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绿叶为什么——一个教育和电视的10年
作者:
张德明 主编
定价:
18.00元
页数:
360页
ISBN:
ISBN7-309-03910-6/G.518
字数:
253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4年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电视发展之路
      
       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 张德明
      
       1994年2月27日,上海教育电视台破土而生。她是中国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是对上海蓬勃进取的城市精神的一种回应。
       然而,如何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创办具有公益色彩的教育电视台,我们没有先例可以遵循,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这是一次充满原创精神的探索和尝试。教育台诞生于教育改革和电视改革如火如荼的 20世纪 90年代,前者使她承担着普及先进科学知识的神圣职责,电视产业化的进程,又使得她面对电视市场的竞争和洗礼,必须迅速找准方向、成熟壮大。
       于是,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坚持文化品格,树立教育传媒品牌,成为上海教育电视台十年一贯的追求。十年来,传播经济、法律、英语、计算机等专业培训知识,推动了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十年来,陆续开辟了《教育新闻》、《招生快讯》、《世纪讲坛》、《天天健康》等栏目以及百集系列工程《院士礼赞》、《一代名师》,不遗余力地为教育事业摇旗呐喊,成为记录教育和时代精神的一个强有力的音符;十年来,还举办了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伸出我们的双手”赈灾献爱心主题晚会、“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教师节晚会、“爱国荣校”上海千校校歌大汇唱等活动,扩展了在公众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教育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26频道,成为观众心目中可亲可感的“绿叶台”。
       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最初成立的两年里,每年有一定的政府拨款,当时有些人认为:教育台完全可以捧着“金饭碗”,过着滋润的“小日子”。然而,教育台从建台的第一天就认识到:必须遵循电视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主动地提高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抵抗人类与生俱来的惰性需要勇气,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更是充满了艰辛和痛苦。教育台不断强化市场意识、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寻找教育电视节目的广告市场,形成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当政府的拨款逐渐减少到最低限度时,由于具备了一定的经营能力和市场资源,我们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比较平稳地实现了过渡。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有些电视台还满足于广告经营的卖方市场时,教育台已经开始了对广告资源的主动出击和苦苦求索;当有些电视台还沉溺在节目生产的“精英意识”中,教育台已经自觉地把观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进行考虑。教育电视台始终与观众的心贴得很近很近。许多观众至今还回忆起,当年在教育台《招生快讯》节目的伴随下走进大学校门,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青年才俊。还有不少观众通过收看《健康热线》栏目,及早发现了疾病、保证了治疗。服务观众,是我们最大的满足。有这样两件事情。一是与我们有意向的合作伙
       伴,经常在出了机场乘上出租车后,开始向驾驶员询问教育台的节目,结果总能得到满意的回答。观众的认可,在无意间帮我们争取到一个又一个合作项目。二是有一位观众,多年来一直坚持给教育台写信,纠正错别字,他说,对教育电视台来说,这个错误尤其不能原谅。工作中的疏漏令我们汗颜,但我们更感动于
       这句话中的鞭策、肯定和鼓励。有一名记者至今还珍藏着一位观众的来信,信中几乎对这名记者的所有作品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
       台要有生气,节目要有名气,人要有志气。广电集团化、频道专业化改革,“以收视率为准绳”的市场生存法则,对教育电视台而言无一不是严峻的挑战,但我们从来不把小台、“弱势媒体”当作放弃努力的理由,而是有了更多的动力,知难而上、追求卓越、敢争一流。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电视竞争不同情弱
       者。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每个员工都不敢轻言懈怠。我们坚信,方向从学习中来,思路从调研中来,办法从群众中来,与时俱进的变革,使节目的生产、运营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开拓创新的动态发展之中。
       教育台发展到今天,对于她的产生有过许多争论,有过许多疑惑,更有过许多关爱和扶持。上海市委、市府和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党委、市教委的亲切关怀,市广电系统的大力支持,以及教育、医学等各界专家的热情参与,都为上海教育电视台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养料。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和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催生了上海教育电视台,也给了她探索开拓、锐意进取的无限空间。十年中的每一天,上海教育电视台都在以创业者的激情和拓荒者的胆略谱写着动人的故事;上海教育电视台的每个人都经历了难忘的岁月。回首十年历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违背最初的承诺,没有怀疑自己的选择,没有泯灭当年的热情,更没有动摇我们对开创有中国特色教育电视事业的追求。
       尽管这条路充满荆棘,但是,这条路上并不孤独。
       台庆一周年,我们唱响了《绿叶飘起来》;六周年,我们记录下《永远的绿叶情》;十周年,我们在反思《绿叶为什么》。三本分别以绿叶命名的书,是回顾,又不仅仅是平铺直叙的回顾;是沉淀,又不仅仅是原封不动的沉淀。绿叶为什么?我们在思索答案,但是价值又不仅仅落实在答案本身,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员工被激励起来,探讨“绿叶精神”并将之进一步传承、发扬;士气被鼓舞起来,将以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新一轮的创业,书写这份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永远没有满分的答卷。
      

作者简介

书摘

目 录
      
       第一章 凤云激荡 教育电视春蕾初绽
      
       1994年2月27日晚,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上海教育电视台从这里启航。
       十年间,有一套机制催人奋进——以观众、市场、效益为灵魂的节目生产运营机制;
       有一种意识早已深入人心——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过不去的坎;
       有一些故事广为流传——进台一年,皮带往里打了三个洞;带病坚持拍摄,把“头孢”当花生米吃;
       有一个誓言从来没有改变——以电视的激情,点燃教育的梦想,凭激情染就岁月,为梦想风雨兼程。
      
       第二章 与时俱进 重重壁垒艰难过
      
       教育不等同于苍白的说教,专业不等同于孤高与寂寥。教育电视台没有理由因为“专业”而曲高和寡,因为“专业”而固步自封。
       上海教育电视台,她不愿放弃对教育理念的坚守和表达;不愿忽视对电视规律的把握和运作;不愿错过与市场机遇的每一次相逢。山重水复,她以勇气为舟,理性为舵,走出柳暗花明。
      
       第三章 独辟蹊径 教育眼光看新闻
      
       关注社会中的教育问题,第一时间到达——这是教育新闻的承诺;
       透视教育中的社会问题,独树一帜表达——这是教育新闻的诉求。
       每一个站在新闻现场的记者,都必须面对现实的拷问:你将用什么样的智慧接近真相。上海教育电视台,在智慧与真相之间,以教育为原点,十年独辟蹊径。
      
       第四章 追求卓越 十年面壁为破壁
      
       风格即生命。究竟以什么样的风格来感染观众,打动社会?上海教育电视台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息。
       卓越是追求。从细节创作的力臻完美,到重大项目的倾力打造;从依靠外力“借船出海”,到引入“异类”增强活力。有作为,才有地位。
       面壁为破壁。梅花苦寒而香,彩蝶破蛹方飞。十年艰辛,萃成一笔财富与厚重的记忆。
      
       第五章 灵机乍规 原创节目竞辉艳(上)
      
       《招生快讯》:创造一个教育电视品牌
       《世纪讲坛》:“思想与智慧”的盛宴
       《健康热线》:服务观众品牌致胜
       《生命之源》:让“性”教育形象起来
       《家庭装满指导》:生活类节目的美学追求
       《诗情画意》:眷恋艺术的理由
      
       第六章 灵机乍现 原创节目竞辉艳(下)
      
       《院士礼赞》:锻铸科教兴国的脊梁
       《一代名师》:传承20世纪的教育记忆
       《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英才雄风世纪之辩
       《知识改变命运》:强化叙事凸现真实
       《问鼎世界》:专题片的栏目化包装
      
       第七章 矢志不渝 品牌概念做营销
      
       左手代表音乐、舞蹈、诗歌、散文;右手代表银行、管理、营销。左右手的完美协调,创造了世界影视的繁荣。上海教育电视台的发展之路,印证着这个理论。
       将频道作为一个完整的品牌进行树立、培育、经营,这是上海教育电视台的战略实践。节目、宣传、编排、广告等方方面面,汇聚在品牌的旗帜下,共同出发。正因为如此,面对拨款的锐减、市场的突变,凭借品牌的力量,可以从容应对,不慌张。
      
       第八章 苦心孤诣 频道经营见奇巧
      
       当教育遇到电视,教育的使命与电视的属性如何契合?当教育遇到广告,又如何敲开那一扇扇标有“推销与广告不得入内的房门”?
       带着理想,带着悬疑,上海教育电视台走上一条寻找答案的不归路,演绎出一幕幕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也因此成就了物质的积累,成熟了精神的积淀。
      
      
       第九章 构建平台 数字革命显端倪
      
       数字化的浪潮兵临城下,教育台的全部电视设备面临淘汰更新,教育台的财力和技术能否完成模拟向数字的转型?新世纪的技术平台如何构建?
       优质的电视节目内容需要过硬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播出如何做到十年安全无重大事故?直播能否做到一天数场零秒误差?技术人员如何实现一人数岗高
       效运转?
      
       第十章 气象万千 世纪挑战纵目前瞻
      
       风激荡,万里卷潮来,小舢板面对大航母,专业台挑战综合台,单频道较量多媒体,挑战重重,教育台登高远眺,确立新起点。
       新十年,宏韬大略起,品牌打造竞争力,产业实现跨媒体,开放瞄准集团化,重新出发,教育台激情澎湃,执著前行。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