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走向实践的唯物主义
作者:
辛敬良 著
定价:
22.00元
页数:
248页
ISBN:
ISBN7-309-04370-7/B.232
字数:
208千字
开本:
小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5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以阐述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理论为主题,汇集了作者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从传统哲学模式逐步转向实践的唯物主义理论研究,显示了半个世纪以来作者的学术思想所经历的前进轨迹。作者和复旦大学哲学系其他教师对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研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辛敬良,1928年1月出生于浙江黄岩,汉族,中共党员。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
       已出版的著作有:《历史唯物主义教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唯物史观与现时代》。先后发表的论文有:《历史唯物主义与人道主义》、《预成论与历史唯物论》、《历史的主客体及其相互作用》、《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立足于人类历史活动的唯物主义》、《略论社会主义原则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改革是中国人的第二次解放运动》、《改革传统的哲学模式势在必行》、《人 人性 人权》等数十篇。
       在半个世纪里,辛敬良教授的学术思想经历了两个不同阶段。用他自己的话说:前期基本上 “在斯大林的哲学模式中徘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他对自己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刻反思后,决心扬弃斯氏哲学模式,走向了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理论研究。

书摘


       目 录
      
       自 序
      
       面对挑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同一性的本义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
       “生产力发展动力”问题浅议
       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轨迹
      
       重议真理的若干问题
       两种生产决定历史发展的理论与唯物史观
       社会心理与唯物史观
       关于历史和历史规律的客观性问题
       对改变现行历史唯物主义模式的一点思考
       斯大林的哲学模式
      
       走向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之管见
       实践的唯物主义引论
       立足于人类历史活动的唯物主义
       历史过程的主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预成论与历史唯物论
       人、人性和自由
      
       哲学模式的改革是社会改革的先导
      
       改革传统的哲学模式势在必行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略论社会主义原则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市场经济是通向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
       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改革的序幕
      
       后 语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