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一国两制下的中国区际司法协助
作者:
陈力 著
定价:
16.00元
页数:
305页
ISBN:
ISBN7-309-03664-6/D.231
字数:
246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3年8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一国两制的实施使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四个法域”的复杂局面,区际法律冲突成为一个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区际司法协助正是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有效手段之一。本书即是围绕一国两制下的中国区际司法协助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研讨范围涵盖区际民事及刑事司法协助的主要问题,包括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民事司法文书的域外送达及域外取证,区际民事判决及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刑事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区际移交逃犯合作以及其他刑事司法合作等内容。
       本书运用比较法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较为系统深入地展开论述,力图建立独特的理论体系。全书资料翔实,注意反映本领域最新立法与实践的发展。本书可作为国际私法教学与研究的辅助资料,并供立法与实务部门参考。

作者简介

书摘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及解决方法
      
       第一节 区际法律冲突概述
       一、 法律冲突的概念
       二、 区际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及条件
       三、 区际法律冲突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
       一、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实施及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
       二、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征
       第三节 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
       一、 冲突法的方法
       二、 统一实体法的方法
       三、 区际司法协助的方法(程序法的方法)
      
       第二章 中国区际司法协助概论
      
       第一节 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概念
       一、 概念
       二、 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范围
       三、 中国区际司法协助中的主要机关
       四、 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模式选择
       一、 其他复合法域国家的区际司法协助模式
       二、 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模式选择
       第三节 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的基本原则
       一、 维护国家主权及祖国统一的原则
       二、 各法域平等原则
       三、 借鉴习惯原则
       四、 高效便捷原则
      
       第三章 中国区际民商事司法文书及司法外文书的送达
      
       第一节 内地与港澳地区间司法及司法外文书的相互送达
       一、依海牙送达公约送达
       二、 依粤港送达协议送达
       三、 其他方式送达
       四、 依两地正式协议方式送达
       第二节 内地与台湾地区之间司法文书及司法外文书的送达
       第三节 台湾地区与港澳地区间的司法文书相互送达
       第四节 《内地与香港关于民商事司法文书送达安排》的主要内容与评价
       一、 《安排》的法律依据
       二、 互送司法文书的主管机关
       三、 相互送达文书的范围
       四、 相互送达文书的格式与语言
       五、 两地相互送达司法文书产生的费用
       六、 对委托方请求的执行
       七、 请求的异议与拒绝
       八、 《安排》的解释与修改
      
       第四章 中国区际民商事取证制度
      
       第一节 内地与澳门《安排》实施前各法域间相互调查取证的法律状况
       一、 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的相互取证问题
       二、 内地与台湾地区之间的相互取证问题
       三、 台湾地区与港澳地区之间的相互取证问题
       第二节 中国区际民商事取证协助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 关于相互调查取证的途径与方式
       二、 关于请求调查取证的范围
       三、 关于请求调查取证的拒绝
       四、 关于证人的特权及豁免问题
       第三节 《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相互调取民商事证据安排》的主要特点
      
       第五章 中国区际民事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各法域民事管辖权的冲突
       一、 内地与香港民事管辖权的冲突
       二、 内地与台湾地区民事管辖权的冲突
       第三节 区际民事管辖权冲突的协调
       一、 协调管辖权冲突的协议模式
       二、 协调区际管辖权冲突的主要原则
      
       第六章 中国区际民商事判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中国各法域间相互承认与执行民商事判决的法律现状
       一、内地与香港相互承认与执行民商事判决的法律现状
       二、内地与台湾地区相互承认与执行民商事判决的法律现状
       三、台湾地区与港澳地区相互承认与执行民商事判决的法律现状
       第三节 中国区际民商事判决相互承认与执行法律前瞻
       一、 应将管辖权问题作出明确具体规定
       二、 禁止一事两诉并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
       三、 有条件地保留公共秩序原则
       四、 关于两地相互承认与执行判决的程序
      
       第七章 中国区际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内地与香港仲裁裁决相互承认与执行新问题的产生
       一、 内地与香港仲裁立法简介
       二、 两地仲裁裁决相互承认与执行新问题的产生
       三、 两地相互承认与执行仲裁裁决应采取的模式
       第三节 新《安排》的主要内容及一些值得关注的法律问题
       一、 新《安排》的主要内容
       二、 《安排》中存在的值得关注的法律问题
       三、内地仲裁机构管辖权的扩大给两地仲裁裁决相互承认与执行带来的影响
      
       第八章 中国的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及协调
      
       第一节 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产生的原因
       一、 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产生的理论原因
       二、 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产生的现实原因
       第二节 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的原则
       一、 维护国家主权及整体利益的原则
       二、 法域平等的原则
       三、 及时、有效惩治犯罪的原则
       第三节 协调解决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的具体规则
       一、犯罪地原则是确立区际刑事管辖权分工的主要原则
       二、以“先理为优”或实际控制原则确立管辖权的分工
       三、 以犯罪人居所地为补充的原则
      
       第九章 中国区际移交逃犯合作
      
       第一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逃犯移交制度
       一、 《逃犯条例》的适用范围
       二、 《逃犯条例》的确立的引渡原则
       三、 《逃犯条例》规定的审查程序
       第二节 中国内地的引渡(移交逃犯)制度
       一、 引渡的主要原则
       二、 引渡的主管机关及审查程序
       第三节 海峡两岸移交犯罪嫌疑人的法律与实践
       第四节 中国区际移交逃犯合作中的主要法律障碍
       第五节 未来区际移交逃犯合作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 维护国家统一及主权的原则
       二、 平等协商、相互尊重的原则
       三、 简便高效的原则
      
       第十章 其他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
      
       第一节 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的文书送达及调查取证
       一、 刑事司法文书及司法外文书的相互送达
       二、 区际协助调查取证和移送证人
       第二节 相互协助承认与执行刑事判决
       一、 相互承认与执行刑事判决的主要内容
       二、 相互承认与执行刑事判决的条件
       第三节 赃款赃物的移交与互通犯罪情报和诉讼结果
       一、 赃款赃物的移交
       二、 互通犯罪情报和诉讼结果
      
       附录一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委托送达民商事司法文书的安排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民商事案件相互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和调取证据的安排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