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
作者:
复旦-密歇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 编 王政 陈雁 主编
定价:
28.00元
页数:
452页
ISBN:
ISBN7-309-04614-5/K.160
字数:
410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5年7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后 记
      
       这本论文集是对“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一个总结——虽然因为种种原因部分与会学者的文章未能收入本书,但就全书所收26篇文章而言,集中了中国大陆、台湾和海外诸多学者之力——从功底深厚的学界前辈,到后生可畏的研究生。这些文章多由基本的史料、话语、文本分析入手,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对《女界钟》面世以来,百年中国女权历程和女权思潮展开全新的历史诠释。
       这本论文集是历史学、文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交叉冲撞的成果,是对近年来中国近代妇女史和女权主义研究的一次小结。在编辑过程中,文稿基本按9个专题组织,但专题的名称未必与相应的每一篇文稿内容相符,所有文稿的排序也与大会交流的顺序有所不同,不当之处敬请谅解。王政、高彦颐和刘禾三教授的“铿锵三人谈”作为代序,提出了很多值得深入思考与继续研究的新观点、新视角和新领域。鉴于论文集无法反映大会全貌,书本所附大会综述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
       基本情况,包括论文的基本观点、评论者和其他与会学者的即兴发言。
       “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得在上海召开,其中得到了各方的鼎力支持,殊属不易。2004年6月,来自10个国家与地区的120余位海内外学者共襄盛会,令大会成为百年来在中国大陆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水准的关于中国女权主义研究和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学术研讨会。在此期间,我们得到福特基金会和香港乐施会的大力支持和慷慨解囊,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会议的举办和论文集的出版,最应感谢密西很大学王政教授,她多年来无私地奔波于大洋两岸,为了推动中国的社会性别研究,她对本次大会的每一个环节——发起、募款、组织、主持、评估和总结,都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可以说没有她的执著与努力就没有这次盛会和这本论文集。
       还应感谢我所在的复旦大学历史系和系主任吴景平教授。吴老师对在复旦推动跨学科的社会性别研究眼光独具、身体力行,给予我很多实际的帮助与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编辑史立丽学妹大力支持、高效工作,我的研究生唐春辉同学协助编辑、统稿,在此一并致谢。
      
      
       陈雁
       2005年3月
      
      
      

作者简介

书摘

目 录
      
       从《女界钟》到“男界钟”:男性主体、国族主义与
       现代性(代序)…………………………王政 高彦颐 刘禾
      
       一、翻译女权主义
       ·高彦颐把“传统”翻译成“现代”:《女界钟》与
       中国现代性
       ·须藤瑞代近代中国的女权概念
      
       二、男性知识分子的女权观念
       ·小野和子马君武的翻译与日本
       ·庄爱玲戏剧舞台的看客:论鲁迅的妇女观
       ·周叙淇民国初年新旧冲突下的婚姻难题
       ——以东南大学郑振埙教授的离婚
       事件为分析实例
      
       三、清代女性文学与女作家群体
       ·鲍震培晚清女作家弹词与近代女权思潮
       ·房琴女性文集:盛清时期海宁文人的身份认同与
       地方认同
      
       四、男权社会中的新女性
       ·侯杰男权秩序下的新女性之死
       ——张嗣婧研究
       ·姜海龙“革命者形象”下的女权主义者郭隆真
      
       ·李德珠“中国人”、“人’和“女人”
       ——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刘清扬
       的三重身份
       ·秦方生活在男权社会中的奇女子——吕碧城
      
       五、战争与女性
       ·游鑑明受益者抑被害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的台湾女性(1937—1945)
       ·李木兰战争对现代中国妇女参政运动的影响:
       “危机女性”的问题
      
       六、女权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解放
       ·王向贤彰显与隐约
       ——共产国际对中共早期妇女政策
       的影响
       ·韩启澜跨越性别分界:“文革”时期的铁姑娘形象
       与知青
      
       七、中国妇女与1950年代变革
       ·高小贤“银花赛”:1950年代农村妇女与性别分工
       ·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鹦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
       记忆
       ·贺萧生育的故事:1950年代中国农村接生员
      
       八、上海近代职业女性
       ·马军货腰女郎的消逝
       ——1949一1954年上海舞厅业综述
       ·陈雁近代上海女性就业与职业妇女群体形成
       ·赵兰亮谁剥夺了“我们”买寿险的权利?
       ——近代女性投保的案例与分析
       ·史立丽谋“权”还是谋“利”:近代中国女子实业的窘境
       ——以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
       (1924——1955)为例
      
       九、女权运动在海外华人社区
       ·范若兰移植与本土化:殖民地时代马来亚华人女权
       运动的发展进程
       ·赵小建早期美国华人社区的妇女运动
      
       “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陈雁
      
       后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