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研究
作者:
张跣 著
定价:
32.00元
页数:
241页
ISBN:
978-7-309-05643-3/I.395
字数:
223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7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赛义德是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实际开创者,也是与杰姆逊、丹尼尔·贝尔齐名的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文化批评家之一。
       本书是国内学者首部全面系统论述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的学术专著。作者把赛义德的理论思想与他的社会实践、政治立场联系起来,寻找其中的交汇点和相互错位处,关注其中相互触动、相互修正的关系,及其更为深层的理论内涵。
       本书认为以赛义德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既不在西方统治历史之内,又不在西方统治历史之外,而是与它保持着一种切线关系。这样,他们同西方统治历史的关系,就既可能是一种紧张关系,也可能是一种共谋关系。
      
      

作者简介


       张跣,1970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主要从事西方文论、大众文化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已发表论文数十篇。
       合作翻译《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像绅士一样生活》(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年),参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等书。
       目前承担北京市社科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互联网文化的意识形态研究》、中直专项委托课题《互联网时代的认同危机》等项目。
      

书摘

目 录
      
       导 论
       第一节 “世界之间”:赛义德其人其文
       第二节 话语场:后殖民地形图
       第三节 赛义德与后殖民主义
       第四节 赛义德与福柯
       第五节 关于本书写作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开端”:康拉德和维柯
       第一节 康拉德与创作的意识层面
       第二节 维柯与“开端”的世俗性
      
       第二章 “东方不是东方”:关于东方主义
       第一节 《东方主义》的观点和成就
       第二节 “杂交视角”:东方主义的界定
       第三节 难解的症结:“霸权”与“话语”
       第四节 东方主义与马克思
       第五节 “东方不是东方”
      
       第三章 “世俗批评”:世界、文本、批评家
       第一节 与后结构主义的交锋和借鉴
       第二节 对美国“左派”文学批评的反思
       第三节 世界、文本、批评家
       第四节 理论旅行和理论逾越
      
       第四章 “叙事的许可证”:巴勒斯坦问题
       第一节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叙事的许可证”
       第三节 “无援的声音”
      
       第五章 “共谋”和“抵抗”:文化与帝国主义
       第一节 折中方法:福柯、威廉斯、法侬和艾略特
       第二节 “共谋”与“态度与指涉的结构”
       第三节 “对位阅读法”
       第四节 “差异的经验”与“混杂的文化”
       第五节 走向抵抗的人文主义
      
       第六章 “不得其所”:赛义德的文化认同和学术意义
       第一节 “流亡”及其二律背反
       第二节 “旅居”:文化资本的重新分配
       第三节 差异主义与混杂性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