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世界贸易体制——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与政策
作者:
约翰·H·杰克逊
定价:
22.00元
页数:
400页
ISBN:
ISBN7-309-03045-1/D.192
字数:
326千字
开本:
32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01年11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本书被公认为是关于WTO法原理的经典之作。该书全面论述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贸易体制的来龙去脉、该体制的基本法律框架及其政策依据,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争端解决机制,尤其是WTO/GATT庞大体系中有关货物贸易的核心规则,如关税约束、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保障措施、反倾销与反补贴法、一般例外,并扼要评述了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农产品贸易等乌拉圭回合成果的特色内容,还专门讨论了中国与WTO/GATT的特殊关系。全书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是一本有助于中国广大读者了解WTO体制及其运行的权威性读物。

作者简介

书摘


       目 录
      
       译者序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第1章 国际经济管制的政策与现实
       第一节 法律、政治学与沉闷科学
       第二节 国际经济体系的政策假定
       第三节 相互竞争的政策目标和非经济的目标
       第四节 国际法与国际经济关系:导论
       第五节 一团乱麻:是否存在某种基础性或基本的要素
      
       第2章 国际贸易体制:WTO与GATT
       第一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背景
       第二节 GATT基本体制的先天不足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与乌拉圭回合
       第四节 GATT的义务及其法律调节
       第五节 作为体制的GATT与WTO
       第六节 GATT、贸易谈判回合与WTO
      
       第3章 国内体制
       第一节 导论
       第二节 美国宪法及其对贸易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美国法律与国际贸易
       第四节 各国宪法的不同及其对于国际贸易体系的影响
      
       第4章 规则实施与争端解决
       第一节 国际法的有效性
       第二节 拉开争端解决程序序幕的GATT
       第三节 GATT与WTO的法律程序和贸易争端
       第四节 WTO的争端解决程序
       第五节 公民启动解决国际经济争端的国内程序
       第六节 展望WTO争端解决和规则适用的前景
      
       第5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第一节 进口限制与GATT /WTO义务
       第二节 GATT的约束和关税谈判
       第三节 关税分类
       第四节 海关估价
       第五节 数量限制与其他非关税措施
      
       第6章 最惠国政策
       第一节 最惠国义务及其政治学
       第二节 最惠国的含义
       第三节 最惠国的例外与双边主义的可能性
       第四节 产品的原产地规则
       第五节 最惠国、双边主义与可能的趋势:若干结论
      
       第7章 保障与调整的政策
       第一节 免除条款的政策与历史、保障的国际结构
       第二节 GATT/WTO以及美国的免除条款
       第三节 免除条款:法律前提与实践
       第四节 免除条款:补救及其程序
       第五节 免除条款中的最惠国问题
       第六节 关于调整的法律与实践
       第七节 出口限制、协议与安排
       第八节 改革与乌拉圭回合的保障协议
      
       第8章 国民待遇义务与非关税壁垒
       第一节 国民待遇义务的政策及其历史
       第二节 GATT义务概述及其适用
       第三节 事实的或隐含的歧视
       第四节 过境税的调整
       第五节 技术壁垒
       第六节 政府采购
      
       第9章 互相竞争的政策与富有创意的策略
       第一节 保护关税减让的价值与相互竞争的政策
       第二节 国家安全
       第三节 一般例外与有关健康、福利的立法
       第四节 污染与生产过程的管制
       第五节 限制性商业做法
       第六节 支付平衡的例外与货币义务
       第七节 其他未来考虑的政策:投资与劳工标准
      
       第10章 不公平贸易与倾销规则
       第一节 竞技场的水平与驾驭相互依存的政策
       第二节 反倾销规则的政策
       第三节 反倾销规则及其渊源
       第四节 倾销幅度与低于公平价值
       第五节 重大损害标准
       第六节 补救与对倾销规则和政策的反思
       第七节 倾销与补贴之外的问题
      
       第11章 国际贸易中补贴的困惑
       第一节 引言:政策
       第二节 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补贴与反补贴税规则之演变
       第三节 界定补贴与“可申诉补贴”
       第四节 对补贴问题的各种分析角度与反思
      
       第12章 乌拉圭回合“新主题”:扩大世界贸易
       体制的范围与管辖权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乌拉圭回合的服务贸易
       第三节 知识产权
       第四节 农业
       第五节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第13章 具有特殊情况的经济
       第一节 不完全符合世界贸易体制规则的经济
       第二节 普惠制
       第三节 国家贸易与GATT体制
       第四节 中国与俄罗斯的非市场经济与过渡经济
       第五节 美国与非市场/过渡型经济
       第六节 不公平贸易竞争法与非市场/过渡经济:反倾销与反补贴税
      
       第14章 结论与前景
       第一节 “贸易宪法”
       第二节 该体制如何运作
       第三节 贸易宪法的弱点:现在纠正了吗
       第四节 若干基本政策问题
       第五节 规约国际经济行为:政策分析的广泛框架
       第六节 若干结论
      
      
       译者序
      
       这是一部关于世界贸易组织(WTO)法律制度原理的经典之作,乃杰克逊教授积近40年潜心研究之硕果,主要以早期成名之作——《世界贸易与GATT法律》(1969年)与创编的全美法学院教科书之一——《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问题》(1995年第3版,主编)为基础,精心雕琢而成。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我作为美国富布莱特基金项目的研究学者,应邀在他当时任教的密歇根大学法学院访问时,杰克逊教授多次谈到,这是他的代表作。
       众所周知,WTO的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自1948年1月1日;临时生效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作用发挥还不特别显著,因而没有引起国际法学界的足够重视。20世纪60年代初,GATT的第六轮多边贸易谈判——“肯尼迪回合”前后,随着战后西方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关税普遍下降、世界贸易逐年递增,非关税壁垒凸现,人们开始重新认识GATT的作用。这是世界贸易体制演变的一个转折点。正是在此时,杰克逊教授开始了对GATT法律制度的研究。他曾在GATT秘书处从事专题研究,于1969年发表了著名的《世界贸易与GATT法律》一书,使得GATT的研究成为法学,尤其是国际法学领域一项相对独立的学问,并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渐渐得到公认,他也由此获得“GATT之父”的尊称。由于杰克逊教授研究GATT成果斐然,因此曾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聘为总咨询。
       杰克逊教授擅长于国际贸易体制的法律与政策分析。通过运用法学、经济学与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杰克逊教授透过无数GATT/WTO的法律文本与争端解决案例,着力剖析国际贸易体制核心部分的来龙去脉,阐明这种国际法律制度在调整极其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作用及其政治意义。在20世纪80年代,杰克逊教授这种极富个性的研究,启发人们思考世界贸易体制与GATT法律制度的利弊与前途,对美国政府制定参加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战略与策略,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在影响。这正是本书第一版(1989年)发表的意义。该书一经问世,几乎就成为人们解读GATT体制的“法学阶梯”(当年古罗马人通过阅读《法学阶梯》一类教科书,了解体系庞杂的罗马法人1995年1月1日,WTO运行之后,整个WTO一揽子协议共500多页,加上关税减让表等法律文件,超过 26000)页,再加上 GATT48年历史上无数法律文件及大量具有“指导意义”的争端解决报告,世界贸易体制变得愈加庞大复杂,因此,人们更需要一本具有权威性、导论性的WTO法原理读物。本书第二版(1997年)正起着这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相当于“总论”,包括第一章至第四章。杰克逊教授从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法(可以称为“国际经济法”)高度,审视当代世界贸易体制的基本框架(他称之为“宪法性结构”)。第一章侧重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分析;第二章阐述WTO/GATT的国际法结构;第三章论述与WTO/GATT休戚相关的国内法(尤其是美国法的特有结构);第四章论及WTO/GATT的核心机制——争端解决机制。
       第二部分属于“分论”,包括第五章至第十三章,其中大多数围绕国际货物贸易中一些最重要的、最常见的法律与政策问题展开,如最惠国与关税减让、国民待遇义务、非关税壁垒与保障措施、反倾销与反补贴法;同时,适当地论述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TRIPS)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TRIMS)、农产品贸易等新的主题或原先游离于GATT体系的问题。第十三章是与中国特别有关的章节。无论是我在密歇根大学法学院访问时,还是杰克逊教授访问中国(包括复旦大学)期间,我们曾多次深入探讨过中国“融入”WTO/GATT体制的特殊问题。他特别强调,中国加入WTO,可能面临一些特殊的、偏离WTO/GATT一般原则与规则的安排,包括反倾销。补贴。保障措施等方面,尽管这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中国学者主观上很不愿意接受的观点。
       第三部分是“结论”,即第十四章,这既是全书的总结,又是对WTO体制的前瞻。WTO是一个动态的国际法律体制。尽管在本书写作时,WTO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曾被称为“新千年回合”)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但是,显然,杰克逊教授在第十四章“结论与前景”中,已经提出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解决问题所需的方法论,可谓“深谋远虑”。
       本书中文版问世之时,恰逢中国加入WTO。这是对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这对每一位中国公民或多或少、或迟或早,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读一读杰克逊的这本书,对于了解究竟什么是WTO,WTO如何运行,非常必要。
       杰克逊教授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具有世界性学术声誉的WTO/GATT专家。但是,他这本著作,尤其是特有的语言表述,却给人某种难以译读的感觉。我在密歇根大学法学院访问研究时,曾多次研读过该书第一版,并选修了杰克逊教授的“国际贸易法”课程(以他主编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问题》为教材)与他主持的“WTO争端解决机制”研讨班(主要研读WTO的若干典型争端解决案例)。1997年10月,我回国之前,杰克逊教授又将刚出版的该书第二版赠送给我,并明确希望我将之介绍给中国读者。近年来,我在为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生开设“国际经济法专题”等课程时,将该书第二版部分章节作为教材,与学生一起研读。尽管如此,我依然感到,要翻译好这本经典之作,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本书翻译,除第四章由张劲松同学帮助初译稿工作,其余均由我独自完成。在此,我首先要感谢杰克逊教授给予难得的机会与大量的帮助,其次要感谢我的研究生在教学中给予无数的启发,特别要感谢张劲松同学在非常紧张的学习中,抽空完成了本书第四章的初译稿,使我得以加快整个翻译工作。自2000年7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正式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在中国内地出版本书中文版,我在极其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几乎废寝忘食地投入本书翻译。聊以自慰的是,如今终于完成了!当然,我得感谢妻儿对这种“疯狂工作”的一贯理解。最后,我必须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宝贵支持,尤其是出版社总编助理张永彬先生、林骧华编审的鼎力相助。
       本书英文版的注释非常多,反映了杰克逊教授在该领域里无可争辩的学术地位。但是,考虑到中文版的特点,我对此作了适当的精简,并增添了极少数译者注。相信有能力深入研究者,会通过查阅原著第一版(100页,占全书1/4)与第二版(76页,占全书l/6)中极其丰富的注释,进一步了解有关文献资料,而本书中文版的宗旨是为广大希望了解WTO体制的中国读者,提供一本既具有权威性,又不失其可读性的“导论”。
       谨为译序。
      
       张乃根
       200l年7月29日凌晨
       于上海寓所书房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