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临床药理学(第三版)
作者:
王永铭 李端 主编
定价:
38.00元
页数:
314页
ISBN:
ISBN7-309-04002-3/R.847
字数:
492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4年7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极强的临床药理学教材,其前两版受到广泛好评。本次改版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本学科最新的发展趋势,增加了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药理,并对各章节内容进行了适当增删。全书共18章,首先介绍了临床药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如临床药物动力学基础、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相互作用及其临床意义、临床药理咨询服务、新药的临床评价;接下来分类介绍了孕妇用药与围生期的临床药理、老年用药的临床药理、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药理、肝脏病药物的临床药理、肾病药物的临床药理、神经精神药物的临床药理、心血管疾病药物的临床药理、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的临床药理、消化系统疾病药物的临床药理、抗感染药物的临床药理、抗癌药的临床药理等内容。书末还附有药物对临床实验室结果的影响、常用药物的药物动力学数据及汉英药名索引,以方便读者查阅。

作者简介


       王永铭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长期从事药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1980-1983年由教育部派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院进修临床药理学,回国后主攻临床药理——药物不良反应研究。曾任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药理学会理事长和上海市药学会常务理事等职。现任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名誉理事长,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监局新药审评专家库成员,上海市药品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上海市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并担任全国14本医药学杂志主编、常务编委和编委。1980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加编写大型参考书籍10本,主编医药院校教材《临床药理学》和《药理学进展》等。1987年至今已培养博士研究生8名和硕士研究生6名。1993年获上海医科大学伯乐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
      
       李 端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化专业。此后一直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体内过程。1986-1988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意大利米兰Mario Negri药理研究所进行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研究。曾任药学院药理教研室主任。现为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上海市药理学会副理事长、药物代谢专业主任委员、国家药监局新药审评专家库成员。还被聘为卫生部上海临床药学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国家药监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专家组成员,《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副主编、《家庭用药》副主任委员,并担任《中国药理学报》、《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复旦学报(医学科学版)》、《中成药》以及Asian Jurnal of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等刊物的编委。编著《血药浓度与给药方案》(1981年)与《氟他胺的药理与临床应用》(1997年)等书,主编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规划教材《药理学》(第四版,1999年;第五版,2003年)及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培训教材《药理学》(第一版,1996年)。此外,还参与了《临床药理学》、《药物代谢研究——意义、方法、应用》、《药理学总论》、《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中华临床药物学》等书的编写工作。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被评为上海市高校优秀导师,获得过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及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
      

书摘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
       1.2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1.3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职能
       1.4 临床药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2章 临床药物动力学基础
       2.1 药物动力学基本概念
       2.2 给药方案
      
       第3章 治疗药物监测
       3.1 药物剂量、血浓度和药理效应强度的关系
       3.2 血药浓度与给药方案个体化
       3.3 唾液中药物浓度的测定
       3.4 治疗药物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
       3.5 治疗药物监测方法简介
      
       第4章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4.1 药物不良反应的含义和分类及其发生机制
       4.2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4.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流行病学
       4.4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实例
       4.5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品监测计划简介
      
       第5章 药物相互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5.1 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的原因
       5.2 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和意义
       S.3 手性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4 中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5 影响药物作用的其他情况
      
       第6章 临床药理咨询服务
       6.1 临床药理咨询服务的重要性
       6.2 咨询的分类与程序
       6.3 咨询的情报学方法
       6.4 重要的二次文献情报源介绍
       6.5 重要的一次文献情报源介绍
       6.6 文献的系统化检索
       6.7 对文献情报源的评价
       6.8 临床药理咨询答复报告的缮写
      
       第7章 新药的临床评价
       7.1 新药的研究与开发过程
       7.2 新药临床评价的实施与GCP
       7.3 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8章 孕妇用药与围生期的临床药理
       8.1 药物对母体、胎儿和新生儿的药理影响
       8.2 妊娠母体的药物体内过程特点
       8.3 胎儿的药物体内过程特点
       8.4 药物致畸胎作用
       8.5 新生儿的药物体内过程特点
       8.6 母乳与药物
      
       第9章 老年用药的临床药理
       9.1 老年人药物治疗的某些特殊性
       9.2 老龄伴随的药物动力学改变
       9.3 老龄伴随的药效学改变
       9.4 老年人常用治疗药物的特点
      
       第10章 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药理
       10.1引言
       10.2 胰岛素应用
       10.3 服抗糖尿病药物
       10.4 双胍类
       10.5 α—葡糖苷酶抑制剂
       10.6 噻唑烷二酮
       10.7 餐时血糖调节剂
       10.8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剂量比较与给药方案总体设计思维
      
       第11章 肝脏病药物的临床药理
       11.1 概论
       11.2 抗肝炎病毒药
       11.3 保护肝细胞辅助药
       11.4 植物药和中药的有效成分
       11.5 免疫调节剂
       11.6 治疗胆汁淤积药
       11.7 防治肝性脑病的药物
       11.8 解毒药
       11.9 防治门静脉高压出血的药物
      
       第12章 肾病药物的临床药理
       12.1 肾病对药物处置的影响
       12.2 肾病病人给药方案调整
       12.3 药物肾毒性
      
       第13章 神经精神药物的临床药理
       13.1 抗癫jian药
       13.2 精神药物
       13.3 抗焦虑药
      
       第14章 心血管疾病药物的临床药埋
       14.1 抗高血压药
       14.2 抗心律失常药
       14.3 抗心肌缺血药
       14.4 抗心功能不全药
       14.5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4.6 抗血栓药
      
       第15章 呀吸系统疾病药物的临床药理
       15.1 哮喘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
       15.2 尼可刹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思维
       15.3 感冒的药物治疗
       15.4 药源性呼吸病
       15.5 呼吸病用药的药学监护
      
       第16章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的临床药理
       16.1 治疗溃疡病药
       16.2 胃肠动力药
       16.3 止泻药
       16.4 缓泻剂
       16.5 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
       16.6 胆管疾病药物
      
       第17章 抗感染药物的临床药理
       17.1 抗感染药物的体内过程
       17.2 抗菌药物在新生儿、老年人及妊娠妇女中的应用
       17.3 肝功能损害时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17.4 肾功能减退时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17.5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17.6 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
      
       第18章 抗癌药的临床药理
       18.1 肿瘤细胞功力学与化疗
       18.2 抗癌药的抗药性
       18.3 抗癌药的作用机制及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18.4 抗癌药的不良反应
       18.5 后期出现的不良反应
       18.6 抗癌药的代谢动力学
       18.7 抗癌药的临床应用
       18.8 临床常用抗癌药的药理学特点和剂量
       18.9 抗癌药给药方法的研究
      
       附录1 药物对临床实验室试验结果的影响
      
       附录2 常用药物的药物动力学数据
      
       汉英药名索引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