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南怀瑾 |证严上人

分类浏览



数字传媒英语
作者:
李春兰 主编
定价:
49 元
页数:
212页
ISBN:
978-7-309-17776-3/G.2648
字数:
318千字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内容提要


       数字传媒强调数字技术与媒体传播的结合,涉及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传媒学等多个学科专业知识。因此,数字传媒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的制作、编辑和传播技术,包括图像处理、动画制作、游戏设计、影视制作、网站设计等。鉴于这些专业知识多来自或源于英语,学生很有必要在掌握中文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对应的英文术语。
       为了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文献阅读、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职场发展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数字传媒英语》教程。本教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篇,阐述数字媒体的相关概念,介绍数字媒体技术的跨学科特点、数字图像处理、数字音频、数字传媒发展史等;第二部分技术篇,介绍常用的数字媒体应用工具和技术,如动画制作、虚拟现实等;第三部分内容篇,介绍数字传媒的各种形式,尤其是各类融媒体传播形式,呈现数字媒体的理论与实践框架;第四部分文化篇,讲述跨文化交流和传播。
       《数字传媒英语》教程结构编排完整,信息材料新颖。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与准确理解原文,每篇课文均配有习题及参考译文。本教程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也可供广告、影视制作、媒体、网络、游戏开发等行业的平面设计师、动画师、影视制作人、媒体编辑、游戏设计师等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李春兰,吉利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外语教学、晚清科技翻译、知识翻译学、体认翻译学与《共产党宣言》翻译等。参与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省级课题10余项,在《上海翻译》《当代外语研究》《翻译研究与教学》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近20部。

书摘


       序
      
       教育强国以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教育强国需要先进的教学内容作为保证,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需要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突出教育新质生产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施展才华的高端人才,以及熟练运用外语的专门人才,从而使我国在世界教育体系中由过去的“跟跑者”向“并跑者”和“领跑者”转变,不断彰显中国教育的对外影响力。
       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的简称,也称为“媒体”或“媒介”。传媒即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收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
       数媒是数字媒体的简称,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数媒专业全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该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数字媒体软件的使用技术,并具备一定的使用数字技术手段对各种类型的作品进行艺术加工的能力。此外,还特别要求该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资料检索与分析、专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国外大学交换与联合培养,以及与国外大学生联合创作。
       数字传媒是高校“新文科”与“新工科”紧密结合的数字人文专业,既有文化传播相关人文类课程,也有数字传播与计算机技术等工科类课程。以文化人,以语传媒,文化传播一定离不开语言,更不离开外语。在教育强国、教育开放与文明互鉴的时代背景下,数媒专业学生一方面要学好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需要掌握专业技能,在国际交往的舞台上要能够熟练使用外语尤其是英语这一专业沟通工具与文化传播手段。
       为了实现将英语作为专业沟通工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迫切需要积极推进“专业+英语”的双语教学,也就迫切需要编写相应的双语教材。为此,历经三年时间,教材团队开发编写出了这本《数字传媒英语》双语教材。本书编著过程中得到胡郁青、施一飞、周亮、孟怡彤、王路等老师的指导和建议,特别致谢!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编写出的《数字传媒英语》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紧密结合学生专业实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相关知识都会有所涉及,能够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二是语言浅显易懂,比较符合数媒专业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三是对涉及的英语术语都提供了规范的汉语意思,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四是文后设计了若干讨论题,供学生使用后进一步思考与求索,同时通过讨论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沟通的能力。五是提供了中文翻译,以便学生能更为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原文内容。
       虽是首次探索,但是我们坚信,这本双语教材一定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沟通的能力,从而有助于教育强国,推动中国文化故事更好地走向世界。
      
       四川师范大学、吉利学院教授,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结项通讯评审专家
       孔令翠
       2024年10月28日
      

书评       

   

地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电话:021-65642854(社办)
传真:021-65104812

 
 

版权所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25年若有问题请与我们 (webmaster@fudanpress.com) 联系! 沪ICP备05015926号