      
       第二节 组织生活与党的生活的联系和区别
       一、组织生活与党的生活的基本共同点
       二、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基础
       三、组织生活不能被党的生活中的其他活动所替代
      
       第三节 组织生活的意义
       一、 组织生活是党员“政治生命”的保证
       二、组织生活是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锻炼的必要途径
       三、组织生活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措施
      
       第四节 组织生活的基本要求
       一、组织生活必须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和原则性
       二、组织生活必须坚持发扬党内民主
       三、组织生活必须保证质量,注重实效
      
       第四章 组织生活的职能
      
       第一节 组织生活的政治职能
       一、党的性质决定了组织生活的政治职能
       二、怎样发挥组织生活的政治职能
       三、发挥组织生活的政治职能要克服三种倾向
      
       第二节 组织生活的教育职能
       一、思想建党的原则决定了组织生活的教育职能
       二、怎样发挥组织生活的教育职能
       三、强化组织生活的教育职能要克服两种倾向
      
       第三节 组织生活的管理职能
       一、党组织严密的统一性决定了组织生活的管理职能
       二、怎样发挥组织生活的管理职能
       三、严格组织生活管理职能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四节 组织生活的监督职能
       一、党内自我监督的需要决定了组织生活的监督职能
       二、怎样发挥组织生活的监督职能
       三、发挥组织生活的监督职能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
      
       第五章 组织生活的内容
      
       第一节 与时俱进的党的组织生活内容
       一、不同历史阶段的组织生活的内容
       二、新时期组织生活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二节 新时期党的组织生活的十项基本内容
       一、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三、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党章 和党的基本知识
       四、 党风党纪教育
       五、行使民主权利
       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八、发展党员和表彰优秀党员
       九、党内组织处理和处理违纪党员
       十、学习业务知识,开展有益活动
      
       第三节 组织生活内容的决定因素
       一、组织生活内容由执政党的地位所决定
       二、组织生活内容由丰富的社会实践所决定
       三、组织生活内容由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所决定
      
       第四节 组织生活内容的针对性
       一、要研究党员主体的现状
       二、要做到有的放矢
       三、要敢于触及热点、焦点问题
      
       第五节 组织生活内容的实效性
       一、 内容选择具体化
       二、内容编排系列化
       三、自主教育角色化
       四、心理疏导艺术化
      
       第六章 组织生活的形式
      
       第一节 组织生活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一、组织生活形式必须具备的特征
       二、寻找形式与内容的最佳结合点
       三、设计组织生活形式应注意的方法
      
       第二节 组织生活常见的几种形式
       一、理论学习式
       二、思想汇报式
       三、民主生活式
       四、 节 日纪念式
       五、走出请进式
       六、典型示范式
       七、民主讨论式
       八、调查研究式
       九、奉献服务式
       十、竞赛评比式
       十一、党日活动式
       十二、形象直观式
       十三、自我教育式
       十四、联谊活动式
       十五、党群互动式
       十六、民主对话式
      
       第三节 组织生活形式要不断创新
       一、注意学习式教育与形象化教育相结合
       二、注意正面教育与对比教育相结合
       三、注意封闭式教育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四、 注意被动教育与主动教育相结合
       五、注意传统方式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
      
       第七章 党员领导干部的双重组织生活
      
       第一节 双重组织生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是党章 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
       二、严格的双重组织生活是党一贯坚持的重要建党原则
       三、严格的双重组织生活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双重组织生活的要求与程序
       一、把握双重组织生活的要求
       二、坚持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三、严格民主生活会程序
      
       第三节 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一、强化自我监督意识是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基础
       二、做好充分的会前准备是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前提
       三、注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效是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关键
       四、 巩固落实会议成果是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根本
      
       第四节 双重组织生活的管理和监督
       一、主动接受所在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二、主动接受上级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三、主动接受党内规章 制度的管理和监督
      
       第八章 特殊情况下的组织生活
      
       第一节 特殊情况下的组织生活的概念
      
       第二节 处理好特殊情况下的组织生活的意义
       一、不可忽视有特殊情况的党员数量
       二、正确认识特殊情况下的组织生活的作用
      
       第三节 处理特殊情况下的组织生活的若干原则
       一、保持联系的原则
       二、区别对待的原则
       三、相互配合的原则
       四、 按章 办事的原则
      
       第四节 特殊情况下的组织生活的几种类型及其处理办法
       一、流动类
       二、长期外出类
       三、离退休或病休类
       四、离岗类
       五、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类
       六、出国(出境)类
       七、处罚类
       八、其他类
      
       第五节 特殊情况下的组织生活中的各方职责和具体要求
       一、流出地党组织的具体职责
       二、流入地党组织的具体职责
       三、对有特殊情况的党员的具体要求
      
       第九章 组织生活的评估
      
       第一节 组织生活评估的意义和原则
       一、评估的意义
       二、评估的原则
      
       第二节 组织生活的评估标准
       一、制定标准的前提
       二、标准的条目设置
      
       第三节 组织生活的评估方法
       一、自我评估
       二、群众评估
       三、组织评估
      
       第四节 评估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
      
       第十章 组织生活的成功实例及其评析
      
       第一节 实例评析的意义与标准
       一、实例评析的意义
       二、实例评析的标准
      
       第二节 实例举要及简析
       一、一次抗震救灾的特殊组织生活会
       二、在民主生活会上酝酿科学机制
       三、震后一次“短平快”的组织生活会
       四、“积木组合式”组织生活
       五、常回“家”看看
       六、让组织生活在“网”上活起来
       七、一次有意义的郊区义诊
       八、“看看我身边改革开放的新变化”
       九、城乡党组织结对联合组织生活
       十、向家乡报喜,与家乡互动
       十一、在“流动党员之家”聆听总书记讲话
       十二、一次为社区群众服务的组织生活
       十三、走进困难党员家中
       十四、网上流动党员之家
       十五、赈灾组织生活会凸显爱心
       十六、网上组织生活的辐射作用
       十七、“网上论坛”打造凝聚党员的教育平台
       十八、朱镕基同志参加党员民主评议会
       十九、临时党小组的特别会
       二十、“他人长处知多少”
       二十一、共产党员如何面对歹徒
       二十二、我们徜徉在淞滨路上
       二十三、她得了个满票
       二十四、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
       二十五、当他犯了作伪证的错误
       二十六、将腐败分子清除出党
      
       第十一章 国外共产党的组织生活概览
      
       第一节 国外共产党基层组织的设置
       一、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原则
       二、基层党组织的任务与职能
       三、基层党组织的权力机关和领导机关
      
       第二节 国外共产党基层组织的组织生活
       一、发展新党员,壮大党的队伍
       二、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三、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党内监督
      
       附录Ⅰ 《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有关组织生活的内容辑录
       附录Ⅱ 苏俄无产阶级政党章程中有关组织生活的内容辑录
       附录Ⅲ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关组织生活的内容辑录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