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诗骚一百句
作者:
邵毅平 解读
定价:
15.00元
页数:
205页
ISBN:
978-7-309-05661-7/I.402
字数:
118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7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书摘


      
       目 录
      
       卷前小引 葛兆光
       我读诗骚 邵毅平
      
       关了的雎鸠
       桃之夭夭
       群歌互答
       心理距离
       幸福指数(一)
       想结婚的少女
       有女怀春
       悼亡诗(一)
       最浪漫的事
       苏菲的选择
       不如归去
       静女
       死了都要爱
       外遇之簿录
       看那老鼠
       卫国美人
       男人负心
       女为悦己者容
       投桃报李
       孤独者之歌
       黄昏之歌
       一日三秋
       想私奔的女子
       勇敢的小二子
       男人的标准
       琴瑟和谐
       梦中情人
       “快男”与“超女”
       坏男孩
       岂无他人
       幸福指数(二)
       作女
       有女如云
       邂逅与艳遇
       水边的青春
       恋上你的床
       密室幽会
       厌战的士兵
       采桑者之歌 尸位素餐者戒
       适彼乐土
       悼亡诗(二)
       在水一方
       人约黄昏后
       月下美人
       女心为何伤悲
       士兵归来(一)
       士兵归来(二)
       日月忽其不淹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吾将上下而求索
       悲哉秋之为气也
       洞庭波兮木叶下
       悲莫悲兮生别离
       魂兮归来哀江南
      
       索引
       编者后记
      

书评       

《诗骚一百句》:距离的组织

蒋逸征

       注释也好,今译也好,都是揣摩古人之心,以通今人之思。给《诗经》、楚辞做注释的人很多,没人敢造次。做今译的人亦不少,明显活泼了许多,也敢于把“季”译成“小宝贝”,把“窈窕淑女”译成“漂亮的好小姐”。不过,能完全出于《诗经》又生发开去做古今中外联想的,还是这本《诗骚一百句》最大胆好看。
       这位邵毅平教授的确时尚,喜欢《古畑任三郎》、《武林外传》,念叨过“轰趴”和“子曾经曰过的”;在韩国教书时难耐对中文的乡愁,图书馆里琼瑶的书也几乎读了个遍;还非常爱看CCTV6播的外国电影,关注克林顿“我们仨”传记之类畅销书……所以,不知有几多人看到书中出现的“大S小S”、“超女快男”,便以为这是本调笑经典的浮浅小书——那就错了。
       书中一篇篇文章虽短,却也是有相当严密的组织的,而这本书的最大特色便是在这材料的组织中。
       卞之琳写过首《距离的组织》,和这本书的意思有些接近。虽然《诗骚一百句》里用的材料远远比“罗马灭亡星”、“向灯下验一把土”、“我的盆舟”等典故来得通俗易懂,却也有着时空纵横同样的恣意跳脱穿梭,这种联想距离甚远却紧紧呼应的张力令文章显得独特。
       诚如邵毅平在自序中所言:“文学就是文学,只有高低优劣之分,没有古今中外之别。”不仅所有时间是“同时”存在的,所有空间也是“同地”存在的,沉思的是人生哲理。
       必须注意的是,作者虽是古代文学专家,但这些年来,他一直在进行东亚汉文化圈的比较文学研究。精通东亚数国语言的邵毅平,不仅写过复旦版《中国文学史》的“诗经”部分,还给韩国留学生上过妙趣横生的《诗经》课。这本《诗骚一百句》,不光是今对古的解读,也有中外对比关照,有很多外国文学名著,以及特意打上英文名字的外国电影名片,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他的知识面宽度,施展了他思维的远近交叉。
       全书《诗经》部分篇幅较多,且笔墨挥洒,驰骋联想全是时尚的东西。而楚辞部分文风便陡然一变,让人回想起作者十六年前出版的《中国诗歌:智慧的水珠》一书,联想的东西也不再尽是时尚,而是拾起了现代诗歌,并且颇有“指间流沙”和“行走在消逝中”的人生叹息。
       在经典和时尚之间拿捏,其实很容易只顾时尚,却忘了经典。那种情景,就好似邯郸学步。丢失了经典的味道,往往时尚就成了空中楼阁。这本书虽然一脉相承了邵毅平自《胡言词典》以来的那种活泼且跳越的文风,但还是能看出作者是一个写惯严谨论文的人的某些痕迹。他的文字是把自己的霸气收敛起来后呈现出来的,是真正受过良好教育后磨练成熟的。这些小文章,或许就是收敛之外的跳跃和放松吧,但依旧可以看出无处不在的规矩来。仔细读,还是能读出作者的阅历和年纪的,有一种恣意后的稳重。不是抽象画,也不是再现派,或许是印象派的吧。
       还值得玩味的是,不仅单篇文章有“距离的组织”,整本书也有巧妙的首尾呼应。书的开篇,作者抬出了冯梦龙和鲁迅,书末结尾却引用了一个年轻朋友的散文《故乡》。人到中年的作者文字活泼生动,而其年轻朋友的《故乡》文字沧桑老辣,这奇妙的反差不啻是另一种“距离的组织”。这样的谋篇布局实也象征着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息。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