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公共管理的经济学基础分析
作者:
庄序莹 著
定价:
28.00元
页数:
254页
ISBN:
ISBN7-309-04769-9/F.1065
字数:
270千字
开本:
小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5年10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从公共管理理论、政府以及公共企业三个层面对公共管理学进行了详细分析。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最大的不同是,作者将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融入到公共管理学中,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公共管理问题是本书最大特色。此外,书中关于公共企业民营化的问题紧扣中国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适合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也适合关注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研究人员。
      
      

作者简介


       庄序莹,经济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1996年和1999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和经济系,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财政、国有资产管理和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在《财贸经济》、《财经研究》、《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学术季刊》、《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 O余篇;出版专著《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西方财政思想史》(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等。获得过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
      

书摘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对公共管理的最新认识
      
       第一节 公共管理概念及其他
       一、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及其组成
       二、管理、行政与公共管理
       三、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
      
       第二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公共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二、公共管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第三节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主题
       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第二章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经济学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
       二、委托—代理人理论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四、交易费用理论
      
       第二节 工商管理学
       一、工商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工商管理学对公共管理学的影响
      
       第三节 政治学和行政学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一般性质
      
       第一节 传统行政模式
       一、早期的行政
       二、传统的行政模式
      
       第二节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
      
       一、管理的主体不同
       二、管理的对象不同
       三、管理的目标不同
       四、管理的方式不同
       五、管理的环境不同
       六、管理的权力不同
      
       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特点
       一、将公共部门界定在适当的范围内
       二、在公共部门确立以顾客(即公众)为服务中心的思想
       三、公共决策的制定引入专家论证制度
       四、建立起应对公众诉求的快速反应机制
      
       第四节 公共管理变革的必然性
       一、公共部门管理陷入力不从心的窘境
       二、私人部门竞争加剧
       三、信息技术的传播是公共管理发生变革的导火索
       四、经济和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四章 政府制度的运行特征
      
       第一节 市场制度与市场失灵
      
       第二节 对政府职能范围的认识
       一、古典经济学对政府制度的认识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和政府职能的有关理论
       三、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学派对政府职能的认识
       四、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与政府活动范围
       五、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六、新政府经济学派向古典经济学的回归
      
       第三节 对政府机制效率和公平等问题的探
       一、对政府、政府制度、官僚机构等定义的认识
       二、早期的实证性看法
       三、理想化的政府制度模型
       四、庇古和凯恩斯的理论
       五、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节 对直接民主决策机制的考察
       一、直接民主决策机制的困境
       二、直接民主决策机制与代议制政府在运用上的区别
      
       第五章 政府制度的失灵及其改进
      
       第一节 政府制度的失灵
       一、信息失灵
       二、激励失灵
       三、决策程序的缺陷
       四、公共决策和执行中的经济人动机
      
       第二节 政府制度失灵的矫正
       一、将政府从一部分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
       二、从技术和制度环境着手
       三、引入类似于私人部门的竞争方式
      
       第三节 现代经济下的政府制度职能
       一、确定法律基础以保护产权
       二、提供社会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
       三、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四、保持私人部门的竞争环境
       五、保护弱势群体
       六、协调与解决各方利益的冲突
       七、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第四节 政府履行职能的路径和工具选择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路径选择
       二、政府部门直接“生产”
       三、委托给非营业性组织
       四、委托给公共企业
       五、委托给私人企业
       六、政府管制
      
       第六章 政府间关系
      
       第一节 政府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分离模式、下位包含模式与相互依存模式
       二、单一分权型模式、联邦分权型模式与单一集权型模式
       三、政治性分权、行政性分权与行政权转让及其他
       四、市政管理体制
      
       第二节 政府间关系的规范研究
       一、从收入来源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限
       二、财政联邦制理论的启示——政府间职能划分的基本原则
       三、地方政府的分权依据
      
       第三节 我国政府间关系的特点
       一、传统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模式
       二、分税制下的政府关系
       三、规范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四、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
       五、各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联系有加强的趋势
      
       第七章 公共企业
      
       第一节 公共企业的定义
       第二节 公共企业的演变
       一、早期阶段: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或保护弱小的民族工业
       二、矫正市场失灵及没收侵略者资产
       三、推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四、维持自然垄断的公共生产和稳定社会经济
       五、保护弱势群体及其他
      
       第三节 公共企业的类型
       一、自然垄断性公共企业
       二、竞争性公共企业
       三、社会公益性公共企业
      
       第四节 公共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环境
       一、公共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二、公共企业的外部环境
      
       第八章 公共企业的民营化
      
       第一节 关于民营化的含义及其目标
       一、民营化的含义
       二、民营化的目标
      
       第二节 民营化的理由
       一、绩效表现
       二、改善政府的财政收支结构,减少财政压力
       三、减少政府部门对经济利益的索取,降低道德风险
       四、改善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改进企业的治理结构
       五、自然垄断性及公益性公共企业民营化必要性分析
      
       第三节 公共企业民营化的路径选择
       一、民营化的具体方式
       二、民营化途径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三、对MBO或ESOP方式的进一步反思
      
       第四节 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与政府控制力问题
       一、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二、公共企业民营化后的政府控制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