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语文中考行家谈(修订本)
作者:
潘鸿新 主编 安文元 徐铭安 副主编
定价:
12.00元
页数:
304页
ISBN:
ISBN7-309-02433-8/G.394
字数:
205千字
开本:
小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3年4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语文中考丛书”(共三种)的编委和撰稿者均由对中学语文教学素有研究、对语文中考命题富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在总结前几年学生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按照语文教学、复习和中考的特点与具体要求,本丛书经过全面修订,调整与充实了许多内容,更好地反映了学习规律,更切合学生实际。
       《语文中考行家谈(修订本)》一书,旨在传递有关语文中考原则的重要信息,提示语文中考的构想、范围和要求,并对初中语文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重点解析。所作解析具体入微,并根据中考最新模式和要求,分为文言文阅读、三种文体的现代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含词语、句子)和作文等部分。各部分都采用由行家答问的方式编写,编入的问题又大都来自考生,因而写得亲切、实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书中还精编了三类现代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阅读自测训练内容共60篇,注重能力培养。学生如能结合自身情况使用本书,不仅能收到释难解惑的效果,而且有利于认识和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及复习迎考的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

书摘


      
      
       前 言
      
       培养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使他们适应进入高一级学校(高中、中专、职校、技校)继续学习或参加工作的需要,这既是时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学校、家庭的责任,更是广大初中学生自觉的使命。
       为了帮助各种程度的初三学生在毕业前都能对语文知识的全面复习和加强能力训练充满信心,又能在具体操作中普遍取得实效,我们组织上海市教育界对中学语文教学素有研究、对语文中考命题富有经验的教师,精心编写了“语文中考丛书”三种。
       本丛书首版于1996年,接着连续四年按照新一年中考的要求进行必要的修改后重版,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现在出版的本丛书修订本,是在总结前几年学生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按照今后语文教学、复习和中考的特点与具体要求,在体系上作了重要调整,内容上作了较大改动,更好地反映了学习规律,更切合学生实际。
       丛书第一种《语文中考行家谈(修订本)》,旨在传递有关语文中考原则的重要信息,同时对初中语文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重点解析。所作解析具体入微,分为文言文阅读、三种文体的现代文(含词语句子)阅读和大小作文等部分;并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精编了现代文阅读自测训练内容共60篇(新篇目占大部分,附有参考答案)。全书的解析,都采用由行家答问的方式编写,编入的问题又大都来自学生,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结合自身情况使用本书,不仅能收到释难解惑的效果,而且有利于认识和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
       丛书第二种《千字文阅读与训练(修订本)》,按照语文中考的新构想,精编了每篇为千字左右的包括说明、议论、记叙三种文体的有代表性的例文共85篇(新选篇目较多),以课外语文材料与课堂教学要求相结合的形式,对现代文阅读理解的有关中考知识点作出全面反映。这些例文,简短精练,文质兼胜,由行家给予系统的富有启发性的阅读指导。每篇例文之后,设计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思考与训练题(附有参考答案),以帮助学生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遵循语文学习规律,把握正确的训练途径,切实提高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众所周知,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以纲(即原来的教学大纲和现在的课程标准)为纲,以本(即课本)为本”。学好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是获取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我们不能等闲视之。把握住这样的知识和能力,我们阅读课外文章并作出分析与归纳也就不成问题了。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的要求考虑,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的试题还是应当以课外语文材料为主,甚至可以全部采用课外文章来设计试题。因此,《千字文阅读与训练》一书及《语文中考行家谈》的现代文阅读训练内容,都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丛书第三种《作文分项指导与训练(修订本)》,由记叙文写作和议论短文写作两部分构成。其最大特色是,记叙文写作部分,以“上海市中考记叙文分项相加法评分方案”为依据,议论短文写作部分,也参照“分项相加法评分方案”,系统地设计了分项指导与训练内容(各项中的例文均作了充实与更新)。各篇的重点明确而又有内在联系,介绍了中考记叙文和议论短文的分级标准,评析了典型习作,指点了登级途径,提供了训练材料。本书对于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评价指标体系,借鉴有益经验,在实践中注重作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会有帮助。
       《语文中考行家谈》、《千字文阅读与训练》和《作文分项指导与训练》都是在贯彻新教材课程标准与初中语文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当前语文教学、复习和中考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这三本内容相辅相成的书,既适合于程度较好的学生,能促进他们精益求精,又适合于基础尚不扎实的学生,能使他们增添信心与办法,勇于和善于登上一条克服学习困难、争取优良成绩的成功之路。
       我已从事初中毕业考试、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即中考)的命题、审题工作20年,在这方面应该是个“知情者”。本丛书的编委和撰稿者,大都是专职教学研究员、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还有不少是各级各类考试的命题人员,可称得上是行家。我们编写这三本书,力求达到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真正为指导学生增强语文素质而起到积极作用。
       先后担任本丛书编委的有: 唐水明、陈友勤、陈金祥、陈庭茂、杨杰、匡建浩、寿伟达、徐上冠、项天舒、赵永泉等。为《语文中考行家谈》撰稿的还有: 马龙明、唐佩军、张剑敏、陈德荣、夏燕、陈己凡、赵越、沈沧桑等;为《千字文阅读与训练》撰稿的还有: 陈兴娟、李秋芳、晨光、张颉、张仁和、张萸、于萍、季镔、吴印娜、袁玉妹、苏元丽、杨瑞彪等;为《作文分项指导与训练》撰稿的还有: 童明友、周其敏、杨延峰、陈刚、徐铭安、戴天琪、平智炜、徐群力、张传伦等。
       恳请广大师生和其他读者在新的一年中,继续对本丛书提出意见和建议,使之不断适应新的需要。
      
      
       潘鸿新
      
       2003年3月
      
      
      
      
       目 录
      
       前言
      
       一、 回顾与展望——关于上海市语文中考原则的答问
      
       (一) 稳中求变,以利于普遍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稳”是指什么?“变”是指什么?
       为什么要“稳中求变”?
       2003年的中考试题会不会比2002年的难?
       上海市考生分别使用两套教材(H版、S版),在现代文阅读方面应怎样复习迎考?
      
       (二) 文言文阅读: 在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读读背背为主
       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哪个重要?
       有人说现代文阅读比文言文阅读更重要,是这样吗?
       “基本理解课文内容”怎么理解?
       文言文课文的中考范围有没有限定?
       文言文阅读试题的形式是怎样的?
      
       (三) 现代文阅读: 整体理解与“咬文嚼字”相结合
       什么叫“整体理解”?
       有时候试题所给的语言材料本身就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该怎么办?
       何谓“咬文嚼字”?
       现代文阅读既主要考课外的,又适当考课内的,学生的负担不是加重了吗?
      
       (四) 写好作文的关键: 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过硬的文字基本功中考的小作文与大作文有什么区别?
       小作文是否仍是先读材料后写感想或评论?
       大作文的题目到底是全命题还是半命题?
       大作文的内容可写什么?
       怎样的大作文才能得高分?
      
       (五) 考试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时间该怎么掌握?
       写字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如果字写不出来,能不能用汉语拼音代替?
       万一由于心情紧张一时写不出某一个字怎么办?
       如果写了错别字怎么办?
       要做好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应注意些什么?
       作文的字数是否可以多一点或少一点?
       作文是否要打草稿?草稿是否要与试卷一起交?
       万一写错了,是否可以涂改?
      
       二、 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言文中考的要求是什么?
       中考怎样考文言文默写?
       文言文默写失分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怎样提高文言文默写的复习效果?
       怎样有效地掌握文言实词?
       怎样更好地解释文言句子?
       怎样考文化知识?
       文言语段(短文)阅读理解的要求是什么?
       正确理解文言语段(短文)内容的方法是什么?
      
       三、 现代文阅读理解
      
       能否对近年现代文中考试题作个分析,并对以后现代文中考谈点看法?
       近几年现代文阅读的典型题型有哪些?
       怎样读懂语言材料?
      
       (一) 词语句子的理解
       中考如何考词语句子的理解?
       词句的“含义”指什么?
       如何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如何判定词语所指代的内容?
       如何选用恰当的词语?
       如何解答词语填写题?
       如何讲清词语不能替换的道理?
       如何说明词句不能删除的理由?
       如何寻找相照应的词句?
       如何按要求寻找有关词句?
       如何辨别词(句)序变换的差异?
       如何解答词句辨析问题?
       如何解答词句的表达作用问题?
      
       (二) 记叙文阅读理解
       怎么样阅读记叙文?
       怎么样分析人物?
       怎么样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
       怎么样划分记叙文的层次?
       怎么样确定记叙文的中心?
       中考怎样考记叙文阅读理解?
      
       (三) 说明文阅读理解
       事物的特征一般体现在哪些方面?
       怎样捕捉事物的特征?
       中考怎样考事物的特征?
       说明文通常采用哪些说明顺序?
       说明的顺序与事物的特征有什么关系?
       中考怎样考说明的顺序?
       怎样掌握说明方法?
       怎样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中考怎样考说明方法?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考怎样考说明文词语的理解?
       怎样把握说明中心?
       说明文的开放性题怎么考?
      
       (四) 议论文阅读理解
       对议论文阅读理解的中考要求是什么?
       如何准确把握论点?
       准确把握论点还应注意什么?
       如何区分论据,并理解论据的作用?
       近年考论据的题型有哪些变化?
       中考如何考论证方法?
      
       四、 作文
      
       (一) 议论短文写作
      
       中考对议论短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评论式和感想式议论短文有什么异同?
       什么样的观点才能算作论点?
       观点如何表述才算严密?
       能不能提供一些把握材料主旨的方法?
       议论短文的说理过程一定需要旁征博引吗?
       议论短文在语言表达上要注意些什么?
       议论短文的框架结构有没有规律可循?
       结尾要不要作总结或发号召?
      
       (二) 记叙文写作
       中考大作文的出题形式有哪几种?
       怎样才能尽快地打开思路?
       中考作文对中心有哪几方面的要求?
       作文立意高一定得分高吗?
       如何把握“恰当、有新意”的选材要求?
       为什么对材料要作详略处理?
       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记叙文条理结构的要求?
       有哪些巧构篇章的方法呢?
       在作文的语言能力评价上有所突破是遥不可及的吗?
      
       附录: 2003年中考作文分项相加评分表(满分50分)
      
       五、 现代文阅读自测训练(60篇)
      
       第一部分记叙文阅读自测训练(20篇)
       第二部分说明文阅读自测训练(20篇)
       第三部分议论文阅读自测训练(20篇)
       自测训练参考答案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4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