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英语五段作文法——大学英语高级写作教程 (第三版)
作者:
蔡基刚 编著
定价:
15.00元
页数:
285页
ISBN:
7-309-05242-0/H.1034
字数:
232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6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是《英语十句作文法——大学英语中级写作教程》的姊妹篇。也是大学英语四级测试后高一层次的作文教科书。读者对象是:考研、考博、托福、雅思及相当水平考试的应试者。
       全书共分八章,65篇参考范文巧插其中。前六章是篇章结构,主要介绍五段作文的六种基本结构及其写作方法。第七章是段落与结构,重点阐明五段作文的开头、正文和结尾的一般写法与技巧。第八章为语言和修辞部分,着重从用词、句子结构和修辞等方面来说明如何提高文章的质量,以期能给读者启迪。

作者简介

书摘

前 言
       今天,英语说写的交际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以前没有作文项目的英语考试纷纷增添写作,如GRE,而原来英语考试中已设写作项目的,对作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作文从2002年起已经增加到150词,而且还有继续增加词数的趋势。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议论文作文从2001年起就已经从150词提高到了200词。
       托福写作考试要求在30分钟内写出一篇250—300词的议论文。雅思写作考试的时间是要求在60分钟内写出共400词的两篇文章。其中一篇议论文规定不少于250词。
       这对于在大学里习惯于写100—120词的四、六级英语作文的考生来说是一个难题,是一种挑战。试想,怎么可能在30到40分钟时间里写出两倍以上词的文章?是不是只是单纯在词数上增加,还是在结构上有所变化?语言上要求又是否相同?本书就是针对读者这些疑问和要求而编写的。
       如果说100—150词的文章可以用“英语十句作文”模式,那么200—300词的文章就需要有新的模式。本书所介绍的“英语五段作文”就是这样的模式,它是一种高一层次的英语作文模式,适合于写250或以上词数的文章。
       “英语五段作文”决不是“英语十句作文”在词数上的简单增加,或段落的增加。这个模式无论从篇章结构,语言要求,还是从内容安排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书根据国内外几种著名的
       英语考试写作要求、特点和命题形式,归纳出它们的共性,分八个章节设计并介绍这种新模式。前六章是篇章结构,主要介绍五段作文的六种基本结构及其写作方法。第七章是段落结构,重点阐明五段作文的开头、正文和结尾的一般写法与技巧。第八章为语言和修辞,着重从用词、句子结构和修辞等方面来说明如何提高文章的质量。
       本书的宗旨是希望对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作文考试、意欲参加高一级英语作文考试的读者有所启迪。因而对参加大学英语六级、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托福、雅思考试,GRE或MBA考试,或渴望到国外留学,要求尽快适应国外课程、论文写作的读者有较大帮助。
       参与本书编写的还有竹君,荷子,苡兰,郑和,晓华,鲍萍,谢蕙,于芳,李春等老师。
      
      
      
       目 录
      
       导 论
      
       第一章 解释性作文
       1.1 解释原因
       1.2 解释理由
       1.3 顺序安排
       1.4 原因句型
       1.5 作文练习
      
       第二章 分析性作文
       2.1 基本结构
       2.2 分析意义
       2.3 分析影响
       2.4 分析问题
       2.5 分析变化
       2.6 分析原因及影响
       2.7 分析句型
       2.8 作文练习
      
       第三章 比较性作文
       3.1 两种基本结构
       3.2 两种基本方法
       3.3 比较句型
       3.4 作文练习
      
       第四章 评论性作文
       4.1 赞成写法
       4.2 反对写法
       4.3 平衡写法
       4.4 评论句型
       4.5 作文练习
      
       第五章 方法性作文
       5.1 基本结构
       5.2 方法结构句型
       5.3 作文练习
      
       第六章 图表性作文
       6.1 图表描写
       6.2 图画描写
       6.3 数据描写句型
       6.4 作文练习
      
       第七章 段落与结构
       7.1 引言部分
       7.2 结尾部分
       7.3 正文部分
       7.4 段落练习
      
       第八章 语言和修辞
       8.1 词汇变化
       8.2 句型变化
       8.3 修辞运用
       8.4 语言练习
      
       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Task9,10)
       第二章(Task20,21)
       第三章(Task33,34)
       第四章(Task45,46)
       第五章(Task51,52)
       第六章(Task64,65)
       第七章
       第八章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