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实用妇科内分泌学(第二版)
作者:
于传鑫 李诵絃 主编
定价:
75.00元
页数:
584页
ISBN:
ISBN7-309-03865-7/R.829
字数:
910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04年5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再版前言
      
       《实用妇科内分泌学》立足于临床,集中了编者们多年的临床经验,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密切结合。自 1997年 6月第一版出版以来,先后印刷 4次,总印数达 12 000余册。本书的出版得到同道们的认可,编者们深受鼓励。第一版的内容主要反映20世纪90年代初的妇科内分泌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在目前知识爆炸时代,生殖内分泌学有着较深入的发展,为此,我们积极组织编者们编写第二版。本版较第一版增加了1/3内容。根据临床需要增加了“生殖激素”、“诱发排卵”、“类固醇激素与避孕”和“肥胖症”等章节。本书仍力求内容完整系统,文字简练、深入浅出,突出其实用性。错误和不足之处,请同道们批评指教。
       本书第一版主编李诵絃教授,以及作者之一,我国著名的生殖内分泌学者郑怀美教授,都是长期从事妇科内分泌工作与研究的专家,并为妇科内分泌事业贡献了她们的一生。虽然现在她们离我们而去了,但她们不断探索和治学严谨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李儒芝博士于短期内完成本书的索引工作,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朱瑾博士协助主编工作,复旦大学出版社王晓萍编辑工作快捷有效,使本书能早日付印,在此一并致谢。
      
      
       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于传鑫
      
       2004年3月

作者简介


       主 编
      
       于传鑫 李诵絃
      
       编写者(按章节顺序排列)
      
       袁耀萼 郑怀美 李诵絃 李儒芝
       于传鑫 王 棋 陆湘云 林金芳
       朱关珍 朱 瑾 杜心谷 张丽珠
       杜明昆 周剑萍 张珏华 孙玲珠
       张绍芬 朱人烈 丁爱华
      

书摘


      
      
       目 录
      
      
       第一章 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演变
       第一节 胚胎期及胎儿期
       一、卵巢与卵泡的发生
       二、生殖器官的发育
       三、脑垂体与性腺发育的关系
       四、松果体与性腺发育的关系
       五、肾上腺与性腺发育的关系
       六、甲状腺、甲状旁腺与性腺发育的关系
       第二节 胎儿期与新生儿期生殖激素的变化
       一、胎儿期体内激素的情况
       二、新生儿期体内激素的变化
       第三节 儿童期
       第四节 青春期
       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成熟
       二、青春期发育的分期
       第五节 性成熟期
       一、月经周期
       二、妊娠期
       第六节 更年期
       第七节 老年期
      
       第二章 生殖功能的内分泌调节
       第一节 女性生殖功能的内分泌调节轴
       一、下丘脑
       二、垂体
       三、下丘脑-垂体的门静脉系统及作用
       四、卵巢
       第二节 月经周期
       一、卵母细胞的成熟
       二、卵泡的发育及调节
       三、卵巢的生殖内分泌变化
       四、月经期的变化
       第三节 松果体
       一、松果体的发生与解剖
       二、松果体的功能
       三、褪黑素的作用
       四、褪黑素的应用
      
       第三章 生殖激素
       第一节 下丘脑和垂体
       一、下丘脑
       二、垂体
       三、垂体门静脉系统
       第二节 下丘脑的激素
       一、神经大细胞的激素
       二、神经小细胞的激素
       第三节 腺垂体的激素
       一、促甲状腺素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三、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
       四、催乳素
       第四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一、GnRH的基因、生物合成与降解
       二、GnRH神经元分泌的调节
       三、GnRH的生理作用
       四、GnRH的作用机制
       五、GnRH类似物
       六、GnRH的异常分泌
       第五节 垂体促性腺激素
       一、促性腺激素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合成
       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与调节
       三、促性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机制
       四、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的基因突变
       第六节 催乳素
       一、催乳素的分子结构及其多态性
       二、催乳素的基因
       三、催乳素的合成、分泌及代谢
       四、催乳素分泌的调节
       五、催乳素受体
       六、催乳素的生理作用
       附:人胎盘健乳素
       第七节 雌激素
       一、卵巢雌激素的生物合成
       二、雌激素的代谢
       三、雌激素受体
       四、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第八节 孕激素
       一、卵巢孕激素的合成
       二、孕激素受体
       三、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第九节 雄激素
       一、雄激素的合成、代谢和转运
       二、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第四章 前列腺素
       第一节 前列腺素
       一、前列腺素的分子结构
       二、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和代谢
       第二节 前列腺素的作用
       一、前列腺素的作用机制
       二、前列腺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第五章 医学遗传学概念
       第一节 细胞与遗传
       一、细胞
       二、细胞分裂
       第二节 染色体与染色质
       一、染色体
       二、性染色质
       三、染色体、染色质和 DNA
       第三节 基因
       一、DNA的结构和功能
       二、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三、人类基因组
       四、基因组印记
       五、突变
       六、中心法则
       第四节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一、单基因遗传
       二、多基因遗传
      
       第六章 闭经
       第一节 精神性下丘脑闭经
       一、临床征象
       二、体内外环境的刺激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三、病理生理
       四、处理原则
       第二节 运动性下丘脑闭经
       一、临床表现
       二、病理生理
       三、处理
       第三节 神经性厌食症
       一、临床表现
       二、发病机制
       三、诊断
       四、治疗
       第四节 Kallmann综合征
       一、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
       二、诊断与治疗
       第五节 希恩综合征
       一、病理生理
       二、临床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四、治疗
       五、预后与预防
       第六节 垂体肿瘤
       一、多肽激素类肿瘤
       二、糖蛋白类激素垂体分泌腺瘤
       三、颅咽管瘤
       第七节 空蝶鞍综合征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
       第八节 高促性腺激素闭经
       一、卵巢早衰
       二、对抗性卵巢或卵巢不敏感综合征
       三、酶缺陷的性腺功能低下
       四、病因诊断及卵巢储备功能测定
       五、治疗
       第九节 女性生殖道畸形综合征
       一、女性生殖道畸形综合征与胚胎发生的关系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治疗
       第十节 闭经的诊断
       一、闭经的诊断
       二、原发闭经的诊断
       三、继发闭经的诊断
      
       第七章 高催乳素血症
       一、催乳素的化学结构与调节功能
       二、催乳素的生理功能
       三、催乳素的正常值
       四、生理性催乳素升高的原因
       五、高催乳素血症的病因
       六、高催乳素血症的症状
       七、高催乳素血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
       八、治疗
      
       第八章 高雄激素血症
       第一节 正常女性的雄激素
       一、雄激素的来源
       二、雄激素水平和代谢
       三、雄激素的生物活性
       第二节 高雄激素血症的病理生理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体格检查
       第五节 常见的高雄激素血症
       一、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卵巢间质泡膜细胞增生症
       三、分泌雄激素的卵巢肿瘤
       四、21-羟化酶缺陷
       五、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六、肾上腺分泌雄激素肿瘤
       七、特发性多毛
       第六节 鉴别论断
       第七节 治疗
      
       第九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一节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认识的转变和进展
       第二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一、促性腺激素分泌失调
       二、雄激素过多
       三、雌激素比例异常
       四、高催乳素血症
       五、胰岛素抵抗
       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系统
       七、其他相关因素
       八、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和生殖激素的变化
       第三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的推测
       一、肾上腺功能初现时功能过盛
       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异常
       三、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四、遗传因素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第五节 治疗措施的选择
       一、月经失调
       二、多毛、座疮
       三、无排卵性不孕
       四、肥胖和超重
       五、胰岛素抵抗
       六、预后和并发症
      
       第十章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第一节 临床表现
       第二节 病理生理
       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机制的失调
       二、子宫内膜止血机制异常
       三、子宫内膜的变化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四节 治疗
       一、止血
       二、调节周期法
       三、诱发排卵
       四、暂时闭经法
       五、子宫内膜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治疗
       七、处理上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十一章 黄体期缺陷
       第一节 黄体
       一、黄体的结构和功能
       二、黄体功能的调节
       第二节 黄体功能不足
       一、病理生理
       二、诊断
       三、治疗
       第三节 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
       一、发生率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防治
      
       第十二章 性分化异常
       第一节 正常性分化
       一、性腺分化
       二、生殖道的分化
       三、外生殖器的分化
       四、性分化重要概念小结
       第二节 性分化异常
       一、性腺分化异常疾病分类
       二、类固醇激素代谢异常
       三、雄激素受体缺陷
       四、其他
       五、外生殖器性别混淆的鉴别诊断
      
       第十三章 青春潮和性发育异常
       第一节 青春期
       一、青春期的启动
       二、青春期内分泌变化
       三、青春期体格发育
       四、青春期性征发育
       五、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
       第一节 性早孰
       一、分类与常见疾病
       二、诊断
       三、处理
       四、性发育的变异
       第三节 性发育延迟
       一、体质性性发育延迟
       二、低促性腺激素性青春期延迟
       三、特发性垂体性侏儒
       四、混合性性发育延迟
       五、高促性腺激素性性发育延迟
       六、诊断
       七、处理
      
       第十四章 肾上腺功能失常与生殖功能
       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生理
       一、肾上腺皮质的结构与功能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
       三、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
       四、雄激素的分泌调节
       第二节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一、21-羟化酶缺陷
       二、11B-羟化酶缺陷
       三、3B-羟类固醇脱氢酶缺陷
       四、17 a- 羟化酶缺陷
       五、胆固醇碳链酶缺陷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
      
       第十五章 甲状腺疾病和生殖
       第一节 甲状腺的生理
       一、甲状腺激素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功能的调节
       四、甲状腺功能测定
       第二节 常见甲状腺疾病
       一、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三节 甲状腺疾病与生殖
       一、甲状腺疾病与性腺
       二、甲状腺疾病与妊娠
      
       第十六章 经前期综合征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症状询问
       四、治疗
      
       第十七章 更年期
       第一节 更年期
       一、早期更年期
       二、绝经前后期
       一、晚期更年期
       四、卵巢早衰
       第二节 更年期的临床表现
       一、绝经前后的临床表现
       二、晚期更年期的临床表现
       第三节 防治
       一、月经失调
       一、更年期症状
       三、萎缩性阴道炎和萎缩性尿道炎
       四、骨质疏松症
       五、心血管疾病
       六、早老性痴呆
       第四节 性激素替代疗法
       一、用药前的检查
       二、用药途径、方法和药物剂量
       三、不良反应
       四、应用方法
       五、激素替代疗法的利弊
      
       第十八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一节 发病率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三节 病理变化
       第四节 临床表现
       第五节 临床分类
       第六节 诊断
       第七节 预防
       第八节 治疗
      
       第十九章 分泌激素的卵巢肿瘤
       第一节 性索-间质肿瘤
       一、颗粒细胞瘤
       二、卵泡膜细胞瘤
       三、睾丸支持细胞一间质细胞瘤
       四、两性母细胞瘤
       五、含环状小体的性索肿瘤
       六、卵巢硬化性间质瘤
       第二节 类固醇细胞瘤
       一、间质黄素瘤
       二、莱狄细胞瘤
       三、非特异性的类固醇细胞瘤
       第三节 生殖细胞肿瘤
       一、无性细胞瘤
       二、卵巢原发性绒毛膜癌
       三、具分泌激素功能的卵巢畸胎瘤
       第四节 性母细胞瘤
       第五节 具有酶活性的间质细胞瘤
       第六节 卵巢肿瘤的其他内分泌功能
      
       第二十章 诱发排卵
       第一节 卵泡的发生和生长发育
       一、卵泡的发生
       二、卵泡生长发育的周期
       三、月经周期中卵泡的发育
       第二节 卵泡生长发育的监测
       一、基础体温
       二、超声显像
       三、生殖激素
       四、子宫颈评分
       五、子宫内膜组织学
       第三节 诱发排卵
       一、氯米芬
       二、他莫昔芬
       三、尿促性素
       四、促卵泡素
       五、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六、绒促性素
       第四节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一、分类和诊断
       二、防治
      
       第二十一章 试管婴儿和其他助孕技术
       第一节 试管婴儿
       一、历史背景
       二、我国情况
       三、指征
       四、工作内容
       五、影响结局的因素
       六、并发症
       七、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第二节 与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有关的技术
       一、配子输卵管内移植
       二、合子输卵管内移植和胚胎输卵管内移植
       三、配子子宫腔内移植
       四、有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其他助孕方法
       一、丈夫精液人工授精
       二、供者精液人工授精
       三、子宫腔内人工授精
       四、其他
       第四节 应当重视不孕症的治疗
      
       第二十二章 类固醇激素与避孕
       第一节 类固醇避孕药概述
       一、类固醇避孕药的作用机制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类固醇避孕药的不良反应
       四、类固醇避孕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五、停药指证
       六、类固醇避孕药安全性研究
       第二节 常用类固醇避孕药
       一、炔诺酮
       二、炔诺孕酮
       三、左炔诺孕酮
       四、甲地孕酮
       五、去氧孕烯片
       六、诺孕酯
       七、孕二烯酮
       八、炔酮肟
       九、奎孕酮
       十、双炔失碳酯
       十一、氯地孕酮
       十二、次甲氯地孕酮
       十三、甲孕环酯
       十四、复方炔诺孕酮2号片
       十五、羟孕酮
       十六、甲孕雌醇避孕针
       十七、庚炔诺酮
       十八、醋酸甲羟孕酮长效避孕针剂
       十九、D-炔诺孕酮埋植剂
       二十、3-酮去氧孕烯单根埋植剂
       二十一、D-炔诺孕酮避孕环
       二十二、甲硅环
       二十三、孕激素宫内节育器
       二十四、米非司酮
      
       第二十三章 肥胖症
       第一节 肥胖与能量平衡
       一、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
       二、能量平衡的调节
       第二节 肥胖的病因与诊断
       一、病因
       二、分类
       三、诊断
       第三节 肥胖的病理生理
       一、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和糖耐量异常
       二、肥胖基因与瘦素及其受体
       三、褐色脂肪组织异常
       四、其他
       第四节 肥胖的影响
       一、肥胖与月经
       二、肥胖与生殖
       三、绝经后肥胖和激素替代治疗
       四、肥胖与肿瘤
       第五节 肥胖的治疗
       一、饮食控制
       二、运动
       三、药物治疗
       四、手术治疗
      
       第二十四章 妇科内分泌疾病常用药物
       第一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类似物
       一、药理作用
       二、用法与剂量
       三、不良反应
       四、临床效果
       第二节 促性腺激素
       一、生物作用
       二、制剂与剂型
       三、临床应用
       第三节 性激素
       一、性激素的生物作用和药物作用
       二、性激素制剂的结构和剂型与药效的关系
       三、性激素制剂
       四、性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注意点
       五、性激素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其他药物
       一、溴隐亭
       二、氯米芬
       三他莫昔芬
       四、达那唑
       五、螺内酯
       六、环丙孕酮
       七、米非司酮
      
       第二十五章 妇产科常用诊断技术
       第一节 基础体温
       一、原理
       二、测定与记录方法
       三、典型及各种非典型曲线的临床意义
       四、临床应用
       第二节 子宫颈黏液检查
       一、子宫颈黏液的来源和它的液流学特点
       二、羊齿植物状结晶的产生机制
       三、采取子宫颈黏液标本的方法
       四、子宫颈黏液评分法
       五、临床应用
       第三节 激素测定
       一、激素测定常用方法和发展概述
       二、国际单位制的激素浓度表示法
       三、类固醇激素测定
       四、促性腺激素的测定
       五、胰岛素的测定和临床应用
       六、催乳素的测定和临床应用
       七、甲状腺激素测定和临床应用
       第四节 内分泌腺体的功能试验
       一、促性腺激素分泌功能试验
       二、催乳素分泌功能试验
       三、促甲状腺素兴奋试验
       四、 ACTH兴奋试验
       五、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第五节 排卵监测
       一、有排卵自然周期
       二、无排卵自然周期
       三、未破裂卵泡黄素化
       四、药物诱发排卵周期
       五、排卵监测的临床应用
       第六节 生殖激素受体测定
       一、作用模式
       二、测定原理和方法
       三、临床应用
       第七节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一、鳞状细胞的形态
       二、类固醇性激素对阴道脱落细胞的影响
       三、妇女各个时期阴道脱落细胞正常与异常片型的意义
       四、注意事项
       第八节 子宫内膜活检在妇科内分泌中的应用
       一、正常内膜成分及周期变化
       二、妊娠期内膜变化
       三、发育前子宫内膜
       四、绝经后子宫内膜
       五、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内膜变化
       六、与激素有关的子宫内膜病变
       第九节 超声显像
       一、妇科常用的检查方法
       二、正常子宫声像图
       三、正常子宫内膜声像图及其变化
       四、正常卵巢声像图及其周期性变化
       五、正常参考值
       六、卵泡及排卵监测
       七、无排卵周期卵巢、卵泡发育的几种表现
       八、常见内分泌疾病的声像图
       九、介入性超声在治疗内分泌疾病中的应用
       十、彩超在妇科内分泌的应用
       第十节 妇科内分泌疾病的X线检查
       一、蝶鞍
       二、卵巢
       三、宫腔和输卵管
       四、骨骼
       五、内分泌疾病的X线检查及其表现
       第十一节 妇科腹腔镜
       一、主要结构
       二、基本操作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
       四、腹腔镜的诊断检查
       五、腹腔镜手术
       六、并发症及其预防
       第十二节 宫腔镜检查术
       一、概述
       二、宫腔镜的分类
       三、不同宫腔镜的器械和设备特点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
       五、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术后处理
       七、并发症的防治
       八、宫腔镜下所见的正常与异常图像
       九、宫腔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第十三节 医学遗传学技术
       一、性染色质检查
       二、染色体检查
       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附录一 妇科常用的检验参考值
      
       附录二 精子-宫颈黏液的相互作用
      
       附录三 营养学有关量表
      
       附录四 妇科常用名词缩略语和中英对照
      
       索引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