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近视·近视眼·近视眼病
作者:
汪芳润 尹忠贵 主编
定价:
28.00元
页数:
211页
ISBN:
978-7-309-05863-5/R.1012
字数:
331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8年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近视眼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至今“仍然是个谜”。为求进一步了解更深层次的相关知识,在著名近视眼专家汪芳润教授带领下.撰写而成《近视·近视眼·近视眼病》。全书共12章,重点讨论了近视眼防治研究工作中的热门话题,包括近视眼研究进展、视力与屈光特点、近视眼性质与分类、近视眼病因机制与防治方法等。特别指出原发性近视眼与症状性近视眼的区别,并强调病理性近视眼是研究的主攻对象。内容以学术讨论为主,兼具普及,可供有关专业人员、学校师生及近视眼患者参考。

作者简介


      
       编委会名单
       (以姓氏笔画为序)
       尹忠贵 (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吉红云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
       阮培明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孙伟之 (加拿大Waterl00大学视光学院)
       杨晨皓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李 军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
       汪芳润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沈 李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沈永明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沈华敏 (美国Berkley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周晓东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周晓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胡 磊 (山东省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高 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焦 秦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汪芳润,1936年出生,教授。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理专业。先后任职于上海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眼科教研室。1998年12月自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退休。专业特长为临床视觉与近视屈光。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眼科学会秘书、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弱视斜视学组副主任委员、教育部近视眼专家组成员、国际近视眼研究基金会第2~4届委员。任6种专业杂志副主编或编委。主编和参编书籍8种.其中个人编著3种。发表论文102篇,科普文章24篇。
      
      
       尹忠贵,1963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专业特长是小儿视光性眼病的诊治。主持科研课题2项。兼任上海市医学会防盲学组成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眼科学组副组长、上海市浦东新区防盲专家指导组成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工伤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浦东新区残疾人鉴定专家组成员。编写书籍《儿童视觉保健问答》、《眼科临床指南》。发表论文17篇。

书摘


       目 录
      
       第一章 近视眼——人类文明的牺牲品
       一、人类与近视眼
       二、中国人与近视眼
       三、动物与近视眼
      
       第二章 关键词释义
       一、近视
       二、近视眼
       三、近视眼病
      
       第三章 近视眼的视力与屈光
       一、人眼远视力特点
       二、人眼近视力特点
       三、人眼屈光特点
       四、近视眼的远视力
       五、近视眼的近视力
       六、近视眼与散光眼
       七、近视性屈光参差
       八、近视眼与老视眼
      
       第四章 视力与屈光测定的技巧
       一、视力检查
       二、屈光测定
      
       第五章 近视眼的表现
       一、近视眼临床所见
       二、近视眼特殊检查所见
      
       第六章 近视眼的流行病学
       一、近视眼的流行特点
       二、近视眼与遗传
       三、早产儿与近视眼
       四、近视眼的个性与心理
       五、视屏前的近视眼
       六、近视眼与饮食
       七、近视眼与照明
       八、夜近视
       九、近视眼与颜色
       十、近视眼与运动
      
       第七章 近视眼分类与病因
       一、近视眼的性质
       二、近视眼的分类
       三、高度近视眼
       四、近视眼的病因分析
       五、近视眼的发病机制
      
       第八章 近视眼的并发症
       一、近视眼与弱视
       二、近视眼与斜视
       三、近视眼与视疲劳
       四、近视眼与飞蚊症
       五、近视眼与视网膜脱离
       六、近视眼与青光眼
       七、近视眼与白内障
      
       第九章 近视眼能矫难治
       一、近视眼的矫与治
       二、近视眼祈望合理矫治
       三、近视眼与眼镜的不解之缘
       四、治疗性配镜——老方法,新概念
       五、多焦镜——能被近视眼接受吗
       六、角膜接触镜——近视眼的大视界
       七、如何使OK镜“OK”
       八、药物治疗近视眼的尝试
       九、近视眼矫正手术——立竿见影
       十、近视眼求医须知
       十一、近视眼矫治方法选择
       十二、近视眼矫治新长征
      
       第十章 近视眼的预防
       一、近视眼的预防动态
       二、预防近视眼发生
       三、预防近视眼发展
       四、预防近视眼并发症
       五、近视眼预防“百花园”
       六、学校卫生工作标准
       七、近视眼劳动能力鉴定与职业选择
       八、近视眼预防评论
      
       第十一章 保护儿童视力,关心儿童近视
       一、儿童近视一近视眼一近视眼病
       二、儿童视力低常≠视力异常
       三、儿童屈光不正≠屈光异常
       四、儿童视力检查的注意要点
       五、儿童屈光检查注意要点
       六、儿童屈光异常的矫治原则
       七、儿童配镜须知
       八、关心儿童近视眼
       九、重视儿童眼保健
       十、积极开展儿童视光研究
      
       第十二章 近视眼热门话题讨论与建议
       一、近视眼还有优点
       二、“生理性近视眼”,能理解吗
       三、有隐性远视眼,也有隐性近视眼吗
       四、近视眼需要阿托品
       五、体检视力“标准”就标准吗
       六、新时期学生近视眼防治问题与建议
       七、近视眼研究基础工程——屈光普查
       八、我国验光配镜问题与建议
       九、我国现用视力表问题讨论
       十、近视眼不宜再分真假了
       十一、眼保健操的来龙去脉
       十二、近视眼角膜激光手术要三思而行
       十三、近视眼防治实践启示录
      
      
       近视眼研究方法学讨论(代编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