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经济思想史教程
作者:
马涛
定价:
48.00元
页数:
510页
ISBN:
ISBN7-309-03051-6/F.685
字数:
488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2年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依次对前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边际主义经济学、历史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当代经济学的流变和发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本书的特色是从经济学范式与范式转换的角度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进行阐释解读,揭示了西方经济思想何以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和流派。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西方经济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知识,还能对西方经济思想发展中所反映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有所了解,以增强其经济学理论的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方便学生的复习和理解,每章之后都附有内容提要、关键词和思考题。本书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经济理论研究者和经济部门工作者系统了解西方经济理论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马涛,男,汉族,1957年8月生,陕西三原人。复旦大学博士,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理事,经济学博士后。曾任职于河北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外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哲学领域的研究,已出版著作多部,主要有《儒家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理性的崇拜与缺憾——经济认识论批判》(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0年版);《货币经济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吕坤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传统的创新一东方管理学引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另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有关经济学和哲学方面的研究论文百余篇,近年来重要的论文曾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科学成果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8年全国报纸理论宣传优秀短论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主持过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
      

书摘


       序
       尹伯成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经济思想史教程》是一部别具一格的外国经济思想史教材。其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力图从经济学的范式和范式转换的角度阐释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这样阐释和撰写经济思想史,就我所知,至少在国内尚属首创。
       作者马涛教授起初是学哲学的,后来进我们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方向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曾钻研许多经济学名著,因此在哲学和经济学方面都有扎实理论功底,因此,从范式转换角度探讨和论述西方经济思想史,决非偶然。
       所谓“范式”,乃指某一学科内被人们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的共同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按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汤姆斯·库恩说法,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都是一个演化与革命、积累与创新、连续与间断交替发生的过程,典型的形态是受某个既定的哲学范式支配的积累性常规研究同突破旧范式的创新性非常规研究交替出现的历史进程。本书作者借鉴了库恩的上述概念与理论,努力寻找经济学发展和流派的更替与经济学范式之间的内在关联度,认为一个新的分析范式的产生往往导致一场经济学理论的革命。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认为经济思想的革命与发展是来自思想观念演变本身,因为作者的观点是:特定的经济学范式本身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经济学理论发展,其持续的推动力并不是来自于经济学思想本身,而是来自于客观实际的经济过程的发展和变化。全书各篇各章的内容显示,作者从经济学范式转换角度说明西方经济思想发展,丝毫没有离开把历史进程中发生的经济过程当作是经济学理论建构的实践基础。尽管我本人在哲学领域是个门外汉,对范式及其转换更缺乏研究,但我感到,本书作者这种研究方法还是深深扎根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的。
       这部经济思想史教程把一部经济学说史看成一部经济学范式不断革命与完善的发展史,并依据经济分析的范式不同,把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分成前经济学时期、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三大历史时期。前经济学时期是经济学知识的原始时期,那时虽已形成一些关于经济问题的散乱的、零星的观念,但并未出现一套稳定的分析经济问题的范式。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则是受确定的经济学分析范式支配的时期,都有了系统的经济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历史阶段又可分为古典经济学范式形成时期(从重农学派到亚当·斯密)和古典常规经济学时期(从萨伊、李嘉图到J·S·穆勒)。古典经济学范式的核心是客观价值论。1870年的“边际革命”是经济学范式的一次重要革命,其核心是用主观心理分析的价值论取代古典经济学的客观价值分析,这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开端。从“边际革命”开始经过马歇尔再到凯恩斯这60余年是现代经济学范式形成时期。凯恩斯之后,现代经济学则进入了常规发展时期。这本教材按经济学范式转换的上述逻辑发展,把整个西方经济思想史分成前经济学范式
       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形成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常规发展时期、现代经济学范式形成时期和现代经济学范式常规发展时期这样五篇加以叙述和分析。
       显然,这样划分和结构是别开生面的。众所周知,在马克思眼中,古典经济学在英国开始于配第,经斯密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开始于布瓦吉尔贝尔,而终结于西斯蒙第。从马尔萨斯和萨伊开始,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就进入了庸俗经济学发展阶段。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奠基人凯恩斯在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则认为古典学派要纳入那些接
       受了李嘉图经济学并加以完善化的人,包括J·S·穆勒、马歇尔、埃奇沃思及庇古教授。在目前,西方学者对古典学派的划分和凯恩斯也并不一致。他们说的古典经济学大致终止于J·S·穆勒;而把边际革命以后,包括马歇尔、埃奇沃思、庇古等人在内的西方经济学说称为“新古典学派”。现在,这本教材作者这样划分和结构的安徘,究竟是否恰当,是否科学,可以也值得进一步深入讨论,但不管怎样,这本教材的写法,是为经济思想史学界研究和探索西方经济思想演变和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开创了一条新路。作者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称道和发扬的。
       另外,从全书内容看,从古代一直写到当代,主要的经济理论都作了概括而系统的阐述,说清了各个流派的观点、产生背景及相互关系,文笔流利,层次清晰,并采用了现代教材的规范体例。尽管此书稿我尚未来得及细读,但粗粗的过目已使我觉得,这本经济思想史教材写得是成功的,相信它的问世,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2001年11月于复旦大学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