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法理学(第二版)
作者:
公丕祥 主编
定价:
45.00元
页数:
430页
ISBN:
978-7-309-06261-8/D.384
字数:
554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8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旨在对现代法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出新的分析与叙述。全书包括法的现象的本体与价值、法的现象的历史逻辑、法律调整、法律的创制、法律的实现和法制现代化六篇。全书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分析法与法律的基本问题,探讨法律运行的内在机理,揭示法制现代化的客观规律性,进而审视和回应当代法律变革进程所提出的诸多重要论题。全书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既传承当代中国法理学的优良学术传统,又对法理学的重要课题作出了创造性的阐释;坚持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既注意提升法理分析的水准,又注意从理论的高度解读当代法治进程中的重要法律现实问题;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既强调教材内容的完整系统性,又重视叙述形式的生动性。全书立意新颖,内容丰富,论说透辟,是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及法学爱好者研习法理学的理想教材和适用读物。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公丕祥,男,1955年生,祖籍山东蒙阴县。法学博士、教授、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兼任国际法律哲学一社会科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著作有:《马克思的法哲学革命》(1987年)、《中国刑法通史》第一分册(与李光灿先生合著,1989年)、《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上卷》(主编,1991年)、《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述论》(1992年)、《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主编,1993年)、《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1998年)、《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1999年)、《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主编,1999年)、《东方法律文化的历史逻辑》(2002年)、《权利现象的逻辑》(2002年)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199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副主编简介:
       孙笑侠,男,1963年生,浙江温州籍。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院长、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法律哲学-社会科学协会会员(IVR)及其中国分会副主席。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3—2004),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2),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国家“百千万工程”入选人员(2007)。代表作为《程序的法理》(2005)、《法律对行政的控制》(1999)、《法的现象与观念》(1995)。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黄建武,男,1957年生,法学博士、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独著、主编、参与编著《法的实现》、《法理学》、《法理学教程》等著作17部,在《法学研究》、《现代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书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法理学的性质与范围
       一、法理学与法哲学
       二、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法理学领域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法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法理学的历史沿革
       二、西方法理学的进化
       三、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伟大革命
      
       第三节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辩证的方法
       二、系统考察的方法
       三、比较分析的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一编 法的现象的本体与价值
      
       第二章 法与法律的关系
      
       第一节 西方思想家论法与法律
       一、以人类精神为基点的论说
       二、德国古典法哲学的反思
       三、从法律自身出发来理解的学说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论法与法律
       一、早期著作中的探索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理论分析
       三、《资本论》及其后的相关阐释
      
       第三节 法与法律的关系
       一、语言学的辨析及其意义
       二、法与法律的概念特征
       三、法与法律的区别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法的现象的特征与本质
      
       第一节 法的现象的特征
       一、法的现象受社会经济关系制约
       二、法的现象相对独立于社会经济关系
       三、法的现象具有形式性与自治性
      
       第二节 法律的特征
       一、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二、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三、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四、通过程序而强制予以实施
      
       第三节 法的现象的本质
       一、法的现象的规律性与意志性
       二、法的现象的共同性与阶级性
       三、法的现象的正义性与利益性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法的现象的功能
      
       第一节 法的现象功能的概念
       一、法的现象功能的含义
       二、法的现象功能的特征
      
       第二节 法的现象功能的类型
       一、社会整合意义上法律功能的分类
       二、社会影响性质意义上法律功能的分类
      
       第三节 法的现象功能的状态
       一、法律对行为的影响
       二、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 法的现象的价值
      
       第一节 法的现象价值的概念
       一、价值的概念
       二、法的现象价值的涵义
      
       第二节 法的现象的价值评价
       一、法的现象价值评价的概念
       二、法的现象价值评价的主体和对象
       三、法的现象价值评价的标准
      
       第三节 法的现象的价值形态
       一、法的现象与利益
       二、法的现象与秩序
       三、法的现象与正义
       四、法的现象与自由
       五、法的现象与效率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编 法的现象的历史逻辑
      
       第六章 法的现象的起源
      
       第一节 原始公社调整系统的性质与特征
       一、原始公社的组织形式
       二、原始公社调整系统的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 法的现象起源的一般规律
       一、法的现象起源的过程
       二、法的现象起源的一般规律
       三、原始公社习惯与法律的主要区别
      
       第三节 法的现象起源的多样性
       一、法的现象起源的雅典形式
       二、法的现象起源的罗马形式
       三、法的现象起源的德意志形式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七章 法的现象发展的历史类型
      
       第一节 法的现象历史类型的概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看法
       二、划分法的现象历史类型的依据
      
       第二节 以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法律类型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类型的社会基础
       二、前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类型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以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法律类型
       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法律类型之社会机制
       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法律类型之特征
      
       第四节 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础的法律类型
       一、以人的自由个性为基础的法律类型之社会机制
       二、新型法律的本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八章 法的现象发展的继承性
      
       第一节 法的现象发展继承性的界定
       一、概述
       二、法的现象历史继承性的规定性
      
       第二节 法的现象发展继承性的内容和方式
       一、法的现象发展继承性的内容
       二、法的现象发展继承性的方式
      
       第三节 法的现象发展继承性的根据
       一、法的现象发展继承性的哲学根据
       二、法的现象发展继承性的社会根据
       三、法律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问题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九章 法系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法系与法律文明
       一、文明与法律文明
       二、法律文明的类型与法系的划分
      
       第二节 西方两大法系
       一、民法法系的形成与发展
       二、普通法法系
       三、两大法系基本特征比较
      
       第三节 东方法律文明
       一、中国法律文明
       二、印度法
       三、伊斯兰法
      
       第四节 法系与法律文化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二、法律文化的分类与法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三编 法律调整
      
       第十章 法律调整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法律调整的概念
       一、法律调整的含义和特征
       二、法律调整的对象
      
       第二节 法律调整的机制
       一、法律对利益的模式化
       二、法律调整的能量
      
       第三节 法律调整的方式、方法与类型
       一、法律调整的方式
       二、法律调整的方法
       三、法律调整的类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一章 权利、权力与法律调整
      
       第一节 权利和权力的概念
       一、权利的概念
       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三、权力的概念
       四、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第二节 作为法律调整重心的权利与权力
       一、权利—权力关系是法律调整对象的重心
       二、权利与权力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权力对权利的作用
       四、权利与权力的冲突关系
      
       第三节 法律调整与权利保障
       一、权利立法
       二、法律对权利的分类调整
       三、权利保障的方式
      
       第四节 法律调整与权力控制
       一、权力运行的一般规律
       二、法律与权力分工
       三、法律与权力制约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二章 法律调整与法律程序
      
       第一节 法律程序概述
       一、法律程序的一般特点
       二、法律程序的分类
       三、正当程序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正当程序的特征与要素
       一、正当程序的特征
       二、正当程序的要素
      
       第三节 法律程序的地位与价值
       一、法律程序的相对独立性
       二、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
      
       第四节 正当程序在法律调整中的作用
       一、法律程序对法律行为的调整方式
       二、法律程序对法律适用的作用
       三、法律程序的意义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三章 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
      
       第一节 道德的概念
       一、道德的涵义
       二、道德的结构
      
       第二节 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的一般关系
       一、中西方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主要观点
       二、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的共通性
       三、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的区别
      
       第三节 法律的道德价值基础
       一、法律的道德价值基础的理论依据
       二、法律的道德价值基础在法治实践中的体现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四章 法律调整与法律意识
      
       第一节 法律意识的一般属性
       一、法律意识的内涵
       二、法律意识的规定性
      
       第二节 法律意识的基本分类
       一、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社会法律意识和人类法律意识
       二、法律知识、法律理想、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评价和法律信仰
       三、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形态
      
       第三节 法律意识在法律调整过程中的作用
       一、法律意识的法制建构功能
       二、法律意识的法制运行功能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五章 法律调整与法治国家
      
       第一节 法治与法治国家概述
       一、法治的涵义
       二、西方法治思想的历程
       三、法治国家的内涵
      
       第二节 法治国家原理
       一、法治国家的基本构造与社会条件
       二、法治国家的标志
       三、法治国家模式的比较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社会主义与法治国家
       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目标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四编 法律的创制
      
       第十六章 法律创制的机理
      
       第一节 法律创制的概念与特征
       一、法律创制的概念
       二、法律创制的特征
      
       第二节 法律创制的原则
       一、立法的民主化原则
       二、立法的科学化原则
       三、立法的法治化原则
      
       第三节 法律创制的程序
       一、立法程序概述
       二、我国立法的基本程序
      
       第四节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一、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意义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七章 立法体系
      
       第一节 立法体系的概念与特点
       一、立法体系概述
       二、中国的立法体系
      
       第二节 立法的等级效力
       一、立法等级效力的概念与意义
       二、我国的立法等级效力
      
       第三节 法律的渊源
       一、法律渊源的概念
       二、法律渊源的历史发展
       三、法律的分类
       四、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
      
       第四节 立法的监督机制
       一、立法监督的概念与特征
       二、立法监督的意义
       三、立法监督的对象、内容和方式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八章 法律的要素
      
       第一节 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
       二、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三、法律规范的种类
      
       第二节 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的概念
       二、法律原则的特征
       三、法律原则的分类
       四、法律原则的作用
      
       第三节 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的作用
       二、法律概念的种类
       三、法律概念的特征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九章 法律体系
      
       第一节 法律体系的概念与特征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二、法律体系的特征
      
       第二节 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
       一、法律体系基本结构思想的演变
       二、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
       一、法律部门的概念
       二、划分部门法的标准
       三、当代中国主要部门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五编 法律的实现
      
       第二十章 法律实施概述
      
       第一节 法律实施的概念
       一、法律实施的概念和意义
       二、法律实施与法律实现
      
       第二节 法律实施的方式
       一、守法
       二、执法
       三、司法
      
       第三节 法律的效力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与分类
       二、法律的效力等级
       三、法律的空间效力
       四、法律的时间效力
       五、法律的对人效力
      
       第四节 法律实效
       一、法律实效的概念
       二、法律实效与法律效果
       三、法律实效与法律效益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十一章 司法机理
      
       第一节 司法权的性质与特征
       一、司法权的性质
       二、司法权的特征
      
       第二节 司法活动的规律
       一、作为司法价值目标的司法公正
       二、司法活动的过程
       三、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四、我国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司法解释
       一、司法解释的概念及其性质
       二、司法解释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三、司法解释的一般方法
      
       第四节 法律推理
       一、法律推理的概念
       二、法律推理的特征及功能
       三、法律推理的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十二章 法律职业
      
       第一节 法律职业概述
       一、法律职业的概念与特征
       二、法律职业的形成
      
       第二节 法律职业的技能
       一、法律职业的语言技能
       二、法律职业的思维特点
       三、法律职业的知识
       四、法律职业的技术
      
       第三节 法律职业的伦理
       一、法律职业伦理概述
       二、律师职业道德
       三、司法官职业道德
       四、法律职业信仰
      
       第四节 法律职业制度
       一、法律教育制度
       二、法律职业考试与培训制度
       三、法律职业任职制度
       四、法律职业待遇制度
       五、法律职业机构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十三章 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一、法律关系的含义及特点
       二、法律关系与实际社会关系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种类
       一、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
       二、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三、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
       四、部门法律关系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三、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运动
       一、法律关系运动的含义
       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前提与条件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十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
       二、归责原则
       三、法律责任的作用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分类
       一、引起法律责任的条件
       二、法律责任的种类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实现
       一、追究法律责任的原则
       二、法律制裁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十五章 法律秩序
      
       第一节 法律秩序的概念
       一、秩序与社会秩序
       二、法律秩序的意义解构
       三、法律秩序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法律秩序的内容与标志
       一、法律秩序的内在结构
       二、法律秩序的价值内涵
       三、法律秩序的标志
      
       第三节 法律秩序的形成
       一、法律秩序形成的实证基础
       二、法律秩序形成的外部环境
       三、法律秩序形成的内部机制
       四、法律秩序与法制现代化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六编 法制现代化
      
       第二十六章 法制现代化的概念与范式
      
       第一节 现代化与法制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概念
       二、法律发展与法制现代化
       三、研究法制现代化问题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法制现代化的研究范式
       一、以历史哲学为基础的研究范式
       二、以类型学为基础的研究范式
       三、以法制现代化等于西方化为特征的研究范式
       四、以法律发展多元性为特征的研究范式
       五、马克思的研究范式
      
       第三节 法制现代化的意义解构
       一、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向度
       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性质
       三、法制现代化的内涵特征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十七章 法制现代化的标准
      
       第一节 法律的形式合理性
       一、法治与法律的形式化
       二、国家权力运行的法治化
       三、行政与司法的分离
       四、法律规范体系的严整和谐
       五、司法过程的程序化
      
       第二节 法律的价值合理性
       一、法律形式化的价值依归
       二、平等、自由与市场经济
       三、经济领域中的社会正义
       四、社会正义与现代法律的价值
      
       第三节 法律的效益化原则
       一、作为评价尺度的法律效益
       二、法律效益的实证要素
       三、法律效益的价值要素
       四、法律效益的评价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十八章 法制现代化的模式
      
       第一节 内发型法制现代化
       一、法制现代化模式的研究意义及其类型
       二、内发型法制现代化的内涵与发端
       三、内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形成条件
       四、内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特征
      
       第二节 外发型法制现代化
       一、外发型法制现代化的概念
       二、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形成条件
       三、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特征
      
       第三节 混合型法制现代化
       一、混合型法制现代化的模式界定
       二、混合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形成条件
       三、混合型法制现代化的启动方式
       四、混合型法制现代化的动力根源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十九章 法制现代化的矛盾运动
      
       第一节 外部影响与内发力量
       一、法制现代化的动因
       二、外域法律文化的冲击及其估量
       三、法制变革进程的内在因素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性
       一、传统与法律传统
       二、法律传统与现代法的交融
       三、法律传统的创造性转换
      
       第三节 国际化与本土化
       一、法律发展的全球意识
       二、法律国际化的内在机理
       三、法律本土化的渊源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主要参考书目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