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论语一百句
作者:
傅杰 解读
定价:
15.00元
页数:
171页
ISBN:
978-7-309-05478-1/B.274
字数:
106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7年5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编者后记
      
       经典本是前人鲜活的生命体验,虽经历了千百年,对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导意义。对于经典,经学家的解读往往化简为繁,让人难以接近,更令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这套丛书则独辟蹊径,从每一部经典中选取最具警策意义、最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等于给繁忙而有为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精华的选本,同时也为读者深入思考人生指引了一条门径。百句,当然不一定就是整整一百句,每本书的体例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一句一议,有的是精选数句说明一个话题,还有的选句则“藏”在正文的解读之中。
       丛书虽小,却云集了一批学术名家。他们对经典有精深的研究,对生活有独到的感悟。由他们带领读者穿越历史,与先贤对话,交流,碰撞,想必会是一次愉快的精神历险。这套丛书之所以叫“悦读经典”,就是希望读者捧读这些小书时能享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愿读者诸君阅读愉快。
      

作者简介


       傅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献研究专家。

书摘

目 录
      
       学习之乐
       交友之乐
       自得之乐
       一生何求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君子不器
       为己与为人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温故知新
       学思并重
       求知之道
       读书与从政
       治国之道
       身正令行
       从政之道
       天下何以有贼
       任人唯贤
       君君臣臣
       以人为本
       敬鬼神而远之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
       杀身成仁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三戒
       四毋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三省吾身
       人死留名
       逝者如斯
       松柏后凋
       智者与仁者
       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见贤思齐
       讷言敏行
       患所以立
       无道则隐
       士不耻恶衣恶食
       贫富之间
       义利之辨
       市侩主义
       乡愿 德之贼
       恶居下流
       失人与失言
       辞达而已
       困而学 学而知
       知之 好之 乐之
       日知所无
       有教无类
       因人施教
       师徒言志
       大智若愚
       苗而不秀 秀而不实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子远其子
       老来增年是减年
       后生可畏
       乐在其中
       哭则不歌
       待价而沽
       想入非非
       日暮途穷 日月经天
       索引
       编者后记

书评       

愉悦且幸福地读经典

文/黄文杰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是一个不需讨论的命题。经典因其对前人智慧、历史经验的总结、沉淀与累积,是每一个当世之人都不应割弃的文化与精神脐带。
       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我们怎样阅读经典。也即是如何才能有效地从经典中汲取养分的问题。古语有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无论做什么事,包括读书在内,选择最有用、最奏效并且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径是至关重要的。我相信古往今来的人都不愿意作无用功,尤其在这个节奏高速紧张的时代,时间被最大利益化,读书变成奢侈事,阅读的成本、效果都不能不考量。这里我们首先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面对经典,不是所有人都应该像经学家或专门研究者那样逐字逐句地啃读、辨析;而且,经典中也不乏陈旧的、与今世观念脱节的论述,普通读者更不用非得从头到尾都追根究底。
       既然一般读者没有必要皓首穷经,那么到底该怎样才能贴近经典、领悟经典的魅力呢?我觉得,复旦大学出版社日前出版的一套“悦读经典”小丛书便很为广大读者着想,不但为读者搭建了一座通往经典世界的便捷桥梁,也为大众出版和阅读树立了开创性典范。经典是博大深邃的,特别是经过历代经学家和好事者的一次次添砖加瓦的注解,经典越来越厚,却始终难说跟读者越来越近。本套丛书则另辟蹊径,不故作高深,不刻意追求“高大全”,目前出版的四本小书(每本都不过一百八十页上下,十余万字)均以“一百句”为题,分别为《论语一百句》、《孟子一百句》、《老子一百句》和《庄子一百句》,摆明不是要全本解读、通篇作注,而是只拣其中的精华语句来阐述、引申。读者也不用担心“一百句”会有失偏颇,因为本套丛书的每位解读者都是名校名家,俱是中文系术业有专攻的学者,他们选句的角度,比诸常人自然更有眼光、更有价值。有了专家先行作筛选,读者便可以“省动无限闲烦恼”,直接地抵达经典中最精辟、最具代表性之论述;减少了惶惑和盲目性,阅读的效率和精准性无疑都会提高许多。我们也可以说,有了这样独特聪明的出版创意和用心良苦的作者,身为读者是很幸福的事情。
       作为名家写给大众阅读的小书,本套丛书不以艰深作标榜,在保持相当的专业性、权威性之余,还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趣味性、知识性,不晦涩,不流俗,有品位,有内涵,是真正的深入浅出,小而丰富,加之素净雅致的装帧设计,在同类书籍中显得卓尔不凡。
       以最为读者熟知的《论语》来说,各种注解版本按说不计其数,《论语一百句》读来却依然让人觉得兴致盎然。原因就在于解读者傅杰先生不走前人老路,一味自以为是地注解原文;也不附和时下潮流,一味作不着边际的牵强发挥和灌输说教。因为本书毕竟不是学术专著,解读者并不打算对原文语句提出突破性的惊人新解;他只是貌似平常地将百余条原文语句分门别类地归纳在数十个主题之下,每个主题的展开却都分别通过与原句大意相近的言论、相关的故事来阐发、印证、参照,并通过有机的、睿智而不乏幽默的论述将之串联起来,由此构成了本书与众不同的韵味与特质。比如讲“君子不器”,先引用朱熹“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之定义,钱穆“一切知识与学问之背后,必须有一活的人存在”之论断,后举蔡元培在北大力倡“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之事例,以及英国艺术史家克莱夫•贝尔在《文明》一书中对教育不同于技能训练之力辩,作为对孔子原句的注脚、补充和佐证,最后自然得出“‘不器’的君子,正是‘决不接受像廉价处理品那样的低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结论来。在这样一个论述过程中,作者不强人所难,不硬发感慨,而是旁征博引,循循善诱,通过几次三番含蓄、理性而不乏倾向性的观点论证,让读者加深印象,自然而然地领悟参透原文语义,并明了解读者对当今教育“器化”现象的不满。这种含蓄、冷静、不动声色的态度,贯串了整本书的解读,傅杰的高明,就在于摆脱了夫子自道的窠臼,而能巧借他人之口发自己之语并不露痕迹,既发表了对修身、求学、为文、交友、生死、理想等人生问题以及政治、教育等诸种社会问题之独到见解,又尊重了读者并启发了读者,而且读者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增长见闻,开拓视野,诚可谓是一举多得,这是其他《论语》注解类图书所不及的地方。
       “悦读经典”小丛书的四位解读者都是学识广博、学养深厚的教授、博导,且都是第一次写这样的大众读物,因此可以说本套丛书是厚积薄发之作,虽小弥精,部部都是有分量的小书。像《论语一百句》,解读者除了阐发经典原义,更每每举一反三,完美糅合古今中外数之不尽的名人名言和典故、寓言、野史、笔记,甚至还包容了英文绕口令,信息量之博大丰厚,使人读完一本书下来,感觉却像读了许多本书,颇有收获感和成就感。其中如辜鸿铭故意篡改“‘伤人乎?’不问马”为“‘伤羊乎?’不问人”以讽刺崇洋媚外之风,王朝闻对世人不明其名之义而念错读音之怒,马尔库塞对纳粹战犯的以直抱怨等等,类似或妙趣横生或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层出不穷,俯拾即是,不单深化主题,更有效强化了本书的生动性和可读性,令读者过目不忘。本书解读者思路之旷达自由,行文之灵活新奇,笔路之纵横恣肆,引人入胜,也令读者读得轻松,读得过瘾,是真正地体验了愉悦阅读、畅快阅读。如果说《论语》本身是美妙天地,那么《论语一百句》便是通幽小径,一路繁花,风景迷人,待至阅毕掩卷,读者自会豁然开朗,《论语》精义已然了然于胸。
       有一句流行广告语说得好:“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对于对经典有兴趣的广大普通读者来说,“悦读经典”小丛书是通俗而不庸俗的,是和蔼可亲而不高高在上的,是平易近人而不故作贵气的,应该就是最“对”胃口的选择。相信每一位读者不但能从中感受经典魅力,体悟人生真义,也能从中体会到“悦读”的乐趣。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