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美国银行监管制度(第五版)
作者:
[美] 肯尼思·斯朋(Kenneth Spong) 著
定价:
20.00元
页数:
182页
ISBN:
978-7-309-05857-4/F.1332
字数:
182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8年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描述了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银行业和银行监管发展的历史,分析了美国目前的银行业结构和银行监管架构,介绍了美国银行监管适用的各项规章制度,探讨了银行业与银行监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仍待解决的问题。本书作者Kenneth Spong先生是美国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本书自1983年出版以来,经过几次修改,目前已出第五版,是介绍美国银行监管制度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书摘

本书各版本信息:
       第一版,1983年
       第二版,1985年
       第三版,1990年
       第四版,1994年
       第五版,2000年
      
       本书可从以下地址获取:Public Affairs Department FederalReserve Bank ofKansas City Kansas City,Missouri64198ˉ0001
       本书电子版可从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网站“出版物”或“监管与风险管理”中下载,网址:http://www.kc.frb.org。该行的经济研究部、社区事务部、监管与风险管理部、金融服务部、公共事务部、消费者事务部以及美国农村研究中心等部门在网上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和数据。
      
      
       序 一
       银行业的稳定和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而银行体系和银行监管制度的发展需要较长的过程。美国作为世界上银行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银行监管制度也伴随着银行业的发展而逐渐演化,经过两百多年的探索和积累,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银行监管制度,其中不乏可供他国借鉴的经验。但是,近来出现的次级债事件提醒我们,即使对于发达的美国来说,现行的银行监管制度也同样值得反思,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在积极借鉴国外监管成功经验时,我们会注意到,美国的银行监管制度和做法也影响到中国的银行监管。例如,在贷款五级分类制度、骆驼评级(CAMELS评级)、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并重、以风险为本的监管等方面,中国借鉴了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从宏观层面来看,中美银行监管还有许多相近之处。首先,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技术进步、金融创新和全球一体化的推进,两国的银行监管都经历了从高度管制到逐步放松管制的过程。例如,美国曾通过Q条例限制银行存款利率,随着该条例弊端的逐步暴露,才在80年代分阶段地废除了Q条例,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中国目前也已从严格的存贷款利率管制走向逐步放松利率管制的过程,银行贷款利率已经放开,存款利率仍设有下限。美国曾长期限制银行跨州经营,随着银行控股公司的迅速发展,1994年通过《里格—尼尔银行跨州经营与跨州设立分支机构效率法案》为银行跨州扩张确立了统一的全国标准。中国也经历了从限制城市商业银行跨地区经营到鼓励优质城市商业银行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过程。美国1933年《银行法》曾在商业银行和证券业之间构筑了一道“防火墙”,形成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而1999年的《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案》(《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最终打破了这一实施了60多年的禁令,使得银行业机构也可以组建金融控股公司,从事更广泛的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业务。中国的银行业目前也有从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的趋势。另一方面,两国的监管做法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例如,美国的银行监管只对机构设立进行审批,银行业机构经批准设立之后,可以从事法律和管理规章所许可的各项业务活动,监管当局不再对每家银行从事的具体业务进行逐项审批。而中国不仅对机构准入进行审批,考虑到产品层面存在风险,对银行从事的业务范围也要进行严格审批。
       美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还有一个特点,即美国的监管制度也不是说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总体规划,而是在应对各种重大事件和危机的过程中逐步演化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联邦和州一级形成了众多的银行监管机构。这种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双重多头监管体系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对银行进行监督,虽然保证了美国银行业的稳健运行,但监管机构过多、监管体系过于复杂,不仅可能增加监管协调的难度,导致职责不清,而且可能造成交叉监管和重复监管,导致资源浪费和监管成本居高不下。
       《美国银行监管制度》一书描述了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银行业和银行监管发展的历史,分析了美国目前的银行业结构和银行监管架构,介绍了美国银行监管适用的各项规章制度,探讨了银行业与银行监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仍待解决的问题。本书作者Kenneth Spong先生是美国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本书自1983年出版以来,经过几次修改,目前已出第五版,是介绍美国银行监管制度的经典之作。本书对我国银行监管人员、银行从业人员和学术研究人员系统了解美国的银行监管制度和做法,无疑很有帮助。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2007年12月
      
      
       序 二
       纵观美国历史,银行监管对确立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1999年富有开创性的银行法案的通过,随着当前金融体系正在发生的许多变革,银行监管将继续发挥这一作用。特别是1999年的银行法案为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业务融合敞开了大门。同时,由于技术创新、新出现的金融理论和思想、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国际关系的发展,金融体系的运行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较为重要和正在发生的变化包括跨州银行业务和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新金融服务的大量涌现以及处理和运用金融信息能力的迅速提高。
       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作为一个地区性机构和国家中央银行的组成部分,十分注重监测银行业的发展状况和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竞争。《美国银行监管制度》第五版既反映了这些目标,也重申了我们的愿望,即:希望能够加深读者对美国银行体系及其监管框架的了解。
       本书的前四版已为银行家、普通公众、高等院校和银行监管人员广泛使用。我相信,第五版将继续为读者提供有用的资料,帮助读者了解我们的监管程序,了解我们在维护稳健而富有创新的金融体系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THOMASM.HOENIG
       行长
       2000年11月
      
      
       目 录
      
       导言
      
       第一章 为什么对银行进行监管
       保护存款人
       货币和金融稳定
       高效和富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
       保护消费者
       银行监管不打算做什么
      
       第二章 银行监管的历史
       早期的美国银行业
       双重银行和国民银行体系的发展
       联邦储备体系的发展
       大萧条和20世纪30年代的改革
       迅速发展的银行体系
       小结
      
       第三章 银行、银行控股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
       银行
       银行控股公司
       金融控股公司
      
       第四章 监管机构
       货币监理署
       联邦储备体系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
       州银行监管机构 其他监管机构
      
       第五章 保护存款人和稳定货币的法规
       影响存款人安全的银行因素和法规
       合规监管程序
       小结
      
       第六章 与有效竞争金融体系相适应的监管
       银行注册管理
       对银行所有权的监管
       银行经营的地域范围
       金融市场竞争的变化
       小结
      
       第七章 法律对消费者的保护
       监管要求
       信息披露法律
       民权法律
       其他消费者信贷法律
       消费者保护法律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八章 银行监管的未来趋势
       影响未来监管的因素
       对监管方面的变革的影响
       小结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