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知识 信仰 现代化: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高等教育
作者:
董雅华 著
定价:
18.00元
页数:
272页
ISBN:
7-309-04906-3/D.301
字数:
220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5年6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书摘


       目 录
      
       引言: 知识、信仰与大学
      
       第一章 问题、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与研究路径
       一、 问题来自中国现代化的逻辑
       二、 从“政治社会化”研究问题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及其运用
       一、 “政治社会化”的概念
       二、 “政治社会化”概念在本文的运用
      
       第三节 理论工具与分析方法
       一、 理论工具
       二、 分析方法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社会化
      
       第一节 现代化的价值向度与政治社会化
       一、 现代化及其价值向度
       二、 政治社会化在现代化中的意义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中的政治社会化
       一、1840—1949年: 现代化第一阶段的中国政治社会化
       二、1949—2000年: 现代化第二阶段的中国政治社会化
      
       第三章 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高等教育
      
       第一节 政治社会化的体系及其中国模式
       一、 政治社会化体系的一般结构
       二、 传统中国政治社会化模式
       三、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模式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政治社会化功能分析
       一、 中国高等教育与现代化
       二、 中国高等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第四章 1978至1989年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政治社会化取向
      
       第一节 现代化中知识与信仰的失衡
       一、 现代化危机中知识与信仰的失衡
       二、 历史性转折与高等教育的使命
       三、 现代化发展中知识与信仰的再度失衡
      
       第二节 信仰危机与薄弱的学校教育
       一、 教育理念
       二、 教育定位
       三、 教育组织
      
       第三节 信仰危机与社会环境影响
       一、 西方思潮及其影响
       二、 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和消极现象的影响
      
       第五章 1990年后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政治社会化取向
      
       第一节 在历史的反思中整合知识与信仰
       一、 知识与信仰失衡的再认识
       二、 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建立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与信仰重塑
       一、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二、 以民主法制观为核心的公民意识教育
      
       第三节 道德教育与信仰内化
       一、 爱国主义: 道德教育的切入口
       二、 集体主义: 道德教育的核心
       三、 社会主义: 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
      
       第六章 高等教育中价值分配的体系与过程
      
       第一节 高校政治社会化教育及其体系
       一、 “两课”互补: 政治社会化教育的主渠道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 政治社会化教育的良性循环
       三、党政合力与社会参与: 政治社会化教育的系统工程
      
       第二节 高校“两课”教育的过程分析
       一、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发展
       二、 教材建设的发展
       三、 教学方法的发展
       四、 队伍建设的发展
      
       第三节 高校课外教育的过程分析
       一、 校园文化与政治意识培养
       二、 社会实践与政治素质培养
      
       第七章 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一、 全球化时代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 培育“新政治人”: 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
       一、 全球化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二、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政治社会化教育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
       一、 信息化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二、 信息时代的中国政治社会化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