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医学“软件”
作者:
汤钊猷
定价:
75.00元
页数:
296页
ISBN:
978-7-309-05728-7/K.218
字数:
221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7年9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前言
      
       众所周知,电脑有硬件和软件,二者缺一不可。同样,医学也有硬件和软件。所谓医学硬件,可以指医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而医学“软件”,则可理解为与临床医学、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学科梯队建设相关的软科学,我将其称为医学“软件”。例如临床思维,是临床医学的软科学;医学教育改革则应属医学教育的软件;医学科研的方向等是医学科研相关的软科学;而学科带头人、梯队建设、医生素质的建设等也无疑是这方面的软件。1949年我从进入上海医学院(后称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现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至今已半个多世纪。回顾这半个多世纪,前几十年我比较重视医学“硬件”建设,而后几十年我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感到医学“软件”也不可或缺,二者相辅相成。
       1954年我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作为外科医生,我几乎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学习如何诊断、如何治疗,以及如何做手术等“硬件”建设上。1968年我改行搞肝癌研究,通过小肝癌的研究,使肝癌由过去不治之症变为部分可治之症,体会到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我写了《肝癌诊断的难与易》、《试论早期肝癌研究之道》等文章,并开始体会到医学“软件”的重要。1988年起,我当了一届上海医科大学校长,感到要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开展科学研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我写了《医科大学加强科学研究的战略意义》一文。而梯队建设又是实现提升学校水平这一目标的关键,我们通过“破格晋升”,体会到梯队建设同样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此外,我对教学的规律也有些粗浅体会,加上有了指导研究生的实践(其中4人的博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我也写过一些关于教学方面的文章。由于1988年起即担任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现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的所长,到了70岁前后,梯队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问题,成为我最关心而且是我还有可能发挥余热的领域,我倾注了很多精力进行这方面的“软件”建设。这个时期,我在研究所内讲了学科建设、论技术与学术、加强软实力等问题。
       这本书收集了1975年以来我发表的以及近年我讲过但未
       发表的医学“软件”相关文章,并对过去的文章作了一些增删,供医学界年轻同志参考。由于是在不同年代发表或讲述的内容,免不了有些重复,如果删去重复,每一篇就不全面,所以重复部分未作太多删改。书中用了一些照片,它们大多是我作报告时用的幻灯片。由于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知识面的限制,加上我不是搞哲学的,错误在所难免,还请读者指正。
       感谢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经费的支持,使本书得以出版。
      
       2007年8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录
      
       1 临床思维篇
      
       1.1搏肝癌37载
       1.2努力做一名好医生———试论五个重视
       1.3肝癌诊断的难与易
       1.4试论早期肝癌研究之道
       1.5“变”与“促变”———肝癌临床研究的19年
       1.6由小到大和由大到小———肝癌临床研究中的思路
       1.7正确的诊断来自对临床资料全面和细致的分析
       1.8再谈肝癌临床研究中的“变”
       1.9在变革中求发展
       1.10从医半个世纪
      
       2 教学管见篇
      
       2.1变革———学术进步与学校发展的源泉
       2.2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2.3展望21世纪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
       2.4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管见
       2.5博士生毕业往往是重要发现的前夕
       2.6对新研究生的希望
       2.7医学博士生培养的我见
      
       3 医学科研篇
      
       3.1医科大学加强科学研究的战略意义
       3.2技术革新与科学研究对肝癌临床的推动
       3.3实验动物、动物实验与医学研究和发展
       3.4开展临床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3.5科研思路、选题与基金申请
       3.6加速实验研究的临床转化
       3.7向国际杂志投稿
      
       4 学科建设篇
      
       4.1学术与学风———学会的灵魂
       4.2半个世纪的回顾
       4.3保持身心动静平衡
       4.4做44年“中山人”有感
       4.5掌握“原则”,严谨治学———纪念沈克非诞辰100周年
       4.6关于“学科带头人”的我见
       4.7在变革中求发展
       4.8表达的艺术———科技方面
       4.9论医学梯队建设
       4.10严谨进取,放眼世界
       4.11在世界科技领域争占一席之地———上海市科协第9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点评
       4.12荣誉与奉献
       4.13世纪伟人,变革大师———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4.14试论技术与学术
       4.15推进我国肝胆胰外科进一步走向世界———对新一代专家的希望
       4.16机遇与基础
       4.17放烟花与发导弹———如何使肝癌研究所更上一层楼
       4.18加强软实力,迎接新挑战———与医学界年轻同道共勉
       4.19悬空寺的启迪———论特色与和谐
       4.20祖国,母校和集体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